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明朝建国初期郑和能远洋航行的基础是什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明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元代的海外军事行动意味着大规模远航的能力已经具备
  
  讲起中国古代的海洋活动,人们会首先想起在明初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舰队有200多艘船,27000余人随船出海,这么大规模的水师离开中国本土到海外去,可谓千头万绪。组织经验从哪里来?如果在郑和之前中国水师从未有过类似的活动,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要看看元代的情况。
  
  在忽必烈以前,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发动过几次著名的军事远征。结果证明在当时的欧亚大陆上,蒙古军队可以说是无坚不摧。而忽必烈即位以后,把自己的目光伸及海外邻国。
  
  发动海外征服活动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水师。元朝最初倚重的海上的水师力量来自高丽,即今天的朝鲜。后来宋灭亡了,南宋的水上力量也落到了元人手中。还有就是福建海外番商的力量。在福建以泉州为中心,聚居了大批海外的番商,他们中有很多是穆斯林。这些番商掌握了相当雄厚的财力,也控制着很多船舶。元朝就这样掌握了巨大的水上力量,13、14世纪统治元帝国的蒙古人,已经从“马上”的民族转变成一个在海上有行动能力的民族。
  
  两征日本,“神风”来袭
  
  跨海远征日本一共发起过两次。第一次是至元十一年,也就是1274年。南宋的残余势力还没有消灭,这次元朝对日本的征伐主要是从高丽出发的。元朝出动了蒙古军、汉军。汉军就是原来女真统治区和淮北宋统治区的投降蒙古的力量,再加上高丽的军队,从高丽的南端出发去进攻日本,一直到达了日本最南面的九州岛。然后遭遇到日本方面的抵抗,被打败了。当时日本在位的天皇的年号为“文永”,所以日本人将这次战争称为“文永之役”。
  
  第二次对日本的征服是在灭宋以后,至元十八年(1281)。这一次元朝志在必得,出动的战船有上千艘,比郑和时代的海上力量要多5倍,分别从高丽与庆元(今天的宁波)出航,远征的兵力加在一起有十几万人,也达到郑和时代的5倍以上。
  
  几天以后元军就到了九州岛。九州海滨有个鹰岛,元军在这个地方驻扎下来,准备发起登陆作战。元朝水师的主要问题是高级将领意见不一致,讨论迁延不决。海上的风浪很大,船在海上飘忽不定,于是元水师就在鹰岛周围抛锚,然后像当年曹操进攻东吴一样,把所有的船用缆绳连在一起,这样你到我的船上讨论,我到你的船上讨论,一个小跳板就走过去了。但是时间是不等人的,我们知道每年到了七八月份以后,东南的季风中有些变成台风了,那就成了大问题了。
  
  就在元军内部争执不下的时候,刮起台风了,靠在一起的船舶互相碰撞,木质船一撞就散掉了,这样上千条的船舶损失了十分之九,大部分水军在鹰岛上岸。这时候,原南宋水师中一位最重要的将领范文虎认为情况非常紧急,就是取胜又怎么能班师呢?要赶快回去搬救兵,再调船来。因此统帅部选择了一百多条坚好的船赶紧回了宁波,留下来的水师驻在鹰岛上,淡水、粮食都成了很大的问题。日本人发现元朝的指挥系统混乱,这可是天赐良机,很快发动进攻,把元军消灭了。
  
  今天在鹰岛上还有一个博物馆,专门陈列日本考古打捞上来的元朝水师的遗物。日本当时的画家还画过好几幅图,遗留至今,叫做《元寇袭来图》。这次胜利对于日本人精神上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们总结经验,知道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的,而是靠上天的保佑,就是那场台风。所以日本给那场毁灭元军水师,拯救了日本的台风起名曰“神风”。大家都知道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阶段,日本组织了“神风”突击队,让空军小青年开着飞机去撞击美国的军舰。为什么叫“神风”突击队呢?这是日本人希望这种自杀式进攻,会像当年保佑日本人的“神风”一样,把美国海军一扫而光。
  
  远征占城,国王投降
  
  征日本失败之后,元世祖忽必烈的眼光又投向了东南亚。当时越南北方叫安南,南方叫占城,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安南和我国的广西毗连,所以元军可以通过陆地进攻,但是占城不行。
  
  元为什么远征占城呢?在海上航行第一淡水不能缺,第二水手的饮食中要有维生素,就是要有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元廷对占城下令,要接待元朝往来的船舶,给吃给喝,加水、提供各种补给品。占城知道元朝国势强大,同意承担补给,但是后来补给次数太多,占城承受不了,于是拒绝,而元朝认为占城方面毁约,就出动了水师远征。
  
