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尉迟敬德简介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名人故事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尉迟敬德个人资料

本名:尉迟恭

别名:字敬德

谥号:忠武

信仰:方术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唐朝

所处时代:唐朝时期

出生地: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

出生日期:公元585年  逝世时间:公元658年

职业:将领

职位:泾州道行军总管,右武侯大将军,司徒、并州都督

爵位:鄂国公

成就:北邙山力救李世民,大败单雄信;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元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敬德简介

尉迟敬德,本名尉迟恭(585年-658年2月26日),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尉迟敬德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废朝三日,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临吊,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陪葬昭陵。

后尉迟敬德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

尉迟敬德生平简介

尉迟敬德(585?658年),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大业末年,尉迟敬德在高阳从军,时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尉迟敬德多次随军出征,以武勇称著,被授朝散大夫之职。

义宁元年(67年)二月,马邑(治善阳,今山西朔县)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起兵反隋,并遣使归附突厥。三月,刘武周称帝,建元天兴,成为隋北方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刘武周闻知尉迟敬德作战勇猛,便将其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

太原起兵的唐国公李渊建唐后,部将宋金刚建议刘武周“入图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南向以争天下”(《旧唐书?刘武周列传》),刘武周遂于武德二(69年)年三月,在突厥支持下举兵南下,尉迟敬德也在其中。九月,刘武周占领太原。尉迟敬德随宋金刚继续南下,攻克晋州(治今山西临汾)。十月,又攻占浍州(治翼城,今属山西)。此时夏县(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人吕崇茂起兵响应刘武周,击败唐右仆射裴寂。唐高祖李渊诏令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诗郎唐俭等率兵讨伐吕崇茂。双方对峙于夏县。

是月,秦王李世民奉命统关中兵进攻刘武周。十一月,自龙门关(今山西河津西北)乘坚冰过黄河,屯兵柏壁,与宋金刚军对峙,并同固守绛州(治正平,今山西新绛)的唐军形成犄角之势,进逼宋金刚军。

十二月,吕崇茂向宋金刚求援,宋金刚即遣尉迟敬德和寻相率兵潜往夏县,接应吕崇茂。尉迟敬德与吕崇茂里应外合,夹击唐军,大败唐军,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全部被尉迟敬德俘获。唐高祖李渊为救回被俘诸将,便免去其罪,派人招降了吕崇茂,拜夏州刺史。同时还让吕崇茂暗中除掉尉迟敬德,尉迟敬德闻讯后,将吕崇茂杀死。

尉迟敬德、寻相击败唐军后,还军浍州。李世民闻讯后,即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在美良川(今山西夏县北)截击尉迟敬德军,尉迟敬德豪无准备,被唐军斩首2000余级,大败而归。

不久,尉迟敬德、寻相秘密率精骑前往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救援王行本。李世民又亲自率步骑3000连夜从小路赶到安邑(今山西运城东北安邑),截击尉迟敬德、寻相军,尉迟敬德这次败的更惨,除自己与寻相只身脱逃,其众全部被唐军所俘。唐将独孤怀恩也乘机逃走。

当时独孤怀恩本欲反唐自立,在狱中曾将此事告诉了唐俭,独孤怀恩逃回后,又奉命攻蒲阪。唐俭闻讯后,恐独孤怀恩反唐,便说服了尉迟敬德允许他派人给李渊报信。李渊遂将独孤怀恩诛杀。由此可看出尉迟敬德当时已有归唐之心。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与唐军相持约5个月的宋金刚军终因粮秣断绝,被迫以寻相部为后卫,向北撤退。李世民即率军跟踪追击,大败宋金刚军。宋金刚率余部2万精兵退至介休(今属山西),出西门而战,宋金刚惨败而逃。刘武周放弃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与宋金刚逃往突厥,后为突厥所杀。尉迟敬德则收拢残兵,坚守介休。李世民知其武勇出众,便派任城王李道宗和宇文士及进城劝降。尉迟敬德遂与寻相以介休、永安(今山西霍县)二城降唐。李世民见尉迟敬德来降,非常高兴,任命尉迟敬德为右一府统军,让他继续统领旧部8000人,与诸营相参。李世民的过分信任引起唐军众将的不满,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怕尉迟敬德会反覆,多次向李世民提起此事,均被李世民拒绝。

