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出处】
宋·苏轼·《临江仙》
【原作】[提供]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名句赏析】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伤感说说。”是词人长期孤愤心情的喷发,妙在这两句直抒胸臆的议论中充满着哲理意味。“长恨”表示恨之极、恨之久。“此身非我有”概括了苏轼的大半生:开始是为名利所牵,奔波仕途,随后又遭人诬陷,谪居黄州。名缰利索,明争暗斗,束缚了苏轼的自由,而其根源则在于没有“忘却营营”。“长恨此身非我有”是化用《庄子·知北游》“汝生非汝有也”句。“何时忘却营营”,也是化用《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本是说,一个人的形体精神是天地自然所赋与,此身非人所自有。为人当守本分,保其生机,不要因世事而思虑百端,随其周旋忙碌。苏轼政治上受大挫折,忧惧苦恼,向道家思想寻求超脱之方。这两句颇富哲理的议论,饱含着词人切身的感受,带有深沉的感情,一任情性,发自衷心,因而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以议论为词,化用哲学语言入词,冲破了传统词的清规戒律,扩大了词的表现力。这种语言上的特色正表现出词人的独特个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216017.html
相关阅读: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译 赏析
张衡《归田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