  至元十九年(1282),也就是进攻日本的第二年,蒙古大将唆都率军出航。他水师的主要力量是浙江的驻军,是原南宋核心地区的海上力量,兵力达数千人。唆都从庆元(即宁波)到福建、广州,再从广州绕过海南岛到达占城港,即今天越南南方的重要港口归仁。元军首先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把自己的力量亮出来,要占城投降。占城不降,在沿岸建立据点,建水寨,元军来了就射箭,不让元军靠近。元军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试图登陆,最后占城王守不住了,率众退入山中,以游击方式抵抗,对元军造成很大的不便。唆都的办法就是不退出,占领占城港周围的经济要害地区,让占城国王在山里受苦受罪。最后国王受不了了,只好于当年冬天遣使臣向唆都上表投降,占城之役才结束。
  
  出征爪哇,功败垂成
  
  爪哇可以说是今天印尼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元朝在灭宋以后,忽必烈几番遣使,要求海外诸藩承认它的权威,爪哇都不理睬,有一次还在元使脸上刺了字,就像今天的小青年刺青一样的,叫做“黥面”。在忽必烈看来,这种侮辱行为,绝对不能容忍,那就要有适当的回答。
  
  所以元朝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派出两位北方大将,史弼和高兴,都是原来金统治下的汉人,再加一位维吾尔大臣亦黑迷失。三位大将在爪哇登陆时,发现岛上正处于内乱,两派争王位,其中一派的首领土罕必?耶向元军求救。元军利用这个矛盾,把另外一派消灭。
  
  土罕必?耶击败对手后,表示要随同元军归国去晋见忽必烈,在动身之前要回去挖出埋藏的珍宝、取来图籍作为献礼,史弼、高兴既感兴奋,也有点警惕,怕他一去不归,于是派了两百兵丁跟着,实际上是监视他。土罕必?耶秘密地组织了自己的力量,把二百元军全部消灭,然后向剩余的元军进攻。元军见孤立无援,无处得到补给,更怕战船受到损失,全军覆没,只能仓皇退回来。
  
  元代的海外征服是当时亚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军事行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显示了中国已经具备了从事大规模远洋活动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协调数百艘兵船的行动,在航行中保持各船间的联络,大型船队远航途中的补给,将陆战力量投送到远离本土的海外,择机进行陆战,以及保存有生力量,全身而退,远航归国等。这些非常重要的能力,在郑和远航之前,中国的水师已经具备了。
  
  回回科学家带来崭新的地理知识,绘制了前所未有世界地图
  
  各位都知道郑和是回族人,当时称为回回人。当代绝大多数描写回族历史的资料都说,回族最早起源于唐代到中国来进行贸易的海外商人,实际上回族的主要来源是随着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到达中国内地的西域人,即当时投降蒙古的西域官僚、军队、工匠、知识分子、商人。
  
  地球仪和大地球形说
  
  回回人进入中国内地以后,带来了很多新的科学知识。入华的回回人中有不少知识分子,通天文历算。我们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如郭守敬观测天象时,关注的是二十八宿,角宿、昴宿等二十八个星座,这是中国天文学的传统。回回人继承的是希腊、罗马的天文学,观测的是黄道十二宫。入华回回人带来的科学技术中有一部分是地理学的知识,因为他们来自海外,知道海外的情况。阿拉伯帝国的地理学发达的原因是,政府为了收税,要记录帝国各地的情况,同时也为了到世界各地贸易。
  
  忽必烈灭宋以后,认识到自己的国家疆土异常辽阔,其实普通元朝人也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疆域空前的大帝国之中。按元朝人自己的说法,叫做“皇元混一声教,无远弗届”。“声”就是语言,“教”就是宗教或者礼仪、文化。元人还说“区宇之广,旷古未闻”,“中国之往复异域商贩,如东西州焉”。即从中国到外国去做生意,就像往返于东边的省份与西边的省份之间一样平常。
  
  为此元世祖忽必烈发起了一个项目,要编一部《大元一统志》,还要绘制一幅地图,表现整个蒙元帝国。负责这个项目的机构是元政府中的秘书监,相当于今天的中央档案馆或者是国家图书馆。当时中国内地的地图,如南宋、金的地图,秘书监已有不少,蒙古人远征也带来了一些回回人的地图。秘书监的地理学家们的雄心壮志是,把这两种体系的地图拼合在一起,绘出一幅更大的蒙古帝国全图。
  
  这个任务非常艰难,不只是双方资料的文字不一样,主要是双方的科学体系完全不一样。我们中国的古人认为大地是方形的,所谓“天圆地方”,而回回人则认为大地是球形的。那么在拼合过程中,汉地图中说的东方,是不是就是回回图中的东方呢?问题非常大。
  