七月,秦王李世民奉命率军东征隋洛阳守将王世充。九月,寻相和刘武周的一些旧将相断叛变逃走,唐朝诸将对尉迟敬德也怀疑起来,认为尉迟敬德必叛,就把其关押在军中。二十一日,行台左仆射屈突通与尚书殷开山向李世民进言道:“敬德初归国家,情志未附。此人勇健非常,絷之又久,既被猜贰,怨望必生。留之恐贻后悔,请即杀之。”李世民却说:“寡人所见,有异于此。敬德若怀翻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李世民当即释放尉迟敬德,引入内室,赐以金宝,并说:“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应欲去,今以此物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李世民这番话,使尉迟恭内心十分激动,从此终生对李世民效力,成为君臣关系的楷模。

当天,李世民率500骑兵巡视战场,至魏宣武帝陵(洛阳北邙山上)时,被突然而至的王世充所率万余(一说数万)步骑兵包围。王世充骁将单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在此危急时刻,尉迟敬德及时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落马,救了李世民,王世充军见状稍退,尉迟敬德趁机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随后尉迟敬德再率骑兵突入王世充军中,奋勇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后屈突通率大队唐军赶到,大败王世充军,尉迟敬德活捉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首000余级(一说3000余级),俘排稍兵6000,王世充只身逃脱。战后,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比众人证公必叛,天诱我意,独保明之,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特赐金银一箧。自此,君臣关系愈加密切。

尉迟敬德精通武艺,尤其有一个绝招:善于“解避槊”,即夺取敌槊反刺对方。每次单骑冲入敌阵,敌人持槊攒刺,都不能不能伤到尉迟敬德,而尉迟敬德常常夺取敌人之槊还刺敌军。所以当天救李世民出入重围,并没有受伤。

当时齐王李元吉也善于使马槊,听说尉迟敬德的本领后,很不以为然,要求与尉迟敬德比武。比武前,李元吉命令部下将槊刃去掉,以竿相刺。尉迟敬德说:“纵使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槊谨当却刃。”(《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两人交手后,李元吉多次以槊刃刺向尉迟敬德,都未能刺中。在一旁观战的李世民:“夺槊、避槊,何者难易?”尉迟敬德答道:“夺槊难。”(《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于是李世民命尉迟恭夺李元吉之槊。李元吉执槊跃马,志在刺之,不料尉迟敬德片刻之间便三夺其槊。李元吉向来骁勇,虽然叹服其技艺,但也甚以为耻。

秦王李世民由于长年在外征战,所以选千余精锐骑兵作为亲兵,皆著黑衣黑甲,号称玄甲队。每次冲锋陷阵,李世民都披上黑甲亲率玄甲队作为先锋,伺机进击,所向披靡,敌人畏惧。尉迟敬德归唐后,与骁将秦叔宝、程知节、翟长孙共同统领玄甲队,保护李世民。武德四年(62年)正月,屈突通与赞皇公窦轨带兵巡营,猝与王世充军遭遇,交战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队驰赴救援,大败王世充军,俘其骑将葛彦璋,斩俘6000余人,王世充逃回洛阳。

三月,夏王窦建德率0余万大军西援洛阳,水陆并进,与王世充部将郭士衡数千人会合,进屯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东广武山,并在板渚(今河南荥阳高村西北牛口峪附近黄河南岸)筑宫,与王世充相呼应,威胁唐军侧背。李世民命齐王李元吉等继续围困洛阳,亲率精兵步骑3500人于二十五日进驻虎牢。

