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尼克松访华幕后:渔民破冰采捞一吨鲍鱼上国宴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核心提示:我是辽宁大连第一批“海碰子”(潜水捕捞高手),这是我感到自豪的事,更令我自豪的是,我曾经为中美关系翻开新篇章做出过贡献。尼克松访华时,在国宴上吃到的鲍鱼就是我带人从海底捞上来的。

铁鞋踹海底岩石吓退鲨鱼

我是1958年成为“海碰子”的,在黄海的獐子岛作业。最初一段时间,我穿上笨重的潜水服潜入海里时,海水的巨大压力对我的身体影响很大,浮出海面时,鼻子、嘴和耳朵都会往外流血。几个月后,我才适应海底生活。

海底物产丰富,但也危机四伏。一年夏天,我潜入海里采捕海参,一头六七米长的大青鲨突然出现在我上方五六米远的水中,张着大口,露出两排尖锐的牙齿,似乎随时都会俯冲下来吃我。当时,我手里只握着根2米长的渔叉,潜水服又很笨重,根本游不快。怎么办?我灵机一动,抬起腿使劲将脚上穿着的铁鞋踹向海底岩石,“咣咣”的响声把大鲨鱼唬住了,它摆动尾巴慌忙跑了。

破冰采鲍得到周总理表扬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要访华,周总理决定准备一吨新鲜鲍鱼招待他。那时,中国品质最好的野生鲍鱼出自黄海深处,最终,任务落实到鲍鱼资源最丰富的獐子岛公社。

1971年12月,獐子岛公社领导找到我,要我带人必须在来年1月底前,采捕到一吨个大肉肥的鲜活鲍鱼。在当时的条件下,那是一个艰巨任务:数九寒冬,海面上漂着浮冰,采捕区的水温已降到零度以下,而且冬季海底的鲍鱼会隐匿起来。

我带着几名“海碰子”驾船挤过海面上的浮冰,来到采鲍海区,率先潜入海里寻鲍。由于天气太冷,我们每次浮出水面,笨重的潜水服上就会结上一层厚冰;而且,当时的潜水设备十分简陋,“海碰子”没有专业的作业手套,只好戴着线织手套,每次浮出海面,双手都被冻得又麻又胀,必须把手插进装热水的罐子里,才能恢复知觉。

劳作了几天,我们一无所获,只得冒着严寒在海底展开地毯式搜寻,终于在第8天发现了一处鲍鱼聚集地。最终,经过近10天采捕,我们一共收获了1500公斤鲍鱼,又从中选出一吨优质鲍鱼装上军舰,转乘飞机运抵北京。周总理后来致电辽宁省,表扬我们这些为中美谈判做出贡献的幕后英雄。

经常要重新潜回海里减压

那时,我们没有减压舱等医疗设备,一旦得了“高压病”(在高压中作业而患上的职业病,病症表现为呕吐、皮肤上出现青色疙瘩等),只能靠经验进行自我排压。

我们浮出海面摘下潜水帽后,根据身体情况一般能感知自己是否被压坏了,如果发现情况不妙,就立即潜回海里,比如在30米深被压坏,就要回到30米深的海里减压,把压进细胞里的氮气排出,然后再浮上来让身体恢复好。

中方为满足尼克松登长城 一夜动员80万人扫雪

核心提示:天公不太作美,尼克松到达北京之后,天气一直不太好,连续下了几场大雪,而北京通往长城的道路也都是老路,下雪路滑,非常之危险,就在尼克松担心自己这唯一的心愿即将破灭的时候,一夜之间北京80万人上街扫雪,没有除雪机,没有融雪剂,硬是靠双手扫出了一条通往长城的路,看到这样一番景象,尼克松对自己的手下说,我在美国也不能一夜之间召集这么多人。

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

在尼克松访华的一周时间里,其实他对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不太热衷,担心浪费时间,但是参观长城却是个例外,游览长城对尼克松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他说自己看到过从卫星上拍下的长城的照片,非常震撼。可惜天公不太作美,尼克松到达北京之后,天气一直不太好,连续下了几场大雪,而北京通往长城的道路也都是老路,下雪路滑,非常之危险,就在尼克松担心自己这唯一的心愿即将破灭的时候,一夜之间北京80万人上街扫雪,没有除雪机,没有融雪剂,硬是靠双手扫出了一条通往长城的路,看到这样一番景象,尼克松对自己的手下说,我在美国也不能一夜之间召集这么多人。

解说:荣学志,当年是北京民族饭店的厨师,如今已是享誉京城的烹饪大师,当时民族饭店主要负责接待尼克松访华的随行记者,而这次尼克松夫妇游览长城,正好是记者们大作文章的好机会,所以100多人的随行记者倾巢而出,也来到了长城十三陵采访,为了安排这些记者的生活,民族饭店更是把厨房搬到了十三陵餐厅。

荣学志(原民族饭店工作人员):第二天外会,我们管叫外会,有十桌到十二桌去外会,就得头天准备把那炉子把那东西全得拉过去,有些该加工的饭店加工的东西加工好了半成品,到那儿一热一加工就能够用餐,就那天正好下小雪嘛,那地怕滑,我们饭店的车,就闷罐车,专门运这东西的车,一宿拉好几趟,拉那儿东西,包括餐具,包括一些食材,包括炉具全给拉过去。

