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睡眠研究中心的拉伯奇描述了自己“清醒地做梦”的现象,并说明他是如何让自己控制梦的。他解释道:“清醒地做梦的人可以积极地参与解决梦境中的冲突,并且使情节有一个满意的结局。”他专门设计了一种称作MILD法,即清醒的梦的记忆诱导法,使自己“完全随愿望”做清醒的梦。这种方法是以一个人心目中要求记住的应该做的事与他打算采取行动的未来情景之间的种种联想的形成作为基础的。具体地说,在睡眠之前,先对自己说,“下次做梦时,我要记住我是在做梦”。然后,想象自己躺在床上做梦,与此同时,他将自己置身于梦中,并意识到他确实是在做梦;他本人运用MILD法使他每月平均做21.5场清醒的梦,有一夜这样的梦竟长达四次之多。其实,控制自己的梦并不是拉伯奇的发明。马来西亚的塞诺伊人属于没有文化的部落,他们训练自己的女儿做神志清醒的梦,结果该部落中差不多每个成年人都是神志清醒的“做梦者”,并且善于在夜梦中解决个人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b、记梦的好处
第一,梦能构思出新事物。英国著名作家斯蒂文森回忆,他的故事在梦中梦到过,如果故事结尾不完满,以后会在梦中出现更好的结尾。
第二,梦能把分散的印象(表象)组合成一种完整的新形式。德国药物学家洛伊,早在一九O三年就对传统的心搏理论持有异见,但苦于思想凌乱,统一不起来,直到一九二O年在一个梦中方才完成这个“统一大业”。后来,他进一步用实验证明了心搏的控制受到神经释放的化学物质影响这一理论,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第三,梦能使做梦者联想到事物的实质。波尔研究原子模型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充满热气的太阳上,行星从旁呼啸擦过,它们似乎靠细丝系在太阳上绕着太阳转。波尔醒来以后认为这就是原子模型的实质所在。
第四,梦能产生一种不自觉的经验反映。它是一种和非梦境的创造过程截然不同的反映。意大利作曲家塔蒂尼正是在梦中“听”到一首优美的曲子,产生一种奇妙的创作冲动,谱成了不朽的奏鸣曲《魔鬼的颤音》。心理学家卡萨特金,从事梦的研究三十余年,积累二万三千七百个梦的资料,他认为睡着的人的大脑活动不同于醒着的人,前者各种感觉器官“灵敏度”都大大降低了,惟独视觉神经例外,因此,外界的或人体内部的哪怕是极微弱的刺激,也可以引起视觉神经的兴奋,幻觉化成图象,形成梦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qianneng/kaifa/27434.html
相关阅读:解行并重
如何运用心理学发挥你的潜能
爱上静心
怎么开发宝宝的潜能
拓展你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