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三字经》里的经典励志故事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励志故事 来源: 记忆方法网

   1《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心裁。”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识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搭档玩办理凶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感到那个处所不适合给孩子寓居,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街坊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送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仍是认为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四周。孟子这才开端爱好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足地说:“这才是孩子合适栖身的地方!”

  有一回,孟子偷勤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差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2《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跟席子清凉快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严寒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暖和。黄香的故事传播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3《囊萤映雪》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对于勤学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清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幽微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指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应用雪映出的光明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好学之人。

  4《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僖接踵中举,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代,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诲儿子们敬慕圣贤,耐劳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成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自己也享受八十二岁遐龄,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顺便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唱此事;又逐步演变为“五子登科”的吉利图案,寄托了个别人家冀望后辈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5《孔融让梨》

  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答复,本人最小,所以应当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导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事便有如斯忍让作风。

  6《孙敬悬发》

  “头悬梁”指的是晋朝人孙敬。孙敬,字文质,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学,后入洛阳,在太学邻近一小屋安置母亲而后入学。他曾采杨柳为简,加以编联,用来写经,这是历史上“辑柳”的典故。《太平御览》上记录:孙敬“好学,晨夕不休”,长年闭门谢客,攻读诗书,人称“闭户先生”。他苦读诗书,经常通宵达旦,困乏得眼帘都睁不开了,就弄根绳索把头发绑起来吊在房梁上。瞌睡垂头的时候,揪一下头发就惊醒了,持续读下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zhi/265839.html

相关阅读:成功人士的减法人生
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励志搞笑话剧剧本
总得抓住点什么
有关于生命的哲理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