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及题目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国的士子们迎来了甲辰恩科会试。当时他们肯定想不到,这居然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会试。次年,即1905年,清廷在激进主义改革思想的误导下,便下诏废除了科举制。
  
  甲辰恩科会试三场考试共有十三道考题。对古代科举制不以为然的朋友,不妨来试做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比古人更有学识。
  
  甲辰恩科会试考题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藩镇)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平戎)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变法)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举贤)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以夷制夷)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2、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公历1904年,中国举行最后一次会试、殿试,这也是科举制度的末班车。因为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的破坏,加上几年前“公车上书”的影响,这次会试移至河南开封举行,殿试时才回到北京。
  
  末班车主考(总裁)四人:大学士裕德、吏部尚书张百熙、左都御史陆润庠、户部尚书戴鸿慈。知贡举满汉各一,内阁学士熙瑛和河南巡抚陈夔龙。当时已经废除誊录,故主考不但可以推荐自己所阅之卷,还可以根据试卷的文字笔迹,决定取舍。
  
  会试毕,陆润庠阅卷后第一个执某卷对陈夔龙说:“此卷书法工整,为通场冠,廷试可望大魁。”一拆封,是直隶肃宁刘春霖的。接着,张百熙执一卷对陈说:“吾乡本朝二百多年三鼎甲俱备,独少会元。场中得湖南一卷,写作俱佳。按次序,我推荐的卷子应中会元。科举将停,机会难得。恳请裕德相国同意将此卷作为会元,使吾乡科名免留缺陷。”
  
  知贡举的陈夔龙负责管理会试事务,但无阅卷取士之权。陆、张对陈说这些话,无非是拉人造势罢了。裕德同意了张百熙的推荐,揭封一看,是前两广总督谭钟麟三子谭延?的卷子。后来殿试胪唱,刘春霖果然大魁,成了末科状元,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第一人中最后人”。
  
  媒体有文说,刘春霖是慈禧看中,用朱笔批上“第一甲学一名”六字的,并向大臣宣称:“今岁天下大旱,举国焦虑,春霖乃‘春风化雨,普降甘霖’之意;而肃宁(刘春霖是肃宁县人)则预兆大清肃靖安宁,大吉兆也。”
  
  其实第一个识拔刘春霖的,是主考、同治甲戌科状元陆润庠。
  
  会试后是殿试。阅卷官经过商量,不敢把谭延?列于前三名,担心慈禧忌“谭”(“六君子”之首谭嗣同),于是把朱汝珍列第一,刘春霖列第二。不料慈禧看到“珍”字心中发毛,四年前正是她下令害死珍妃的,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与康有为同出一地,也犯忌。她拿出刘春霖的卷子,下了决断,末科状元就此产生。
  
  科举末班车共取进士273名,其中不乏俊杰。民谚说,人上一百,五颜六色。末班车的进士们虽然同榜同年,但并不同心同道,在国是日非、大浪淘沙的趋势下,各走各的路。状元刘春霖事业上并不抢眼,民族气节却很可贵。“九一八”后,他隐居北京,伪满总理郑孝胥请他出山,到长春当教育部长,他断然拒绝。王揖唐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也曾请他担任北平市长,遭到严词斥责。榜眼朱汝珍编纂一部《词林辑略》,由北平中央刻经院出版。探花商衍鎏在清末、民国均供职政府,抗战爆发后以著书为生,解放后曾任中央、广东文史馆副馆长,不改书生本色。
  
  末班车进士中也出了败类王揖唐、江亢虎。王揖唐不安分,入民国后组织共和统一党,为袁世凯造舆论,袁宠信之,呼为“可儿”。这样一个进士,抗战中变节投敌也就不奇怪了,抗战胜利后被判处死刑。江亢虎任汪伪考试院院长,胜利后潜藏南京清凉寺当和尚,后又逃往北平,被捕,解放后移押上海提篮桥监狱,1954年病死狱中。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1904年7月4日清晨,清王朝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京城参加由皇帝主考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日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清廷于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屈指可数的“状元”郎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份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时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而在状元中能够“三元及第”(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仅14人。在唐朝有二人张又新 、准元翰、宋朝有六人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代一人孟宋献,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年间的八十九位状元中,只有黄观和商辂两人,清代则有钱綮、陈继昌两人(另有三元及第的武状元王玉鐾)。