二十六日,李世民率骁骑500出虎牢,在其东20多里处侦察窦建德军营,沿途设伏,令李世绩、程知节、秦叔宝分别统领。然后与尉迟敬德仅带4骑继续前进。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又说:“贼见我而还,上策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在离其营3里处,猝与窦军游骑相遇,李世民于是大呼“我秦王也”,引弓射杀一将。窦建德军中大惊,窦建德急忙派五六千骑兵前来追逐。4名骑兵见状大惊,李世民说:“汝弟前行,吾自与敬德为殿。”(《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于是尉迟敬德随李世民殿后,且战且退,当追兵将要追上时,便引弓射杀一人。追兵见状惧而止步,随后又追来,如此再三,每次都有死者,李世民前后射杀数人,尉迟敬德在保护李世民的同时,也杀十余人,窦建德军不敢再逼。待李世民将追兵引入伏击处,李世绩等奋起进击,大破之,并斩首300余级,俘其骁将殷秋、石瓒。

窦建德军被阻于虎牢东月余(一说20余日)不得西进,几次小战又都失利,将士思归。五月初二,窦建德军倾巢而出,擂鼓挑战。时王世充侄子王琬在窦建德军中,骑著隋炀帝的骢马,铠甲甚鲜。王琬骑著骢马故意到阵前炫耀于众。李世民是爱马之人,不禁赞叹道:“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尉迟敬德见状,便请求将马抢过来。李世民急忙制止道:“岂可以一马丧猛士?”(《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但尉迟敬德决心已定,率高甑生、梁建方直入窦军,擒王琬,引宝马而归,窦军虽众,却无人敢挡。待到中午,窦军饥疲思归,李世民见时机成熟,遂下令出击,窦军士卒迅速崩溃,窦建德也为唐军所俘。唐军主力回师洛阳,王世充见大势已去,被迫于五月初九率太子、群臣等2000余人投降。

七月,窦建德旧部刘黑闼起兵反唐,很快占据河北大部郡县和河南部分地区。九月初四,突厥又入侵原州(治平高,今宁夏固原),唐以尉迟敬德为行军总管,将其击退。十二月十五日,李世民命奉命征讨刘黑闼。

武德五年(622年)三月,李世民和在?水以南扎营。刘黑闼多次挑战,李世民均坚壁不战,以挫其锋。此时双方已相持60余日,刘黑闼暗中率军袭击李世绩军,李世民率略阳公李道宗袭击刘黑闼军侧后以救援李世绩,结果被刘黑闼包围。此时尉迟敬德率勇士冲入包围,大破帮阵,将李世民和李道宗救出。二十六日,唐军大败刘黑闼,刘黑闼逃入突厥。随后尉迟敬德又随军平掉响应刘黑闼的徐圆朗。尉迟敬德因功被授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

唐统一大业基本完成后,北方的突厥不断南侵,成为唐朝的主要敌人,尉迟敬德在与突厥的作战中也屡立战功。早在四年九月,尉迟敬德便曾击退过突厥军。武德六年(623年)七月初九,突厥侵犯原州。十一日,进攻朔州,右武侯大将军李高迁被击败,尉迟敬德奉命带兵救援。武德七年(624年)七月十二日,突厥袭扰陇州(治?源,今陕西陇县),尉迟敬德(时任护军)再次奉命进击突厥。

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李世民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秦叔宝便是其中之一,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严重威胁。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结交,共同反对李世民。武德七年六月,李建成乘李渊去仁智宫(在今陕西宜君境)避暑,指使亲信杨文干发动叛乱,企图除掉李世民,夺取帝位,但叛乱被很快平息,李建成也受到唐高祖李渊训斥。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建成在夜宴酒中下毒,致使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数升。