  编纂《大元一统志》的是秘书监的负责人,名曰札马鲁丁,是回回人,其家乡是布哈拉,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札马鲁丁在忽必烈的兄长元宪宗蒙哥在位期间,曾进献了几种天文仪器,其中有一件叫做“苦来亦阿儿子”,是波斯语kura-yiArz的音译,《元史·天文志》说,“华言,地理志也”。但是“地理志”怎么会是一件科学仪器呢?《元史》专门有解释,称札马鲁丁所献的“苦来亦阿儿子”,是一个木头做的球,表示大地,陆地以白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陆地占三分海洋占七分——这不就是地球仪吗?可以说大地球形说是在元代传入中国的。
  
  除了札马鲁丁以外,秘书监中最重要的掌握海外地理知识的人,以及其他科学家,如天文学家、数学家,都是回回人,都是穆斯林。这些回回科学家,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我们中国人不能盲目自大,认为自己在欧洲殖民者来到中国之前,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每一个民族都是有创造力的,如果你不能吸取别人的长处,一直以为地球是方的,怎么行呢?
  
  将伊斯兰世界和中国的地理知识相结合,表现范围远超以往
  
  秘书监的官僚在编修《大元一统志》的过程中,向忽必烈打报告说,除了元帝国东、西两边的汉地图与回回图以外,新地图中还要描绘东南亚、印度及海外诸藩国,需要收集航海图。除了汉文海图以外,还需要回回的海图。报告中提到专门要派人到福建去,那里有一种图叫“海道回回文剌那麻”。多年前南京大学陈得芝教授曾经考证说“剌那麻”是波斯语rāh-nāma的音译,其意义是“行路指南”。他们的要求得到了忽必烈的批准。《大元一统图》今已不存,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元仁宗时代的《经世大典图》等几幅非常重要的元朝留下来的地图,表现的范围远远地超过了历朝历代。
  
  讲到地图,我们不能不提到有一幅很重要的古代中国地图,叫做《大明混一图》,现存于第一历史档案馆,这个图现在已经完全朽烂了,一翻就破,有4米多长、宽达3米7,几乎占了一面墙这么大,但摹本还是可以看的。从图中的国内地名判断,绘制的时间大概是在洪武二十年左右,也就是1387年,早于郑和首航约20年。这幅地图覆盖的地理范围极广,东面到日本、东南亚,南及印巴次大陆,西面更了不得,包括了整个欧洲和非洲,巴黎也绘在其上,还标示出地中海。
  
  虽然此图被称为《大明混一图》,但图中多数中国内地地名都是元代地名,且从朱元璋取得天下,至此图绘成不过二十余年,其间积累的地理知识不足以画出这样一幅地图,因此它一定利用了元代的资料,应当有一幅元代的底本,但其底本又与官方机构中的科学家们绘制的地图不同,应当是一幅由元代江南的民间人士绘成的世界地图。
  
  民间人士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世界地理知识呢?这非常值得追究。我们迄今在中国本土没有发现什么线索,但是1339年蒙古统治者建立的伊利汗国有一幅绘出欧、亚、非三大陆基本轮廓的草图,绘图者是一位地理学家叫穆思脱非,图中欧、亚、非三大陆的形状和《大明混一图》大致相同。这点使我们相信,《大明混一图》的元代底图在绘制时参照过与穆斯脱非图类似的回回地图。
  
  《大明混一图》为什么重要呢?如果我们把它和《郑和航海图》比较一下,会发现《郑和航海图》一类的海图,通常不管地理方位,起点是南京的龙江关(今南京的下关),终点是东非,以一字长卷的形式表现,像人在一条船上看两边,船经过了什么地方我就把它画出来。《大明混一图》发现之前,欧美人虽然承认《郑和航海图》很了不起,居然画到非洲了,但是认为中国人没有地理方位感,东南西北不分。所以单凭《郑和航海图》还不足以说明当时中国人对中国和海外地理知识掌握的程度。
  
  而《大明混一图》可以说是记载了“地理大发现”以及西方人到达东方之前,中国和东方对于世界地理知识的最重要的资料。当时的欧洲人甚至不知道非洲呈三角形,尖端指向南方,欧洲人长期以来认为非洲的大陆的形状是一个“7”字形,其南部尖端是拐弯的,认为印度洋像地中海一样,被包围在亚洲、非洲之间,欧洲当时的地图都是这样画的。这说明什么呢?它说明,早在元代,各民族的科学家们,在吸纳海外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地理知识。元代的科学家将伊斯兰世界的地理知识与原来中国的地理知识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当时的欧、亚、非三大陆,除了澳洲、美洲不知道以外,全世界都在上面。这也说明,郑和在出海之前,海外的方位已经很清楚了。
  
