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范蠡是楚国人,出生于布衣之家,却有匡世奇才。因在楚国不受重用,于是,范蠡邀请好友文种一起离开楚国,东去越国,成为越国称霸的最大功臣。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吴夫差大败越军,几乎灭亡了越国。勾践退守今天绍兴境内的会稽山,被吴军包围,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作为人质去吴国当奴隶。他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出国前与大夫范蠡“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加以教导训练,献给了吴王夫差。夫差见到这两个绝色女子,非常高兴。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扑腾”一声沉入了水底。于是乎,后世用“沉鱼”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西施也因此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成为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其中西施居首。可令人遗憾的是:在四大美女之中,其他三位都可以在当时的正史中找到存在的证据,唯独西施缺乏任何信史记载。
公元前473年的冬天,吴国首都姑苏城被奔袭而来的越国大军攻破。吴国灭亡。春秋时期的大美女、吴王夫差的宠妃西施的人生轨迹戛然而止。关于西施后半生故事主要有两种:
一类是浪迹江湖之说,一类是沉身江底之说。
一:范蠡与西施的浪漫故事
范蠡与西施在接触过程中,产生了感情,并私订终身。越国打败吴国后,因范蠡立有大功,被封为上将军,但是他却急流勇退,毅然离开越国,带着恋人西施泛舟江湖,过上了美满的生活。范蠡与西施这样的结局,使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中国老百姓津津乐道,回味无穷。古往今来,有关西施与范蠡双宿双栖的说法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最多,广为流传。然而,范蠡与西施的故事虽然优美动人,却无历史依据。据《史记》记载,范蠡离开越国后,带领全家人来到齐地,“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治产数十万。”在这里,根本没有西施的影子。后来,范蠡到陶经商,也没有西施。
二:沉身江底
吴国灭亡后,西施被勾践从姑苏凯旋,把西施带回了越国。越王夫人认为西施是“亡国之物,留之何为”??八成是这位越王夫人害怕西施威胁自己的地位,就让手下把西施诱出,绑上大石沉入江中。还有民间传说认为西施是被愤怒的吴国百姓杀死的。吴国灭亡后,百姓们迁怒于西施,认为是这个越国来的狐狸精勾引吴王,导致吴国灭亡的。于是,吴国百姓们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一说太湖)。
范蠡与西施的故事插曲,越王勾践丧尽天良,竟在西施归国当晚就要她“伴寝”,也就是要把西施占为己有。其实历史上的越王勾践是一个很差劲的人,是那种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小人。如果让西施委身夫差还有为国复仇的精神激励,现在让西施伴寝就完全是为了满足勾践的淫欲了。西施自然不愿意陪勾践睡觉,最后以“不能伴寝”的“抗君之罪”被勾践处死。
范蠡与西施的故事仅是美丽的传说,吴国灭后,越王勾践帝王家天下的心态膨胀,诛杀有功之臣,范蠡侥幸脱身,文种却未能幸免,既然勾践连功勋显赫的范蠡、文种都不放过,弱女子西施就更不在话下了。事实上,西施的悲剧是注定的。在中国古代,女子永远是悲剧的承担者。取胜了,是男人的功劳,失败了,女人往往是祸水。西施就是政治斗争的礼品、牺牲品。一个乡下姑娘,被朝廷选中,被晓以利害,威胁引诱,软硬兼施被绑上了美人计的战车,她又怎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服从。诚然,西施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加速了夫差亡国丧身的步伐。但后人将西施在吴越争霸中的历史作用过分拔高,仿佛西施成为越国灭吴的头号功臣、王牌武器。这就严重背离了史实。我们且不说西施不能向越国透露吴国机密,更不说西施没能操控夫差离间吴国君臣,单单在迷惑、软化夫差方面,西施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夫差该什么仍在干什么,并没有受到西施的太多牵制。
范蠡和西施的故事,是随着时代的演进与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和敬仰而不断丰富的。其发展趋势是离真实的历史越来越远,却和人们的愿望越来越近。西施与范蠡的故事传说色彩越来越浓,但人们宁愿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为什么?人们同情、热爱善良美丽的西施;敬仰足智多谋,功成身退的范蠡。也许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太多,不如意的事太多,人们向往和平、幸福的愿望很强烈,于是宁愿把范蠡、西施塑造成有完满人生结局的俊男靓女,而不愿看到西施的不幸,范蠡的不圆满,这是善良的人们的真诚愿望。在范蠡和西施的故事中,人们不断把完美加在西施和范蠡身上,以求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平衡。
西施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有其原型存在的。尽管后来关于西施和范蠡的故事有虚构的成分,但西施对越国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人们对她寄予了深深的热爱和同情。人们不愿意看到这么好的女子被推到湖中淹死,于是传出了西施和范蠡泛舟同游江湖的美丽故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mingren/935797.html
相关阅读:重塑我的头像
可蕊 介绍简介-可蕊 简历-可蕊 作品
萨马兰奇——[任期经历]
毛泽东接待哪个西方国家元首的规格比尼克松还高?
北宋勤奋读书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