鉴于秦王府多骁将,李建成、李元吉欲收买诸将,以为已用。由于尉迟敬德是李世民手下大将,所以便先向尉迟敬德下手。李建成首先用高官厚禄收买尉迟敬德,派人以他说:“愿迂长者之眷,敦布衣之交,幸副所望也。”并赠金银器物一车。但尉迟敬德不为所动,推辞道:“敬德起自幽贱,逢遇隋亡,天下土崩,窜身无所,久沦逆地,罪不容诛。实荷秦王惠以生命,今又隶名?邸,唯当以身报恩。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若私许殿下,便是二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李建成闻讯大怒不已,从此不再与尉迟敬德往来。事后,尉迟敬德将此事告诉李世民,李世民对他说:“公之素心,郁如山岳,积金至斗,知公情不可移。送来但取,宁须虑也。若不然,恐公身不安。且知彼阴计,足为良策。”(《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李元吉等深忌尉迟敬德,知道他在李世民身边要想除掉李世民就非常困难,见软的不行,便来硬的。李元吉派刺客去行刺尉迟敬德,尉迟敬德知道后,故意把几重门都大开,自己则安卧不动,刺客几次潜入尉迟敬德庭院内,见此情景反而不敢下手。李元吉见行刺不成,便在唐高祖李渊面前陷害他,李渊也正想剪除李世民的羽翼,便下诏将尉迟敬德逮捕,准备问斩。李世民闻讯赶忙营救,经多方面周旋,才将尉迟敬德释放。这样,李建成、李元吉对尉迟敬德的软硬兼施均未得逞。李建成、李元吉收买程知节、段志玄等秦府勇将的计划也没能成功(而李世民却用重金收买了李建成部将常何和太子率更丞王?)。于是改为陷害秦府谋臣房玄龄、杜如晦,二人被唐高祖李渊逐出秦府。此时李世民的心腹只剩下长孙无忌尚在秦府中,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与雍州治中高士廉、左候车骑将军侯君集等日夜劝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但李世民仍犹豫未决。

时突厥郁射设率数万骑兵入塞,围攻乌城(今山西盂县西北)。李建成乘机推荐李元吉代李世民督诸军北征,李渊命其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为太子党人)等前去救援。李元吉奏请抽调秦府勇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秦叔宝等随军,以消弱李世民实力,然后乘机将其除掉。李世民从王?那里得知李建成欲于为李元吉饯行时杀害他,便将此事告诉了秦府的文臣武将。尉迟敬德知道后,便与长孙无忌一起劝李世民:“大王若不速正之,则恐被其所害,社稷危矣。”李世民听后叹息道:“今二宫离阻骨肉,灭弃君亲,危亡之机,共所知委。寡人虽深被猜忌,祸在须臾,然同气之情,终所未忍。欲待其先起,然后以义讨之,公意以为何如?”尉迟敬德说:“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虽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祸至而不恐,将亡而自安,失人臣临难不避之节,乏先贤大义灭亲之事,非所闻也。以臣愚诚,请先诛之。王若不从,敬德言请奔逃亡命,不能交手受戮。且因败成功,明贤之高见;转祸为福,智士之先机。敬德今若逃亡,无忌亦欲同去。”(《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但李世民仍然犹豫未决。长孙无忌又说:“王今不从敬德之言,必知敬德等非王所有。事今败矣,其若之何?”李世民说:“寡人所言,未可全弃,公更图之。”尉迟敬德又说:“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王纵不从敬德言,请自决计,其如家国何?其如身命何?且在外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入宫,控弦被甲,事势已就,王何得辞!”(《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

在众人的劝说下,李世民终于决定先发制人。但还需与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再仔细商讨一下,于是便去召二人,但二人由于已被赶出秦府,不准他们再进。李世民又让长孙无忌密召二人,但二人却说:“有敕不许更事王,今若私谒,必至诛灭,不敢奉命。”(《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李世民闻讯大怒不已,便对尉迟敬德说:“玄龄、如晦岂背我耶?”然后又将自己的佩刀摘下交给尉迟敬德,并说:“公且往,观其无来心,可并斩其首持来也。”(《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尉迟敬德知道房玄龄、杜如晦是李世民的重臣,对起事的成败起著很大的作用,于是又与长孙无忌一起晓示二人:“王已决计克日平贼,公宜即入筹之。我等四人不宜群行在道。”(《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也知事关重大,于是穿上道袍,改变妆束,与长孙无忌一同进入秦府。尉迟敬德为防止别人看见,便从另一条路返回秦府。

六月初三,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妃嫔,并欲杀他,似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李渊愕然,声称明日早朝鞫问。

