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就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军长的张国华,在新中国成立后,率部走进了雪域高原西藏,把红旗插上了世界屋脊,给如今人们称为“天堂”的地方带去了曙光。由此,人们送给他一个美丽的称号——“佛光将军”。
“地主”张国华受命领军进藏
邓小平称张国华为“地主”是在1950年1月。当时,新中国成立才三四个月,毛泽东提出“进藏宜早不宜迟”,进军西藏的任务最后落到了西南局身上。西南局领导人刘伯承和邓小平接到出访在苏联的毛泽东发回来的电报:“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进军既有很大困难,则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
西藏是个很特殊的地方,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交通极其困难,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再加上清末民初中国外侮不断,内乱频频,西藏上层的一些分裂主义者与内地中央政府离心离德,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虽派官员驻拉萨,但不驻军,行政事务由其地方政府自治。新中国成立之前,西藏一直受到外国势力的渗透。如今,要进军西藏,由谁领军进藏,非同一般,得慎重考虑。刘伯承和邓小平开始商量进藏人选问题:二野老部队有3个兵团9个军,可目前占领西康省会雅安的是六十二军,不属于二野的部队,从地理位置来看,六十二军进藏是最合适不过了,但最艰苦的工作还是由自己的老部队去执行妥当一些;十军战斗力不错,是二野的老部队,派他们去,适合,但遗憾的是军长杜义德身体近来差些,进藏有困难。
邓小平吸着烟,深思许久,对刘伯承说:“让‘地主’去吧!”
刘伯承被这句“怪话”说糊涂了,忙问:“谁?”
“张国华。”
刘伯承笑了:“我也正打他的主意。好,就叫他去!”
此时的张国才36岁,可谓身强力壮。那么,张国华怎么成了“地主”呢?
张国华,1914年10月22日出生于江西永新,1929年3月在井冈山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当兵。毛泽东上井冈山后,张国华任红四军第二师五团连队指导员,长征途中任红一军团政治教导大队政委,到达陕北后任河东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第二团兼运西军分区政委、鲁西军区第七支队政委、教导第四旅政委。他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为部队输送兵员。
1949年2月18日,豫皖苏军区部队及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十旅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由豫皖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出任军长,谭冠三任军政委。张国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首任军长时,才35岁。然而,就是这么年轻的军长,却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当年,二野、三野发起渡江战役后,南京很快解放了。因多数部队还需要打仗,去解放全中国,南京解放后需要一批干部去接管,一时抽不出那么多干部。刘邓决定抽各军的随营学校的人员来接管南京。部署会上,当张国华报出十八军随营学校人员有4500多人时,全场一片哗然,因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二野其他各军随营学校人员的总和。有人开始窃窃私语:“张军长如此富有,真是个‘地主’!”
张国华“地主”的绰号自此落地生根,就连邓小平也戏称张国华是“地主”了。
1950年1月8日,张国华被召到重庆曾家岩西南局临时办公地。刘伯承首先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电报精神。邓小平则说:“杜义德不去西藏,可让十军部队受你指挥去西藏。”显然,邓小平是想让二野最有战斗力的部队,配备最强有力的军长,进军西藏。
张国华对于去西藏是乐意的,但思想还是一时转不过弯来,原先十八军是要去天府之国的川南的!张国华沉默不语。
刘伯承见张国华不言语,问:“二野所有部队你任意挑选三个主力师,组成3万人的一个军,你的意见如何?”
张国华思考了许久,终于下了决心:“我还是带十八军担负进藏任务。”
刘伯承以目光征询邓小平的意见。邓小平转而问张国华:“你觉得有没有把握?”
张国华说:“问题不大。”
邓小平看了一眼刘伯承,刘伯承点头同意了。邓小平说:“那就这样定了。我们马上报告中央。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现在还没有想到。”张国华如实回答。
张国华走后,刘伯承和邓小平立即给远在苏联的毛泽东发电报。1月10日,毛泽东回电指示:“完全同意邓刘进军西藏之计划。现在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均已承认我们,对于进军西藏是有利的。经营西藏应成立一个党的领导机关,叫什么名称及委员人选,请西南局拟定后电告中央批准。”
1月15日,刘伯承、邓小平给十八军传达了◆中央及毛泽东的指示,并正式下达了进军西藏的命令,同时组织召开了十八军师以上领导干部会议,部署了工作。刘伯承十分严肃而又幽默地说:“你们都很年轻,是进军西藏的各路诸侯。西藏这个地方非常特殊、敏感,历史上一些帝王将相多次用兵,有的翻了船,损兵折将,有的不战自退。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要处处体现出王者之师、仁义之师的形象。”
邓小平则明确授权张国华在二野范围内可以选择最强的干部,但“入藏兵力限3万人,力求精干;补给线上1万,加强兵站线”,同时强调,“要团结达赖、班禅两大派,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1月18日,十八军召开了动员大会,邓小平坐镇参加。张国华首先讲话。他站起来,说:“过去我们能协同兄弟部队解放一个省会,消灭几万敌人,就兴高采烈,觉得很了不起。而现在进军西藏是以我们十八军为主,不只是解放一个省会,而是解放全西藏,把帝国主义势力赶出西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还要由我们到那里去建党,开创党的工作,这还不值得我们自豪吗?”
最后,张国华严肃地指出:“我知道还有一些老一点的同志不想去,认为胸前已经有了两三枚光荣纪念章了,就想躺在功劳簿上面睡大觉,不想再前进了,这是不对的。干部要起带头作用,所有的人思想都要通,要高高兴兴地去西藏!”
邓小平以带头鼓掌的形式肯定了张国华的这次动员讲话,并给十八军将士题词:接受与完成党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党员、每个革命军人无上的光荣!
动员大会结束后,邓小平问张国华:“你对西藏了解得怎么样?”
张国华虽然已简单地看了一些有关西藏的材料,但还是如实地回答说:“在我的印象里,西藏还是唐僧西天取经,过火焰山、通天河哩!”
邓小平说:“现在看来,你必须立即成立一个政策研究室,要调查西藏的情况。同时各级都要动员起来学会几句藏话,以便应酬宣传。要沟通和藏民的语言,便于接近他们,了解他们,便于开展工作。不懂藏语,一到西藏你就成了聋子,就要吃亏。”
部队就要进藏了,但让张国华没有想到的是,比懂几句藏语更困难的事情,还是很快摆到了他的面前。
张国华没有等毛泽东发话便接着说:“印度国防部长恰范说,中国军队在背后刺了他们一刀。”
毛泽东说:“工人、农民的军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什么不能打胜仗呀!日本,蒋介石,美国,印度都被整下去了嘛!印度说抓了我们的人,又交不出来,好啊!没有抓到我们一个嘛!”
张国华说:“我们战胜敌人的法宝,靠的就是我们的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毛泽东立即给予了肯定:“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说完,毛泽东又用手指了指张国华:“这是你的发明权。”
张国华赧然一笑,连连摆手说:“不是我,发明权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泽东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过去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矣。’‘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房。’前句有片面性。那时金兀术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今天我要说,撼山易,撼解放军难。”最后,毛泽东高屋建瓴地评价了中印边境之战:“打了一个军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军事仗。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边境10年的稳定。”
历史证明了毛泽东的预见。从1962年至今,中印边境稳定局面的取得,与张国华指挥打的这一仗有着紧密的关联!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79298.html
相关阅读: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