  小知识:中国古代航海的自然条件
  
  岛链:中国所面对的并不是浩瀚无际的西太平洋,在黄海、东海以东是一连串岛屿,即所谓“岛链”,大致和中国的海岸线相向平行。若从北向南数分别为:千岛、日本列岛、琉球(冲绳)、台湾岛、吕宋(菲律宾)列岛等等。所以中国古代的水手从东南沿海的港口启程,只要知道北极星在什么地方,在航行中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如果遭遇到风暴或发生不测,向东可能会漂到这一连串岛屿中的一个,向西可能漂到中国大陆沿海,向北可达朝鲜,越过对马海峡则为日本,向南就进入东南亚。
  
  季风:中国地处东亚的季风带,每年4月,东南风起来了,出海的船舶帆一张起,就自动向北航行。而每年到了秋末冬初,北风起的时候,帆一张起风就把船向南推。因此,我们古代的航海称为季风航海。季节性的航海持续了几千年,只是在自然动力被人工动力(蒸汽机等)取代以后,季风航海的规律才被打破。
  
  陆标导航
  
  中国古代海船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导航法,是陆标导航。在海上航行的时候,舟师——今天叫船老大,大都有一个世代相传的小本子,记录航线沿途地理特征。如要去某一个国家,舟师事先要估计顺风需要航行五天,到了某处应当先看到某种形状的海岛,然后如何转向。海上有时候风大、有时候风小,如果航至第四日某一时刻,应当出现的岛屿已经看到了,虽然天数未足,也应果断转向。在陆标与预计航行日程发生矛盾时,舟师的判断以陆标为第一标准,日程是第二标准。
  
  早期海图
  
  中国的舟师,那些船老大,在世世代代航海的过程中,像师傅带徒弟一样,将航路中某一站会看到什么——比方说一座山,把山上的庙,古怪的石头等等地理特征,都描绘下来,以待他日再次经过时对照,这应该说就是海图的起源。最早明确提到海图的是宋代的文献,存留至今天最详细的古代中国海图是《郑和航海图》。
  
  海图是这样做记录的:比方说海船抵达今越南南方的外罗山时,海图中会提到这座山东高西低,海湾里可以看到有椰子塘,海水有四十五托深。一托就是成年人双手伸开后两个中指间的距离,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一米六至一米七的样子。
  
  测量水深的办法是:水手将绳子的一头拴个石头或其他重物,抹上猪油或牛油沉到海底,油脂会沾到海底的泥沙,水手将绳子拎回,就可以用双手伸直的方式丈量出海水有多深,也可观察到海底是泥质还是沙质。
  
  元代的国际交流语言是波斯语
  
  元朝中央政府设立了两种翻译的职位,一种叫做蒙古译史,把蒙汉语互译。第二种叫做回回译史,即翻译回回人的语言。
  
  今天,英语被视为国际交流语言,而在10-16世纪的西域和亚洲许多地方,波斯文是最重要的学术语言,也是通用的国际交流语言。元代与明代中前期,中国的使臣到西域去,都使用波斯文与当地人进行交涉。元代的色目人民族众多,宗教不同,多数拥有自己的书面语,但是只有回回文,即波斯语,与蒙古文、汉文一起,被列为元代的官方文字。
  
  举个例子,我们今天在海外能够看到郑和留下来的唯一的实物证据,就是在斯里兰卡的国立博物馆中保存有一块三种文字合璧的碑,记录了郑和代表明政府向当地一个寺院进行的布施。这三种文字是汉文,当地使用的泰米尔文,以及波斯文。
  
  新观点:“西洋”在哪里?
  
  郑和下西洋,什么叫“西洋”?
  
  关于“东洋”和“西洋”的概念,过去讨论来讨论去,大家沉在史料的圈子里出不来。我想另辟一条思路,跳出前人讨论的范围。
  
  为什么会有“东洋”和“西洋”的概念呢?
  
  南海有很多珊瑚礁,很多在水下,到低潮的时候冒出来,人可以站在上面,捕鱼是好地方,但是远航的船舶都知道这个地方危险,一定要避开。怎么避开呢?两条路,第一条从中国福建、广州出洋以后,先向东到台湾或菲律宾,然后向南走;第二条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出海以后,直接沿着中国大陆向南走,从福建、广东到海南岛,再到越南,绕过越南到泰国、柬埔寨。前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别,就是前者是沿着南海的东边走,后者沿着南海的西边走。所以我就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东洋”与“西洋”应当起源于上述两条航线,是航线概念而不是地理概念。
  
  因此“东洋”指的就是东洋航线所经过的地区,就是从福建、广州出去,向东到台湾、吕宋(菲律宾)、印尼、日本,这都叫东洋,地理范围大概是今天南海以东;那么沿着中国大陆向南走,经过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到印度,沿途所经各地就叫西洋,大概是今天南海以西。东洋和西洋的界限就在于南海的珊瑚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62308.html

相关阅读:李之藻
明朝为何承认越南独立:只因七万明朝大军全军覆没
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韩
闽、浙地区古代明教失踪之谜
明朝人的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