四日清晨,李世民率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将伏兵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内。李建成、李元吉行至临湖殿感觉有变,慌忙掉马准备返回东宫和齐府。李世民从后面招呼他们,李元吉张弓即射,仓促间控弦不开,皆未中的,李世民则趁机射杀李建成。此时,尉迟敬德率70骑赶至,左右箭射李元吉,李元吉中流矢坠马,逃入树林中。李世民纵马追赶,但衣服被树枝挂住,坠马落地。李元吉见状,立刻赶到,夺弓将扼杀李世民。在此危难之时,又是尉迟敬德及时赶到,跃马喝叱李元吉,李元吉见到尉迟敬德,放开李世民,欲趋武德殿,尉迟敬德边追边射,将李元吉射杀。这时,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副护军薛万彻和屈唾至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东宫、齐府精兵2000人赶来,猛攻玄武门,形势危急。关键时刻,尉迟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级赶到示众,东宫、齐府士卒遂溃散。

此时唐高祖李渊正在海池划船,李世民即命尉迟敬德带甲进宫宿卫。尉迟敬德披甲持矛,直至李渊处。李渊见尉迟敬德如此妆束,大惊失色,问道:“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尉迟敬德答道:“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李渊这才放心,但事已至此,无力回天,只好说李世民做的正确。当时宫城的南衙、北门一带以及太子宫、秦王府附近仍在厮杀,尉迟敬德便请李渊下手敕“诸军兵并受秦王处分”。李渊见大势已去,只得依从,至此,玄武门事变以李世民的全胜而告终。尉迟敬德居功至伟,李渊也称其:“卿于国有安社稷之功。”(《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还赐给他很多珍宝。

初七,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尉迟敬德因功被授予太子左卫率。当时李建成、李元吉的亲信有百余人被捕,诸将都要求将这些人治罪,尉迟敬德对此坚决反对,他说:“为罪者二凶,今已诛讫,若更及支党,非取安之策。”(《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在他的再三争取下,才没将这些人治罪。

八月初八,李渊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此时,突然发生的意外,原来突厥颉利可汗认为李世民刚即帝位,内部矛盾尚未全部解决,统治秩序还未安定,遂与突利可汗合兵20万,大举入侵唐边,很快进至泾州(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北泾河北岸)、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武功镇)一带。二十四日,突厥军进至高陵县(今属陕西)。当时唐朝在长安的兵力远不及突厥,各地的援军又来不及赶到,情况十分危急。尉迟敬德临危受命,任泾州道行军总管,在泾阳(今属陕西)突厥交战,大破突厥,擒获突厥俟斤(官名)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余级。二十八日,颉利可汗率军进至渭水便桥北岸,唐太宗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直驰至渭水河边,大声斥责颉利可汗背弃盟约。俄而各路唐军陆续赶到,旌旗盔甲遮天蔽日。唐太宗命大军迅速布阵,自己仍单独与颉利可汗对话。颉利可汗见唐军阵容齐整,似早有准备,大为恐惧,遂请求讲和。三十日,李世民与颉利在便桥会盟,宰马歃血,并赠其大量金帛,颉利遂率军北撤。由此不难看出,尉迟敬德的胜利虽虽没使突厥主力受损,但在士气上打击了突厥,为唐太宗计退突厥起了重要的作用。

九月,尉迟敬德被封为吴国公。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尉迟恭与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事变中功劳并列第一,各赐绢万匹;为了感谢尉迟敬德的救命之功,唐太宗将齐王府的全部财产都赐给了尉迟敬德;还拜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此外,尉迟敬德还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与长孙无忌、王君廓、房玄龄、杜如晦相同,仅次于裴寂的一千五百户(《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记载封赏功臣的时间为贞观元年,但《旧唐书?太唐本纪》记载则为武德九年十月,这里以后则为准)。

贞观元年(627年)正月,天节将军、燕郡王李艺反唐,唐太宗诏命尉迟敬德与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率兵征讨。兵未至,李艺已为手下所杀,遂回师。

由于尉迟敬德性情憨直,居功自傲,每次见到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常常当面讥讽他们,议论其长短,有时甚至在宫廷之上厉言争辩,于是和这些人的关系逐渐恶化。此后,尉迟敬德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贞观三年(629年),尉迟敬德出任襄州(治今湖北襄樊)都督。贞观五年(63年),因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是元勋,各封一子为郡公。贞观六年(632年,两《唐书》记载为贞观八年,但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记载,尉迟敬德在贞观六年时已为同州刺史,故将任同州刺史的时间定为贞观六年),迁同州(治冯翊,今陕西大荔)刺史。

