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李益《塞下曲(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诗词阅读及答案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①蕃州部落: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结束:戎装打扮。

②燕歌:戍边将士所唱的《燕歌行》。

1.请简要分析诗歌的前两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

2.此首边塞诗的结尾二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分析其效果。(6分)

参考答案

1.英姿飒爽、骁勇善战,勤于操练、保家卫国的戍边将士。(戍边将士,1分;余4分。不辞辛苦也可)

2.借景抒情(以景结情。1分。视觉、听觉结合也可)。后两句描写了西北高原生气勃勃的景色:大雁群飞,歌声飘荡,马群在绿草地上驰骋,(3分)戍边将士们的歌声里有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包含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2分)

赏析:

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那天地空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吸引住。此诗为《塞下曲四首》的第一首,它在表现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和反映西北风光的壮丽动人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诗中蕃州乃泛指西北边地(唐时另有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西,与黄河不属),蕃州部落则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军中将士过着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又被磨炼得十分坚强骁勇。首句只夸他们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作者通过对将士们英姿飒爽的外形描写,示意读者其善战已不言而喻,所以下句写驰猎,不复言能而读者自可神会了。

军中驰猎,不比王公们佚游田乐,乃是一种常规的军事训练。健儿们乐此不疲,早晚都在操练,作好随时迎敌的准备。正是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同组诗其四)。朝暮驰猎黄河曲的行动,表现出健儿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决胜信念,句中饱含作者对他们的赞美。

这两句着重刻画人物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则展现人物活动的辽阔背景。西北高原的景色是这样壮丽: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气象。

征人们唱的燕歌,有人说就是《燕歌行》的曲调。目送远去的飞雁,歌声里诚然有北国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怀念。然而,飞鸿望断而燕歌未断,这开怀放歌中,也未尝不包含歌唱者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如果说这一点在三句中表现尚不明显,那么读末句就毫无疑义了。

牧马群嘶边草绿。在赞美西北边地景色的诗句中,它几乎可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句媲美。风吹草低句是写高原秋色,所以更见苍凉;而牧马群嘶句是写高原之春,所以有油然生意。绿字下得绝佳。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它不尽然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这与后来脍炙人口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都以用绿字见胜。在江南,春回大地,是啼鸟唤来的。而塞北的春天,则由马群的欢嘶来迎接。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诗所表现的壮美豪情是十分可贵的。

作者简介

李益

(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大历四)举进士,公元783(建中四)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贞元十三)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大和元)以礼部尚书致仕。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ci/489239.html

相关阅读:春中田园作 阅读答案附赏析
刘因《观梅有感》阅读答案及赏析
韩愈与刘方平《春雪》阅读答案赏析
《南乡子?洪迈被拘留》阅读答案及赏析
曹操《龟虽寿》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