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对一些名人“异相”的描写常见诸史籍。《史记》记载秦始皇帝嬴政的相貌,用了秦国客卿尉缭的说法:“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不可与久游。”也就是鹰钩鼻子,细长眼睛,耸着肩膀,声音尖利(似豺狼),认为他日后必是暴君。对汉高祖刘邦的描写就好多了,《史记》记载他“隆?、龙颜、美须髯、左股七十二黑子。”高鼻梁,高眉骨,美胡须,大腿左侧有七十二颗黑痣。根据记载,吕太公正是因为看中这长相,才主动将女儿吕雉嫁给了骗吃骗喝的无赖刘季。《晋书》写司马懿,说他有“狼顾之相”,就是头能旋转回首180度(因狼能回首180度,故称狼顾)。按相士说法,此面相之人必是狼子野心、乱臣贼子。曹操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明史》写朱元璋,则“姿貌雄伟,奇骨灌顶”,相貌高大魁梧,一根“奇骨”纵贯头顶,故“志意廓然,人莫能测”。这是写国君,写臣子也是一样。司马迁写张良的外貌:“状貌如妇人好女”,与韩信、彭越、英布之流完全不同,难怪刘邦对他特别放心。而宋人对王安石评价不高,因此其相貌便是“两眼多白”,预示其将来必乱天下。
所谓异相,就是天赋异禀、相貌独特,与美丑关系不大。市井小民的相貌自然无人在意,但是对那些大人物,人们在推究他们的忠奸善恶之时,出于不同的目的,或阿谀、或贬斥、或别有用心,往往牵强附会出千奇百怪的道理。历史上很多人就因为所谓的异相而改变了命运。
赵昌言是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他的父亲赵?是宋太宗担任开封府尹时的老部下。赵?没什么特殊能力,但是对宋太宗的生辰记得很清楚,每年老领导做寿时,总能献诗贺寿。太宗因此而记住了他,对他的儿子也是格外看重。赵昌言很有才干,看问题有远见,办事能力超强,所到之处政绩颇佳。不到十五年,赵昌言就升到了参知政事(副宰相),跻身最高决策层。
淳化四年(993年),蜀中爆发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宋太宗命王继恩为剑南两川招讨使,统帅诸军进剿。王继恩是个宦官,在宋太宗即位过程中起过关键作用,很受太宗宠信。但是统兵打仗、镇抚地方,靠的是过人的能力。王继恩统御不了那些骄兵悍将,打下成都后便按兵不动,每日里饮酒作乐、纵兵抢掠,府库被官军抢劫一空。许多原本已归顺的百姓重举义旗,叛军兵势日盛,不断攻城拔寨,收复失地。淳化五年的一天,宋太宗召见赵昌言说:“西川原本就是一个国家,当年是太祖皇帝平定的,至今已有三十年了。”赵昌言明白宋太宗有放弃西川之意,就上前对着地图筹划攻取之策,劝说太宗继续用兵。太宗很高兴,马上任命赵昌言为川陕五十二州招安行营马步军都部署,王继恩之下尽听节制。
从今人的观点来看,宋太宗当时确实昏了头了。两宋三百年,从来没有任命过权力如此之大的军事主官。按《续资治通鉴》记载,太祖乾德三年,大将王全斌率军取蜀,共得州46个,户口534029户(两三百万人口)。所谓“川陕五十二周”,至少还应包括被后周夺取过的秦、成、阶、凤四洲,相当于后蜀全盛时期的疆域,人口大约有三四百万,精锐部队不少于十万(政府军)。赵昌言是科举出身的文士,但是对军队事务特别在行,经常与赵光义议论边事,曾经与寇准一起担任枢密副使,是个文武双全的能人。要这么个强人统兵平蜀,万一他是个乱臣贼子,窃据蜀中拥兵自重又当如何?对这个问题,赵光义当时肯定没有考虑。但是赵昌言深知赵宋朝廷的忌讳,重任面前他不能不诚惶诚恐,于是坚决请辞。而太宗皇帝亦是坚决不允,赐精铠、良马、白金五千两,促其即刻入蜀。
果然,赵昌言前脚刚走,宋太宗后脚就后悔了。据《宋史.赵昌言传》记载:“既行,有奏昌言无嗣,鼻折山根,颇有反相,不宜遣握兵入蜀”。关于这段史实,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的是:峨眉山僧茂贞以术得幸,谓上曰:“昌言折?,貌有反相,不宜委以蜀事”。两种记录都提到同一件事,就是赵昌言的鼻子有些反常,这种面相是“反相”,不适宜委以重任。至于宋太宗任命大臣是否要征求茂贞和尚的意见,那就只有天知道了。赵昌言刚到凤州,宋太宗的诏书就到了:命令赵昌言留驻凤翔为后援,派内侍(也是太监)卫绍钦持太宗手诏指挥军事。作为大宋史上权力最大的“川陕五十二州招安行营马步军都部署”,赵昌言在凤翔滞留百余天,坐等蜀中平定而无所作为。而后,“改户部侍郎,罢政事,知凤翔府”,不仅降了职,还被外放为地方官。