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最早起源于隋代,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唐朝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都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 射、举重等武艺。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

到明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县府的考试),由省提督学政莅临主持,及格者称生 员,俗称秀才;乡试(省级考试),三年一考,逢子,卯,午,酉年秋季举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及格者为举人;会试,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举行,由礼部主持, 及格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出榜。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三名,一二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或称制艺,时文,四书文。

科场作弊及处罚

由于,科举考试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生的富贵荣华,因此引发部光彩的一面。不少人均企图以作弊(包括武举)以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最常见的作弊有三种:

1.贿买(即贿赂主考官以获取好成绩)。
2.夹带考试经文(带书或抄录于随身物品中)入内作弊。
3.请人代考(俗称替身、捉刀、请枪)。

清代的科场腐败主要来自官员。如嘉庆六年,刑部尚书张若廷帮亲戚夹带;嘉庆十六年,湖南学政徐松倒卖官学名额,并将自己新编教材高价强卖给学生。清宫档案中记载了当年查处他们的情况。

科举作弊历代皆有,清朝之前,科场作案的处罚是革职、流放。赵翼叹道:“纳贿舞弊,仅至窜谪,科场之例,亦太弛纵矣!”清朝首开“科场作弊者死”之先例。

顺治十四年(1657年),发生丁酉顺天、江南科场舞弊大案,主考官大学士柏?等收受考生贿赂。结果柏?等数十名考官被处斩,家产籍没,父母兄弟妻子俱流徙边境。其余90多名有关官员也受到相应处罚。柏?是中国唯一被斩处的一品大员,也是科举史上死于科场案的职位最高的官员。

科举考试的终结

到20世纪初,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已腐朽透了,各方人士开始激烈地反对及抨击它。其中最有名的是龚自珍的诗:“九洲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连光绪皇帝在一次阅完殿试考卷后,也不禁长叹:“这样选拔人才,难怪所学非所用呀!”

在朝野一片呼声中,光绪三十一年,光绪颁下“谕旨”:停止科举考试。此后,金榜题名永远成为了历史。

科举考试的意义

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了不论门第、以考试产生的“士大夫”阶层。邻近中国的亚洲国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鲜也曾引入了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

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考题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 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 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考生入场

保和殿:紫禁城三大殿之一,是举行“殿试”及盛大宴会的场所

北京考场内景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全过程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第一名叫解(发音为界)元。唐伯虎就是解元,也就是全省第一名的意思。那时还没有无耻到全国各地都叫状元的地步。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
  
  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逢西太后七旬万寿,为庆贺太后寿诞,故将本是正科的会试和殿试改称为甲辰恩科。
  
  首先是乡试,也就是各省海选。各省分拟各题,侧重各不相同。最切合朝廷风向的自然是顺天乡试了。拟题如下:(以策论为例)
  
  考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乡试的考试是在秋天,所以叫“秋闱”,每三年举行一次。次年举行会试、殿试。
  
  题1、《汉初驰商贾之律论》
  
  题2、《东汉中兴功臣多习儒术论》
  
  题3、《龚遂治渤海虞诩治朝歌论》
  
  题4、《隋唐二史不为王通立传论》
  
  题5、《吴兢上贞观政要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司马光上资治通鉴真德秀上大学衍义论》
  
  以下再列几省相对有特色的试题
  
  河南,《中州形势论》
  
  陕西,《王猛治秦论》
  
  山西,《韩信引兵下井陉如陈余用李左车策信将何以待之论》
  
  (这类题型属于地域色彩相对较浓的一型)
  
  最嚣张的是湖南,《夏少康年四十以一成一旅致中兴论》(明摆着是亲光绪啊)
  
  最有趣的是广东,《武以侠犯禁论》(估计是当时广东革命党暗杀之风太烈了)
  
  最费解的是山东,《辽金元开国兵力论》(也没人举报它,这种题目足够兴一场文字狱了)
  
