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个人资料
本名:玄奘
别名:唐三藏、陈?、唐玄奘
外文名:Mahāyānadeva摩诃耶那提婆奴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唐朝
所处时代:唐朝时期
出生地:河南洛州(今河南偃师市)
出生日期:公元602年 逝世时间:公元664年
职业: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
主要成就:西行取佛经;共译出经论75部,总计335卷;创作《大唐西域记》;法相宗创始人
代表作品:《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弟子:神?、嘉尚、普光、窥基等
信仰:佛教
唐玄奘简介
唐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又名玄奘、唐三藏,俗姓陈,名?。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3岁出家,遍读佛典。因觉得当时佛典多有出入之处,令人迷惑,于是决定去印度取经。贞观元年时,他一人从长安出发,西行五万里,历时9年,到印度取真经,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玄奘拜住持戒贤为师,后升至该寺副主讲。在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共带回佛舍利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其后,玄奘在唐太宗支持下在长安大慈恩寺设译经场,与弟子等人专心翻译所带回的佛典。
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35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唐玄奘生平简介
玄奘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玄奘、唐三藏,姓陈名,唐代洛州师(河南偃师市缑氏镇)人。祖父、父亲都做过官。玄奘三十余岁时,已蜚声佛教界。随著学问的增长,他深感各派学说分歧,难做定论,决心赴天竺探本究源。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赴天竺。后来取回真经,受到皇帝的接见。他的事迹被吴承恩改编写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唐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
唐玄奘行至中亚细亚戈壁沙漠的边缘,西行远达撒马尔罕,然后转向南行,越过兴都库存什山脉进入印度。在印度,他作为佛学教学者受到欢迎。
唐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几乎送命。危险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一点被箭射中丧命。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
唐玄奘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后来,当玄奘回到中国后,皇帝命令他专心翻译所带回的佛典。这项工作占去了他余生的大部分时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mingren/866042.html
相关阅读:萨马兰奇——[任期经历]
重塑我的头像
毛泽东接待哪个西方国家元首的规格比尼克松还高?
可蕊 介绍简介-可蕊 简历-可蕊 作品
北宋勤奋读书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