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写作效率。通过脑图在写作前可搭建一个思路框架,涵盖你所要表述的方方面面。由于只使用关键词,在你的思路足够成熟的情 况下,这个勾勒导图的过程还是比较快的。关键是接下来你再开始真正写作的时候,就会感觉轻松很多。顺着其枝干线索丰富润色即可。这个过程在伯赞的《思维导 图》一书的前言中有过描述,称其为“将思考和写作分开”,并谈到很多人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他却从中获益良多。这个过程略微有点微妙,需要去实践、尝 试,然后慢慢体会,不断改进。(导图和提纲有什么区别?思考一下)
保持大局感。 写作是一个会促使你的思维不断发散的过程,当你思如泉涌,任你的笔墨喷涌而出时,有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为有可能你写下的一堆东西已经偏离了你原来的主 旨而尚未自觉。而使用导图,由于之前已经基本完成了思考的过程,已经搭好了文章的框架,实际上也起到了约束你的笔墨,不致过于跑偏的作用。不时扫一眼导 图,也许会提醒到你此处该收收笔了,这样就可保证你文章整体内容的均衡。
不遗漏灵感。 人们在思考时,灵感的火花很随机地出现,你一定想把这些精彩的想法、语句纳入你的文章中。可是如果你是在边写边思考,很可能你会把这些灵感暂时放在一边, 等你写完当前段落,再回头,猛然发现你刚才的那个灵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懊恼不已,有木有?所以,好的做法是利用绘制导图进行充分的四口构思,在构思阶 段尽可能的完成思路、灵感的收集、标注,这样就避免了同时码字带来的牵绊。但是,很有可能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中,你还会迸发各种灵感,不要紧,及时在导图上 用简洁的关键字标注在合适的位置上,既不致丢失灵感,也不致打断你当前正在写作的部分。
使用导图会限制你的思路吗? 也许你会有疑惑,写作应该是个很自由挥洒的过程,先绘制一个导图再根据其写作不就会限制了你的发挥了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在绘制导图之前,你应该已经 有一个相对成熟的想法,这样依此完成的导图在主要的枝干线索上是不会再有大的改变的,即不大可能出现你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你所要表达的方向和你的导图完全不 一致,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那样说明你之前的思考还并不成熟,既然思路方向是一致的就谈不上限制。当然,在依据导图写作过程中,由于人们的发散性思维,一 定会是有新的灵感、点子出现的,难道你会因为它们没有事先绘制在你的导图中因而放弃它们吗?当然不会。写作的过程应基于导图,但完全没必要被其局限,有新 的好想法直接写进你的文章好了,不适合当前部分的就在导图中先标注下来。我在写KM部 门定位一文中过程中同样也产生不少新灵感,如“供需关系”、“官帽子、花围裙”、以及最后关于“爱”的一些想法也都是采用了这样的处理方式。而且,同样的 原因,由于你是基于一个基本成熟的思路来写,新产生的这些内容往往表现在一些文采润色,和一些思路的延展上,不会和你的导图有什么大的相悖的情况出现,也 可以看作是你导图枝干的自然延展。
评价和建议。我个人认为利用导图来完成写作是一个合理的过程。在你的思考和最终成文之间增加这样一个阶梯,其好处正如以上几点所述。我想有的朋友肯定会觉得别扭,觉得写文章就直接敲字儿就行了呗,整这么多事儿干嘛?我想这就是一个习惯问题,坚持用,慢慢形成习惯,就会从中收益并逐渐开始享受它带来的好处。
当然,导图只是一种工具,也不必太过迷信。思维导图本身不会创造思想。但它能有效地帮你收集、组织思想并帮助你完成最终的工作成果。工具不是最重要的,但 如果它能有效地帮助你,何乐而不为呢?除非你有超强的空间构思能力和记忆能力,完全不必依赖导图这样的工具即可又快又好地成文则另当别论了。
而对于想把导图用起来帮助写作的朋友,要做的也就是那几个词:开始尝试、坚持实践、反复体会、不断改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mindmap/27501.html
相关阅读:把一本书变成一张薄纸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
思维脑图的比较优势
思维导图简单教程
思维导图对速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