  =================================
  
  然后是会试:(原则上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
  
  考时:四月初十日。
  
  考点:由于京师贡院毁于庚子拳乱之时,故时会试改在开封举行。
  
  考官:裕德(协办大学士),张百熙(吏部尚书),陆润庠(左都御史庠),戴鸿慈(户部右侍郎)。
  
  考题: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最后会元之选落在两个人头上,其一为福建闽县人林志?;其二为湖南茶陵人谭廷?。两人学问,家世相当(小林子是晚清名臣林则徐的族人,老谭是前两广总督谭钟麟的爱子)。两厢比较,朝中还是湖南人比较有面子,主考之一的张百熙,湖南长沙人,出来说了几句:
  
  “吾乡二百余年,三鼎甲具备,独少会元。场中得湖南一卷,写作俱佳,以正大光明次序论,吾班次第二,例中会魁,科举将停,机会难在,情商裕相,庶使吾乡科名免有缺陷”。于是首席主考裕德(字寿田,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卖了一个人情给他,另外两位考官戴鸿慈(字少怀,广东南海人),陆润庠(字凤石,江苏元和人,状元出身)也无异义,遂点了谭廷?,如此一来湖南科举虽然完美收场,而大清少了一位大三元(林志?之前已是福建省之解元,此次要不是被放了鸽子的话,殿试时,按科场规矩铁定会被推点状元,以成就一番科场佳话)。
  
  附:会元谭廷?的满分试卷。
  
  提问:“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回答;湖南考生谭廷?
  
  西儒有曰:“两平等相遇,公法即权力,两不平等相遇,权力即公法”。吾每诵其言而悲之,公法之诚不可恃,恃公法乃适为强大者之藉口也。
  
  近百年来,泰西诸国势均力敌,盖无可以瘠人以自肥者,而保全土地之名以起,猝然闻之,或有所甚不得已,甚且劳师縻饷不惜,天下皆从而谅之,或有颂祷之,以为于大义然,于公法亦然也。究其实罔不以义始而以利终,彼其为人乃其所自为也,外交政策之巧,有如是哉。
  
  昔拿破仑之欲袭英也,英人以自卫故,夺丹麦之海军,又以保全西,葡,驻兵干涉其内政。当时无非之者,以合于公法也。及其终英遂握海上之全权而无与抗,此一事也。
  
  维也纳之会议,所以保全欧洲之局也。举拿破仑所破坏者,一一而建设之。名非不正也,而其既也,俄奥普遂分波兰,索逊割地与普,荷兰得莱茵河之上流,英专地中海之大势,此又一事也。
  
  且夫克里米亚之役,世所称义战也。遏俄人之南下,存土祚于将危,一举二善,而英法无所利焉。迨巴黎约成,英遂巩印度之防,法之路易拿破仑遂一蹴而登皇位矣。意奥之争,法起而援之,保同盟也,沙尼两地,折而入法。丹麦之纷,德奥合而敌之,保同种也,而雪,霍二州愤而属奥,德。希土之战,俄出而预之,保同教也,而黑海之条约遂废。
  
  此四事者,原因不一,成效不齐,要之保全者率不利,利独归倡保全之人,此其故可以深长思也。有保全土耳其之名,而英得以据沙衣白纳,有保全古巴之名,而美可以县非列宾。握苏彝士之航路,有法所不能争者,保全埃及之说为之也。开尼加拉之运河,而哥仑比亚不能问者,保全巴拿马之说为之也。有其甚者,朝言保全而夕已夺之,英之印度缅甸,法之越南柬?塞是已。
  
  呜呼,保全土地者,公法之精理也,而徒为人攘利之资,以公法所不料也。以彼强大国之锋,虽以无道行之,固无敢谁何者,况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哉。朝鲜之降为半主也,旅顺大连湾之暂租也,初非无保全土地之说也,而今者又纷纷见告矣,远探历史之成绩,近揽列强之深谋,危乎,恤乎,毋为外交政策所笼而不自悟也。
  
  ===============================
  
  最后是殿试,也就相当于领导监督下的决赛,马虎不得。殿试考的,结果取中了,就叫“进士”,进士分三等,叫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就是三个人,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前三名由皇帝亲自定,考官把参加殿试的考卷大约选出十份,送到皇帝面前,由皇帝最后点前三名,点出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在科举考试的时候,连中三元是很难的。
  
  考时:五月二十一日
  
  考点:保和殿
  
  考官:王文韶(字夔石,浙江仁和人),鹿传麟(字滋轩,直隶人),陆润庠(字凤石,江苏元和人,),张英麟(字振卿,山东历城人),葛宝华(山阴人),陈璧(字玉苍,福建侯官人),李殿林(字春丞,山西大同人),绵文(宗室)
  
  考题:策题四道:
  
  1、“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见闻,陶成之责,是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良法,以振策之”。
  
  2、“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
  
  3、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
  
  4、“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叶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着,其道何之从?”
  
