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四哥王光杰在一起
四哥王光杰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主角原型
王光美的十多个兄弟姐妹中,最早参加革命的是四哥王光杰。后来改名为王士光,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的原型之一。
20世纪30年代,王光杰先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读书,后转到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无线电专业。当时姚依林、郑天翔等也都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和王光杰很熟悉。
1935年12月北京爆发“一二·九运动”,王光杰投身其中,不久加入了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清华大学迁往西南内地,王光杰没有随校转移,而是留下参加抗日活动。为了收听苏联伯力一家电台的抗日广播,把内容记下来进行抗日宣传,王光杰在家里组装收音机和无线电台。王光美还帮他收听收抄过。后来,中共北方局需要在天津建立秘密电台,化名姚克广的姚依林找到光杰,让他想办法组装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并筹建秘密电台。为了掩护工作,地下党物色了一名叫王兰芬的女青年,以夫妻名义和光杰在天津英租界租房,作为秘密电台的地点。王兰芬又名王新,是东北军将领、曾任锦州省省长的王端华之女,当时是东北流亡学生,共产党员。俩人在共同的艰苦斗争中建立了感情,1938年12月经党组织批准,正式结婚。
王新成为光美的嫂子后,有段时间住在光美家里,以少奶奶的身份作掩护,进行党的地下工作。她介绍王光美认识了北平地下党组织的崔月犁等同志。而王光杰后来则在革命队伍中继续从事军工和电信事业。1946年9月1日党在河北邯郸建立的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向全国传达党的声音。这座电台的设备,就是王光杰和战友们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七拼八凑搞起来的。他因此被授予“特等功臣”称号。
1948年王光杰从晋冀鲁豫根据地来到西柏坡,向中央汇报解放区的广播电台工作。王光美见他需要手表,就把自己的表送给了他。由于王光美是学物理的,四哥要王光美和他一起去根据地搞电台。王光美想了想说现在不行了,我可能要结婚了,并把和刘少奇的来往告诉了他。他听了表情很严肃,说你别胡思乱想,刘少奇是我们党的领导!
解放后,光杰任电子工业部副部长。他把老革命和大知识分子两种气质完美地结合起来,正直随和,稳重和蔼,在电子行业德高望重。“文革”中,他被称为“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臭老九”,加上和王光美的关系,审查、检讨,没完没了,最后在秦城监狱关了8年。在狱中他无事可做,就索性写起书来。在监狱里的小纸片上,他写满了密密麻麻的70万小字,足足钉了39本。出狱后,他一口气出版了12本无线电和雷达方面的专业书,再次显出传奇色彩。
江泽民任电子工业部部长时,王光杰考虑自己年纪已大,要求退下来,但江泽民考虑他资历深,业务精,特意挽留他任副部长并兼总工程师。后来中国工程院成立时,电子部推荐他为院士,王光杰坚辞不受,他说年龄大了,当院士没实际意义,要让年轻人当。
王光杰作为舅舅对刘源也关爱有加。在公事场合,对刘源官职相称,尊敬有加,让刘源如坐针毡,私下里却从工作到生活,对刘源鼎力相助。有一次,他对刘源说:“你妈越来越像你外婆了!”说着眼泪夺眶而出。他嘱咐刘源:“你要帮我好好照顾她啊!”他病逝时,刘源正在西藏部队考察,无法回京,使刘源至今抱恨不已。
和五哥光复、六哥光英在一起
打落八架半敌机的五哥王光复
200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几位抗战老战士和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坐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其中一位面容清癯、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中国空军英雄王光复。此次中国政府邀请旅居海外的89岁的王光复和夫人来华参加纪念活动。胡锦涛主席亲自给他们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我国政府也曾邀请王光复和夫人回国,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大会。王光复作为抗日老战士代表,也是唯一来自海外的抗战人士代表,坐在纪念大会主席台上。
王光复是王光美的五哥。抗日战争中,光复在国民党空军服役,是一位优秀飞行员。他在对日空战中,先后驾驶战机打掉日寇飞机八架半(半架指与另一美国飞行员共同击落)。
抗战期间,我国飞行员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是九架,王光复以八架半居于第二位,成为当时著名的抗战空军英雄,后升任国民党空军总部作战处长。
抗战胜利后,王光复曾回家一次。这时国共两党已现分裂,王光美和家里的兄妹们围住他七嘴八舌:你为什么站在国民党一边?你有没有向共产党投炸弹?王光复急忙申辩:“我在国民党军队里打日本鬼子,我没有也不会向共产党投炸弹。”
王光复毕业于当时北平的志成中学。他性格外向,喜欢打球、滑冰等体育活动。那时,日军几乎天天派飞机来骚扰轰炸。王光复所在的学校为了躲避日本飞机,常常停课。王光复心中燃起怒火,心想“我总有一天要亲自把它们揍下来!”当国民党政府准备加强中国的空军力量 ,到光复所在的志诚中学招收飞行学员时,光复立即报名参军。当时,王家老大因体弱多病而逝,老二、老三出外求学,老四在清华大学读书,整天忙于学生运动,很少回家。王治昌夫妇对初长成人的老五恋恋不舍,又不放心。但二老深明大义,理解光复的报国之心,不仅同意了儿子的从军要求,而且鼓励他学到真本领,保卫国家。
经过3年紧张而艰苦的飞行训练,王光复于1939年毕业于空军特训班第九期。首次奔赴新疆伊宁空军基地执行飞行任务。很快他被任命为飞行七分队分队长,作为长机带领僚机外出作战。一次,他带领几架飞机外出巡逻,在返回湖北老河口机场途中,发现日军的荆门机场有几架轰炸机正在落地,立即带领所有飞机飞临机场上空,给敌人毁灭性打击。还有一次,为了不让敌人打通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他们在进行空中威慑侦察时,发现下方敌人在一个火车站里设了两道防火墙,一长串车厢被油布盖得严严实实,猜想是敌人的军火库,立即组织轰炸,使整个火车站夷为平地。在壮烈的武汉空战中,光复中弹负伤,坚持把飞机开回机场,战友们将他从飞机上背下来,送到后方治疗数月,身体康复后又重返前线。
王光复在国民党军队里深受重用,曾任空军大学教官、飞行监察室主任、空军总部作战处长等。但50年代初,国民党知道了光复和光美的兄妹关系,他因而受到排挤。王光复一气之下,提前退役,携妻子和一儿一女离开台湾赴美国定居。
改革开放以后,王光杰去美国访问时,这两个多年站在对立阵营的兄弟俩,在美国相拥而泣。
物换星移,时空变迁,许多记忆和情谊消蚀,许多东西化为过眼烟云,但一切都隔不断血脉和手足之情。
王光美和光复的联系越来越多,她的影集中,珍存着许多光复过去和现在的照片。此时他们都历经沧桑,拥抱生命的夕阳了。
每次兄妹相逢,王光美和光复都满是激情地讲述离别思念之情,祝愿国家繁荣昌盛。王光复说:“虽然我曾流血负伤,但我觉得自己只是尽了一个军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mingren/934000.html
相关阅读:可蕊 介绍简介-可蕊 简历-可蕊 作品
毛泽东接待哪个西方国家元首的规格比尼克松还高?
萨马兰奇——[任期经历]
重塑我的头像
北宋勤奋读书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