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邓小平为何爱读《聊斋志异》?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名人故事 来源: 记忆方法网
,

1988年邓小平在北京留影。

《红楼梦学刊》副主编张庆善教授曾应邀到卓琳家,看到书房里有个书橱全部是《红楼梦》方面的书,特感亲切,好奇地问:“您这儿有这么多红学的书,是小平同志喜欢《红楼梦》吗?”

“不是他。是我喜欢《红楼梦》。”

“小平同志喜欢什么书?”

“他喜欢看写鬼的书。”

“《聊斋志异》?”

“是的。”

卓琳介绍说,邓小平非常喜欢《聊斋志异》,他不仅在北京时经常看《聊斋志异》,外出时还带《聊斋志异》;他还让工作人员把《聊斋志异》拆成活页,外出时带几篇,闲暇时看。

清初蒲松龄撰写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通行本为16卷,共400篇,后又续有发现,合计近500篇,内容多写狐妖鬼怪,故事大多采集于民间,经虚构想象成篇。作者自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篇。”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早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71岁始成贡生,一生潦倒,除一度在宝应为幕客,余皆在故乡为塾师。他是借神鬼故事,影射社会现实,寄托其“孤愤”之志。他采用的是传奇手法,把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等非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人格化和现实化,造成人鬼相间、幽明相杂、斑驳离奇的艺术画面,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他还将历史传记和“传奇”结合,在190余篇作品的篇未缀有“异史氏”评语,类似《史记》的“太史公曰”。其语言融会古代文言与当时方言俗语为一体,既典雅工丽又生动活泼,精妙传神。


蒲松龄墓出土的蒲松龄印章

邓小平为什么喜欢《聊斋志异》?笔者推测,《聊斋志异》除了最具思想价值,揭露社会黑暗的部分作品外,还有一些富有寓意和哲理的故事,如《画皮》、《口技》、《驱怪》等,能够帮助读者认识世界,启发领悟生活的真谛,这是邓小平的最爱。《聊斋志异》手稿本卷三《驱怪》篇末,有“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狸者,猫也。翻译成白话就是:“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的“猫论”,与其何等相似!蒲松龄当年在穷困的境况下靠在“柳泉”下卖茶,听茶客讲述各地的奇闻异见,经20余载加工整理,艰辛写作,终成聊斋,担心没有知音,曾感叹:“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当年穷秀才苦求知音,哪能料到日后知音满天下,包括中南海。

“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化用《聊斋志异》中的那句话,已蜚声中外,现在国内外出版研究邓小平思想的书籍,往往用他的“黄猫黑猫”一语,有的也将此概括为“猫论”,并加以发挥,然而,许多人虽然很熟悉这句话,但并不知道出处,还不十分清楚本来含意,甚至不少人还把“黄猫”误为“白猫”。那是出自于1962年7月邓小平同志的两次讲话,一次是7月2日,在接见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讲的,另一次是7月7日,在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农业如何恢复问题时讲的。这次讲话经整理收入了《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即《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在后一次讲话中,他说:不管黄猫黑猫,哪一种方法有利于恢复生产,就用哪一种方法。我赞成认真研究一下包产到户。群众要求,总有道理。邓小平讲这些话的时候,我国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还没有渡过,用什么办法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恢复起来,是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地区出现了包产到户等形式,这些形式尽管受到农民欢迎,生产也有恢复,但在当时都是不合法的。邓小平用“黄猫黑猫”这个比喻,主要是为了形象地阐明“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而应当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

在邓小平两次讲话后一个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错误地批评了所谓“刮单干风”,而且强调这股风越上层越厉害,最根本的问题是搞资本主义还是搞社会主义,把问题提得很高。到了“文化大革命”中,更把“黄猫黑猫”指责为“唯生产力论”,并狠加批判。

改革开放之后,“黄猫黑猫”重新提起,衍化为“白猫黑猫”,并得到普遍认同和赞成。发展是硬道理,三十年来的农村发生的巨变,早已判明了这段公案的孰是孰非。薄一波一次曾问邓小平,对“黄猫黑猫”这个说法现在怎么看?他回答:第一,我现在不收回;第二,我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说的。邓小平的这两句话,对我们理解“猫论”有很大的启示。实际上,邓小平1962年的这两次讲话稿,不久即因毛泽东的批评而被迫收回,但讲话中引用的“黄猫黑猫”的比喻为什么不胫而走,广为流传呢?除了“文革”中这句话曾被歪曲和攻击的负面效应外,主要是因为比喻本身形象生动,邓小平运用得极为贴切,可谓是古为今用的范例,表现了他敢于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态度和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

当然,任何比喻都有它的局限性。“黄猫黑猫”的比喻既是针对当时情况说的,就不宜任意地到处套用,如果在现在把这个比喻理解为: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能发展生产就行,那就与作者的原意大相径庭了。目前,如何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不仅是纯粹的生产发展问题了,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理论之树常青,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主张只要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mingren/939240.html

相关阅读:重塑我的头像
萨马兰奇——[任期经历]
可蕊 介绍简介-可蕊 简历-可蕊 作品
毛泽东接待哪个西方国家元首的规格比尼克松还高?
北宋勤奋读书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