  公元1904年7月,清廷照例又举行了一次殿试,主考大臣经过认真挑选,把入选的十份试卷按名次排列,呈请慈禧太后“钦定”。
  
  当时内外交困,忧心忡忡的慈禧太后正准备做七十大寿,想从科举之中得到一点吉兆。她首先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字迹流利清秀,文词畅顺华丽,内心颇喜。但目光一投向落款时,一股阴云陡然开起。夺魁的举子是广东人朱汝珍,一见“珍”字便想起了珍妃,因为珍妃支持光绪皇帝改良,使慈禧太后十分不悦,后来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所以一见“珍”字便肝火上升;又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更使慈禧火上浇油。想起太平天国洪秀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这些大清朝的“首逆”都出自广东,在慈禧看来广东人是她的克星,是无法容忍的,于是将朱汝珍在试卷扔到一旁。
  
  当慈禧翻开第二份试卷时,心头又不禁高兴起来。因为第二份试卷是直隶(今河北省)肃宁人刘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加之直隶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大笔圈定,名列榜首,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而成了头名状元,经过主考官的保奏,为照顾社会舆论,朱汝珍的名字虽然没有抹去,也只得屈居刘春霖之后了。
  
  但是历史是无情的,刘春霖中状元后的第二年就废除了科举考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科学制度被彻底取消,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他中了状元后为翰林院学士,其间曾到云南办过一次公差,此后再没有做过什么实际工作,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便销声匿迹了。
  
  附:状元殿试卷 刘春霖
  
  臣对:臣闻王者不吝改过,故盛世有直言极谏之科;学者义取匡时,故贞士有尽忠竭愚之志。昔汉文帝除诽谤之法,而后贾山、贾谊争致其忠谠之谟;武帝崇尚儒术,诏举贤良,而后董仲舒、严安、徐乐之徒群集于阙下;宋仁宗复制举诸科,除越职言事之禁,而后苏轼、苏辙对策极言时政阙失。其于任官治兵之要,裕财正俗之方,类能指陈利害,上广人主聪听,下系四海安危,非仅在词章之末也。夫殷忧所以启圣,多难所以兴邦,势有必然,理无或爽。
  
  钦为皇帝陛下,践阼以来,勤求治道,惟日孜孜者,三十年矣。然而,治效未彰,外患日亟,意者因时宜之道或有未尽欤?乃者临轩试士,冀得嘉谟,举察吏、治军、理财、励士诸大政,进臣等于廷而策之。臣愚陋,何能与此。顾自幼学以来,亦尝究心于治忽之原,考求乎中外之故,怀欲陈之而来有路,兹承大对,谕旨勉以直方无隐,何敢饰辞颂美而不竭其款款之愚?
  
  伏读制策有曰:君人之道,子育为心,而因求简贤辅治之法。此诚安民之急务也。臣惟民间疾苦,惟守令知之最真,故欲平治天下,必自重守令始。昔汉以六条察二千石,而以察禽之权寄之于守,此与今制用意相同。然汉代循良之吏,后先相望,而今治效不古若者,岂非粉饰欺蔽之习有所未除乎?欲杜粉饰欺蔽之习,在通上下之情。长官勤求民隐,不敢自尊,则属吏清慎自持,不敢作伪,自然之理也。且夫今之守令,其任较前世为尤重,其事较古时为更繁,何也?世局日变,万政待兴,举凡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见闻,是在长官加意陶成,,俾咸具溥通之知识,而后委之以任而不惑,责之以事而不迷,纲举目张,不劳而理。今各省虽设馆课吏,多属具文,岁月一试,不过较文字之工而已。政绩何由而成,循声何由而着耶?汉制,县邑丞尉多以本郡人为之,利弊其所夙悉,故治效易彰,此《周官》遗意,其法似可仿行。果能博采公论,慎选贤绅,于治必有裨补,不必过为疑也。皇上澄清吏治,必先通上下之情,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一也。
  