王德用在大宋朝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父亲叫王超,是宋太宗的藩邸旧臣,在太宗、真宗两朝长期担任宋军边关主帅。王超是个庸才,贪生怕死,畏敌怯战,是靠关系吃饭的人。而他的儿子王德用却天生是个将才。史书记载,王德用十几岁就随父亲王超征战沙场。至道二年(996年),大宋兴兵讨伐李继迁,十七岁的王德用担任王超的先锋官,统领上万人马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小小年纪就打出了威名。此后王德用长期带兵戍边,他通晓兵略,御下有方,晋升很快。难能可贵的是他做事有主见,坚持原则,不党附气焰正盛的刘太后。宋仁宗亲政后,党附刘太后的官员多遭贬斥,王德用则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枢密副使),后又晋升知枢密院事(枢密使)。
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李继迁之孙李元昊建立大夏国称帝,并派兵占领大宋之瓜州、沙州、肃州等地,宋夏进入战争状态。这本是王德用大显身手之机,他却于宝元二年(1039)五月被罢职出京,罢职的原因竟也是“异相”。
《宋史.王德用传》记载:“得用状貌雄毅,面黑,颈以下白皙,人皆异之”。可能是长期在外披甲征战的缘故,王德用的脸很黑,脖子以下却很白皙。他的面黑在当时似乎很有名,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王德用貌奇伟,色如深墨,当时谓之“黑王相公”;明人钱昕《投瓮随笔》写道:王德用号“黑王相公”,年十九从父讨西贼,威名大震。西人儿啼,即呼“黑大王来”以惧之。
因为相貌比较特殊,王德用出入常常遭到围观。一来二去,就有人看出了“问题”:原来王德用“貌类艺祖”!艺祖就是始祖,也就是大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王德用“状貌雄毅”的形象竟然与赵匡胤非常相像(却从未听说过赵匡胤“色如深墨”)。于是,翰林学士苏绅密疏宋仁宗,称王德用“宅枕乾冈,貌类艺祖”。“宅枕乾冈”是说住宅正枕在都城的乾冈线上,王德用不仅长得像艺祖,还“宅枕乾冈”,苏绅提醒皇帝要格外当心。宋仁宗开始还不太在意,怎奈不久御史中丞(相当于纪委书记)孔道辅就再次上奏提及此事,并称“德用得士心,不宜久典机密”。原来“得士心”也有错,“得士心”就不能在中央做高官,大宋朝的官员真不好做!五月,王德用被贬出京,担任无职无权的武宁军(今徐州)节度使;七月,又借故将其降为右千牛卫上将军、知随州。大宋朝在关键时刻又自损良将。
史书记载,王德用离京前将自己的住宅捐献给国家,以示不再“宅枕乾冈”。出知随州期间,“谢宾客,虽郡官不与接,在家亦不与家人语,如是逾年”。不仅闭门谢客,而且装起了哑巴。他给宋仁宗上表谢罪,称“宅枕乾纲,乃朝廷所赐。貌类艺祖,盖父母所生。”意思是说,“宅枕乾纲”的宅子是政府所赐,“貌类艺祖”的相貌是父母所生,自己真的没有过错!
从宝元元年李元昊建立大夏国到庆历二年(1042年),四年左右时间里,宋军三次大败于西夏军队,损兵折将。北宋朝廷派三十余万大军,长期屯兵西北抵御党项人的进攻。此时,与大宋和平相处将近四十年的大辽国则趁火打劫,趁大宋在西北战场屡败之际,派出使者索求关南故地,并陈兵宋辽边境,意图撕毁盟约。焦头烂额的宋仁宗终于想起了王德用,起用他镇抚北方重镇澶州。年逾六旬的王德用在河北期间厉兵秣马,训练士卒,严阵以待,大宋北部边境终于重归和平。宋仁宗给他使相头衔(宰相级别),封国公,但还是不敢招他回朝委以重任。至和元年(1054年),早已致仕的王德用又被起用,以使相衔出判郑州,不久拜为枢密使。此时王德用已75岁高龄,大概皇帝认为他已经没什么威胁了。
谈及大宋历史,历来有“宋无良将”的说法,我以为此言颇为荒谬。事实上,大宋从立国到灭亡,一直面临着北方强敌的威胁。战火之中,历练出良将无数,堪称帅才的不下数十人。然而,由于宋太祖是以武将出身夺取后周江山,赵家皇帝总担心别人会步其后尘,不惜矫枉过正。宋朝又是言路广开的时代,言者无罪。一些别有用心者针对皇帝的猜忌心理,投其所好,极尽手段压制武臣,乃至于到了病态的地步。赵昌言、王德用的遭遇令人唏嘘,但他们总算得以善终。而狄青、岳飞等人无端蒙冤,更是令人愤慨。大宋的积弱,实则是咎由自取!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911474.html
相关阅读: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