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阮氏(左)与庇护所的工作人员郑智熙(右)在庇护所的门前合影。
据《洛杉矶时报》首尔最新报道,在韩国首尔,有一家由汽车旅馆改造而成的外籍新娘庇护所。这里专门收留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外籍新娘,她们都是因为受丈夫虐待等原因被扫地出门的受害者。许多人由于夫家不允许其学习韩语,因此语言障碍使得她们在所在地面临种种生活困难。
家庭暴力下应运而生
这家外籍新娘庇护所的前身为汽车旅馆,被改造为一个可容纳14个居民的庇护所,庇护所仅向外籍新娘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如提供食品和医疗费用,以及发展自我和自力更生的机会。在这家庇护所里,居民们拥有自己的房间,每层的居民共用一间公共厨房。但更重要的是,她们能够互相支持,相互关心,她们的悲痛以及精神上的创伤都得到慰藉,换来的是支持和希望。庇护所是非营利性的,由韩国一家佛教团体6个月前成立,这家佛教团体表示,建立此类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韩国近年来从中国、蒙古、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家“进口”了10万多外籍新娘,由于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外籍新娘不得不努力去适应当地的生活。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被新家庭所抛弃。郑智熙(音译)是这家庇护所的社会工作者,她说:“生活在这里的许多人都是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那些不负责任的家庭赶出家门的。
曹阮氏(音译)便是是典型的例子。曹阮氏是住在这家庇护所的一名外籍新娘受害者。这名年轻女子两年前从越南来到这里跟一名韩国男子结婚,后来由于跟她的丈夫家人发生争执和打斗而被赶出家门。由于不会讲韩语,这名脆弱的29岁女子被迫在首尔的街头流浪了数月之久。她与她的婴儿被困在一个没有亲人和归属感的陌生之地。后来她发现了这家专门收留外籍新娘庇护所,才结束了流浪的生活。这家庇护所旨在帮助该国越来越多的外籍新娘,有报道称韩国的外籍新娘中的有近一半的人遭受来自家庭的虐待。她说:“我丈夫和他的家人不让我学韩语,因为他们担心万一我会韩语就会外出与朋友聚会。”她目前正在寻求与丈夫离婚。
郑美岭(音译)是一名15岁的中国女孩,她与其母亲一起住在庇护所里,她表示,她在韩国新家里曾经生活得很压仰。她说:“我的继父纯粹是一个偏执狂,对我母亲所做的一切总是疑神疑鬼。”她表示,由于不堪忍受,现在她的母亲已经与韩国丈夫离了婚。庇护所一位拒绝透露其全名的姓金的女子说:“当我听到婆婆说我的孩子是从租来的肚子里生下来时,我感到非常震惊,在她的眼里,我只不过是一个租来的肚子”。
外籍新娘走俏,大多闪婚
外籍新娘在韩国如此走俏也是有原因的。韩国是个很传统的社会,大多数家庭固守男尊女卑的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韩国男女比例失调。韩国现在男性人口多于女性,再加上不少人忙于追求事业,因此不少男性人口找不合适的伴侣而被迫推迟婚期。这种趋势在不富裕的农村最为明显,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韩国农村女青年更愿意到大城市寻找伴侣,农村男性找对象越来越难。由于那里的女性普遍离开本地到大城市淘金去了,因此只能从发展国家引入外籍新娘来填补这方面的缺口。在这种情况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韩国单身男性将目光转向海外,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年轻女性也愿意将经济比较发达的韩国视为自己理想的归宿。
许多对跨文化的新人在认识两三天内就充忙结婚,这种闪婚的下场通常以眼泪或者悲剧结束。这种速配式婚姻本身就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新娘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而新郎可以随意地选择;其次,外籍新娘大多数在二十岁左右,而新郎往往已经年过三十岁;再者,经济地位的差异使男女双方在家庭中地位也不平等。在这类家庭中,男人一般认为,既然新娘是他买来的,自己就拥有对她的支配权,即使随意殴打和侮辱人格也不会过分。最后,文化冲突也是外籍新娘无法回避的问题。大多数外籍新娘首先要过语言关,而在此过程中,由于无法沟通和交流感情,夫妻之间和婆媳之间极容易出现矛盾。
据韩国保健及社会事务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Social Affairs)的报告显示,韩国的外国新娘中有近半数的人表示,她们曾经经历过家庭的暴力。有活动人士表示,由于面临语言障碍,她们在与韩国丈夫和家人发生冲突时往往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韩国许多家庭相对保守,存在着不少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这些都会导致两人最终分手。
生活艰辛,仍未放弃
尽管她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离婚了的外籍新娘仍然希望继续留在韩国,以实现她们的财富梦。有些人正在学习韩语,为成为市民做好计划。她们在庇护所里面的生活经历对她们成功的很重要。这幢三层楼的住房看起来更像一处大学宿舍,这里的居民一起做饭,彼此交朋结友倾诉心声。金姓女子说:“虽然经济上比较艰难,但感情方面过得很充实,我在这里感到相当安全。”曹阮氏最近获得了一次工作面试的机会,但是却被她错过了。她表示,韩国地铁站里面难以理解的韩语标志牌使她惊惶失措,最后不得不打退堂鼓。
曹阮氏抱着她19个月大的儿子在怀里,深知知时间的紧迫性。由于庇护所的空间有限,不时要有新的外籍新娘需要庇护,因此,居住在这里的人一般要在一年后搬走。而她从开办以来一直都住在这里。她一直希望独立,想找到一份工作,并希望将来把儿子送到走读学校去学习。虽然未来不可预知,但是现在的她感到安全而满足。她说:“我很高兴能够与我的丈夫分开,最少我能够与我的儿子在一起,并交上了新朋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40390.html
相关阅读: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