  制策又以三代之制,寓兵于农,因详究历代兵制这得失。臣谨案:井田沟洫之法废,遂专用征兵。汉高祖设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秋后讲肄课试,各随其地之所宜。唐初置府兵,中叶以后,专用征兵。宋韩琦之议养兵,苏轼之言定军制,练军实,皆深切着明。今日环球列邦,多以尚武立国,知兵之选遍于士夫,体育之规基童稚。夫兵凶战危,自古为戒。故孔子以军旅未学辞;卫灵公诚以穷兵不已,终至于乱。左氏亦言:“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然自有国家以来,必不可一日去兵,此非第羽翼爪牙之说也。如人身然,血肉既具,必有气力以贯注之,而后足以发挥其精神,以生存于万类竞争之世。人身之气力不足,则血肉有壅滞溃败之忧,而精神亦无所附丽。是以,由唐虞三代以至于宋明数千年来,无不以兵制为急务。乃世之论者,动是古而非今,辄谓人民岁输千万之资财,以养此坐食骄惰之兵,固不如古者兵于农之善。不知天下之事,皆日趋于变。况以今日群雄角逐,战术之变幻,器械之精利,虽日召其兵而教练之,犹未必胜人,而谓集氓隶于行间,驱之以临占阵,庸有幸乎!然则,兵者固必教之于平时,而又既精且多,然后可并立于群雄之间,所谓气力充而精神焕矣。皇上整军经武,士卒以知学为先,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二也。
  
  制策又曰:《周礼*太宰》以九式均节财用,而因求节流之法。臣谨案:职内掌邦之赋出,此即近世各国所谓之豫算、决算也。昔苏轼之策理财,谓天下之费,有去之甚易而无损,存之甚难而无益。曾巩之议经费,谓浮者,必求其所以浮之自而杜之;约者,必本其所以约之由而从之。皆扼要之论。然臣谓理财于今日,节流不如开源之尤要。盖之通商以来,利源外溢,虽百计节省,而无救于贫。开源之道,在振兴实业。中国神皋沃壤,幅员纵横廖廓,且地处温带之下,百物皆宜,则当讲求农事。人民四百兆,善耐劳苦,而且心思聪敏,中外交通以后,闽粤濒海之人,类能仿选洋货,果其加意提倡,不难日出新制,则宜振兴工艺。欧西以商业之胜衰为国力之强弱,轮帆交错,以争海外权利。中国商业不兴,漏卮日钜,欲图抵制之道,则宜扩充商务。如此则野无旷土,市无游民,精华日呈,然后利权可挽。皇上慎乃俭德,而尤必广辟利源,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三也。
  
  制策又以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因欲范围多士,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此今日学界之要图也。臣惟古者司徒修明理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而不免清议标榜之病。唐初文字最盛,中叶而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已与温卷之名,而士习大坏。宋世名儒辈出,各有师承,至于崇廉耻,敦气节,流风所被,迄有明而未衰。虽其人能自树立,亦以教学相勉,师道立而善人多也。夫大道载于六经,而伦理先乎百行。今日浮荡之士未窥西学,己先有毁裂名教之心,故欲正人心,端士习,必以明伦为先。欲明伦理,必以尊经为首。此即国粹保存之义。皇上倡明文教,必以经学正其趋,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四也。
  
  凡此四者,皆保世之闳规,救时之要务。荀子曰:“法后王。”董仲舒曰:“为政不调,甚者更张。”乃可为理,夫使时移势异,而犹拘守成法,此《吕氏春秋》所讥“病变而药不变者也”。自古有治人无治法,故孔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臣尤伏愿皇上,懋学修身,以为出治之原,然后用人行政,天下可以安坐而理也。故有汤武而后有伊吕之臣,有尧舜而且有勋华之业。由是以课官,而官无不职;以治兵,而兵无不精;以理财,而度支无匮乏之忧;以励学,而士林作忠贞之气,则我国家亿万年有道之长基此矣。
  
  臣未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950057.html

相关阅读: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