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李益《度破讷沙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李益《度破讷沙二首》原文

【其一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其二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李益《度破讷沙二首》注释

、破讷(nè)沙:系沙漠译名。

2、沙旋移:沙尘飞旋,沙丘移动。

3、不省(xǐng):谓未见过。

4、莫言:不要说。塞北:指长城以北,泛指中国北边地区。

5、总有:虽然有;即使有。

6、沙头:沙漠上。

7、?(bì)鹈(tí)泉:泉水名。

8、平明: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9、碛(qì):水中沙堆,引申为沙漠。铁衣:用铁甲编成的战衣。

李益《度破讷沙二首》翻译

其一:在沙漠上风一吹,看那沙尘满天飞旋,在这茫茫的沙碛上怕是永远看不到草木生长了吧。不能说塞北没有春天到来,但由于遍地风沙,不见青草,纵有春天到来,一切没有变化,又从哪里看到春天呢?

其二:在破讷沙漠上大雁正在飞翔,在?鹈泉上战胜了敌军的将士们刚刚归来。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

李益《度破讷沙二首》赏析

《度破讷沙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益的组诗作品,是一首七言绝句,这两首诗是边塞诗人李益过陕西破讷沙漠时创作的。第一首诗是在一年春天李益在沙漠遇上了沙尘暴时写下的,充分表现出塞北荒凉的特征;第二首诗则是为唐与回鹘交战而作,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取材上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特长。唐宪宗元和初,回鹘曾以骑兵进犯,与镇武节度使驻兵在此交战,诗主要是概括了这样的历史内容。全诗通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颇得盛唐神韵。

第一首诗是用诗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亲历的一场沙尘暴。首句“眼见风来沙旋移”,高屋建瓴,气势逼人,仅一个“旋”字,足见风沙来势之猛烈。正因为有了这样震撼人心的亲历,诗人才会有“经年不省草生时”的联想,在这茫茫的沙碛上怕是永远看不到草木生长了。但是,诗人襟怀博大,生性乐观,接下两句,诗意为之一转:“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这两句用以退为进的笔法,表现塞北终年无春的特征。

第二首诗头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从三句才写“平明日出”可知,这时黎明还没有到来。军队夜行,“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时而铮?之鸣响。栖息在沙碛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呼腾空飞去。“战初归”是正面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写其影响所及。首句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这两句与卢纶《塞下曲六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异曲。不过“月黑雁飞高”用字稍刻意,烘托出单于的惊惧同工;“雁正飞”措词较从容,显示出凯旋者的气派,两者感情色彩不同。三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浑然一体,物我不分。

这第二首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这首诗主要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取材上即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的特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1090107.html

相关阅读: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
张衡《归田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译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