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查尔斯·狄更斯,两年前,是这位大作家诞辰200年,媒体上很是热闹了一阵子,英国人忙碌得不亦乐乎,连查尔斯王子也出席了多场活动,更有头脑精明的商人据说要在查塔姆建立狄更斯世界主题公园,此公园建成之后,计划可以每天接
纳30万游客,而这样的公园则是按照狄更斯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精心建造的。在如今的时代,还有人兴致盎然地阅读狄更斯那些大部头看似笨拙的长篇小说吗?应该坦白,我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盛夏酷暑时节,在学校图书馆里借来了狄更斯的小
说,囫囵吞枣,一目十行,诸如《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董贝父子》、《老古玩店》、《匹克威克外传》、《艰难时世》、《远大前程》之类的,而《双城记》中间有一段, 还是高二英语教材中的课文。
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出生清贫,他父亲因负债而入狱。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作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
他的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
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并以严肃、审慎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
与此同时,他还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 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13部半,其中多数是近百万言的大部头作品,中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数百篇,特写集一部,长篇游记两部,<
儿童英国史>一部,以及大量演说词、书信、散文、杂诗。他多次去欧洲大陆游历、旅居,两次访问美国,中年以后先后创办《家常话》和<一年四季>期刊两种,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文学新人。
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狄更斯于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区。父亲是海军中的小职员,嗜酒好客,挥霍无度,经常入不敷出。他从小能演会唱,常被父亲带到酒店表演节目。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起就承担
了繁重的家务。他在皮鞋油作坊当学徒时,由于包装熟练,曾被雇主放在橱窗里当众表演操作,作为广告任人围观,在他心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从而产生了对不幸的儿童深厚的同情和坚决摆脱贫困的决心。他只上过几年学校,主要靠自学和深入
生活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文学素养。16岁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广泛了解社会。
后担任报社的采访记者,熟悉议会政治中的种种弊端。24岁时与报社出版人霍加斯的女儿凯瑟琳结婚,并育有10个子女。由于性格和趣味上的差别,给他的创作、特别是晚年的生活带来了不幸。他在采访之余开始文学创作。他常带着笔记本在
伦敦偏僻的角落和乡村漫游,为日后的创作搜集了丰富的素材。
他一生刻苦写作。晚年常常白天写作,晚上被邀请去朗诵自己的作品。繁重的劳动、家庭和社会上的烦恼,以及对改变现实的失望,损害了他的健康。1870年6月9日在写作小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时去世。狄更斯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并对
英国文学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小时候狄更斯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12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就因债务问题而入狱,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油场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或许是由于这段经历,使得狄更斯的作
记》,引起轩然大波,多年之后,再赴美国,他赢得了普遍赞誉。他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人,他更是一段带有英伦风格的不可复制的人间传奇。
本来要去狄更斯故居的,但是时间紧迫,不能前往,就匆匆奔向伦敦西南一隅的温莎城堡去了。但在这样的城堡徘徊,置身城墙斑驳的古老城堡,瞻望角塔巍峨,看四周秀丽景色,想起狄更斯的疯狂单恋,有点人不疏狂枉少年的莫名惆怅,丝
丝缕缕,萦绕弥漫。但正在落寞间,国内的朋友发来短信说:因为有了狄更斯,他使伦敦的阴雨变得妩媚可爱,蒙蒙的雾气变得沁人心脾,阴沉的白昼变成了乐园美景,污秽的尘土变成了天国珍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19470.html
相关阅读: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