贞观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唐太宗大摆酒宴,已是同州刺史的尉迟敬德也回京赴宴。席间,尉迟敬德见到有人的席位在他之上,大怒不已,说道:“汝有何功,合坐我上?”(《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时任城王李道宗坐在尉迟敬德的下首,反覆劝解。尉迟敬德竟然勃然大怒,殴打李道宗,李道宗猝不及防,一只眼睛几乎被打瞎。唐太宗非常不高兴,规劝尉迟敬德:“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饬,无贻后悔也。”(《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尉迟敬德听完这一席语重心长的话,忙磕头谢罪,从此才约束自己的行为。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分封功臣官爵,可以世袭刺史。册拜尉迟敬德为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

贞观十三年(639年)二月初七,尉迟敬德任?州(治洛交,今陕西富县)都督。唐太宗曾对尉迟敬德说:“人或言卿反,何也?”尉迟敬德愤然道:“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余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说罢将衣服脱掉,露出身上所受的伤疤。唐太宗见状,泪流不已,激动地说:“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五》)

唐太宗还对尉迟敬德说:“朕欲以女妻卿,何如?”尉迟敬德叩谢道:“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五》)唐太宗只好作罢。从这件小事中不难看出尉迟敬德不忘本的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此后尉迟敬德又出任夏州(治岩绿,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都督。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尉迟敬德请求回家养老。二十五日,朝廷任命尉迟敬德为开府仪同三司,五天一上朝。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尉迟敬德名列其中,位于第七名。

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十二日,唐太宗由洛阳出发,亲征高丽。十七日,唐太宗下诏令太子监国。此时,已经在家养老的尉迟敬德上书进言:“车驾若自往辽左,皇太子又在定州,东西二京,府库所在,虽有镇守,终是空虚。辽东路遥,恐有玄感之变。且边隅小国,不足亲劳万乘,伏请委之良将,自可应时摧灭。”(《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这本是个很很的建议,但唐太宗志在建功立业,没有采纳,反而让尉迟敬德以本官行太常卿,为左一马军总管,随唐太宗一起出征高丽。尉迟敬德这次出征没立多少战功,只是随唐太宗在跸山击败过高丽军。回京后,尉迟敬德仍然回家养老,不问世事。

尉迟敬德晚年迷信方术,在家中设炉炼丹,服食云母粉,以求长生不老。又“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心情享受晚年。同时谢绝宾客,十六年未与外人来往。

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唐高宗李治以尉迟敬德功大,追赠其父为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都督。

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即公元658年2月25日),尉迟敬德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唐高宗为此废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参加吊唁。同时册赠尉迟敬德为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东园秘器。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唐太宗陵园,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

尉迟敬德生平点评

尉迟敬德作为唐初大将,虽然没指挥过大军作战,但自归附李世民后,凭借高超的武艺,多次冒险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门事变中,不但杀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还请高祖下令,令诸军皆属李世民指挥,内外遂定,可谓力挽狂澜。尉迟敬德同时还有远见的卓识,如玄武门事变后,对太子的党羽主张释而不杀,这一举措迅速缓和了内部矛盾,同时还为李世民保留了魏征那样的大批栋梁之材。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尉迟敬德,也就没有李世民,也就后来的大唐盛世。在性格上,尉迟敬德纯朴忠厚,自归李世民之后,从无二心,为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拒绝娶公主一事上,更显示出高贵的品质。正因如此,后人才将他做为门神,画图流传至今。虽说居功自负是尉迟敬德的不足之处,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了他的的纯朴,做事毫无心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mingren/389927.html

相关阅读:萨马兰奇——[任期经历]
重塑我的头像
可蕊 介绍简介-可蕊 简历-可蕊 作品
毛泽东接待哪个西方国家元首的规格比尼克松还高?
北宋勤奋读书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