解说:在荣学志他们一车一车往十三陵运送食材的同时,钓鱼台里专门负责尼克松夫妇生活的刘馥敏也在做着准备。

刘馥敏(原钓鱼台国宾馆服务员):因为你想啊,早晨他们没起床之前,我已经就早起了,有的时候就是头天夜里边准备的,因为要知道他的人数,当时几点开始那个什么都得准备好,装箱,包括一个牙签,你都不能忘了,都得写上单子,一个个的然后打钩,弄好了以后,第二天早晨装车我马上就得跟着走,在他之前我得到那个地方。到那个地方以后,我得把这个地方整个布置好,包括这些花草什么的,都要检查一遍,安全啊,然后布置好他到了。

解说:尼克松到达北京的第四天,在叶剑英的陪同下登上了他期盼已久的长城,经过前一天大雪的粉饰,雪厚的八达岭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叶剑英指着长城的景色说,毛主席有一句很有气魄和哲理的诗,不到长城非好汉,尼克松看了看前面厚厚的城墙说,这的确是一座伟大的建筑,人类的奇迹。

我们今天到了长城成为主席说的好汉了,可能尼克松的夫人帕特听了笑着表示不满,为什么毛主席写诗只讲好汉,不讲好女呢,我们妇女不是也到了长城吗,帕特的这一问,让周围的人都愣住了,也许这是第一个敢于对毛泽东的诗提出异议的女性,尼克松和叶剑英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江承宗(外交部新闻司记者处):在长城上尼克松发表一通讲话,很好,很有意思的,说长城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建筑什么,他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到长城来看看,了解了解中国,了解了解中国人民,也建立友好的关系。

解说:尼克松的这些话,立刻成为了当天的重要新闻,就在这时一位白宫的记者跑到江承宗的身边,请求他的帮助,希望能找到一部电话,将这一报道马上传到民族饭店,然后发回到美国。

江承宗:也没有想到这个事,没有电话跟什么手机,根本就没有那个事,她非常着急,我说等等,我们到第二站,第二站就到十三陵,尼克松他们去底下宫殿参观,我们就不去了,我带着托马斯就去找电话,就是十三陵的外面,他们陵园管理处的办公区里我就找,找找找,果然看见有一栋小房子里边有一部电话。我就去,去了门口一个解放军战士拦着,我就跟他讲,我是什么什么人,这位是美国的记者,刚才在长城上美国总统尼克松讲了话,她要打一个电话告诉城里,去发这个报道。

解放军说对不起,不能让你用这个电话,我说没有人用啊,他说不行,我接到上级的死命令,这个电话只能让安全保卫的人用,别人一概不许用,没有办法。

解说:江承宗再三请求也无济于事,情急之下,江承宗找到了中央警卫团的政委杨德中将军来帮他说情。

江承宗:杨德中,当时是中南海的警卫局的头儿,将军,解放军看看,对不起,我不认识你,我是死命令,我不能让别人用,因为当时文化大革命期间什么军衔全没有,看不出来的,这样子,所以海伦托马斯很急,杨德中还说放心放心,他又亲自去找,最后找到了警卫的管这个士兵的直接上级连长,把他连长找来,连长下的命令才让海伦托马斯用了这个电话,发了这个报道。

后来我到了美国去工作跟美国朋友,跟美国朋友谈起这桩事的时候,美国朋友,这个士兵可是个好士兵,很可能他将来当将军的材料,真逗,真逗,太逗了。

解说:从这个士兵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尼克松所到之处的安保工作之严格,尼克松夫妇登上长城的那天,北京气温降到了零摄氏度以下,尽管长城周边已经戒严,但让人不解的是长城上除了代表团的人之外,还能看到一些游客模样的人在上面游走。

杨正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在那个大冷的天里,有一些少年儿童穿着这个毛衣,各种各样的毛衣在那里玩,跳、跳舞,在那里游玩,当时人们就怀疑这么冷的天小孩又这么远,下着大雪,怎么会来这儿穿的这么单薄,在这里跳着玩呢。

江承宗:二月份啊,怎么有那么些游人,而且尼克松一走以后,这些游人也都上巴士也走了,而且手里都拿着收录机呀,什么收音机,所以记者们就说就讽刺了,批评了,这都是事先安排的,事先布置的,确实是事先布置的,因为烘托这个气氛嘛,为这个事周总理还当面检讨,很对不起,他们这样做是出于好意,当然是出于好意,你总统来访我们给他一个安全保卫的因素,再加上有一些人在那儿,不是挺好。

到达杭州之后,罗杰斯的不满情绪爆发了,他代表美国国务院交给尼克松一份材料,材料中列举了对公报的一大堆意见要进行修改,尼克松顿时气得脸色苍白,但是对于罗杰斯的意见,他也不敢轻易了之。晚宴之后,乔冠华和基辛格又开始了修改公报的会晤。

基辛格:于是我们又开了一次夜车,中国人在放了不少空炮之后,同意了对公报中台湾部分以外的大多数文字进行修改,凌晨两点另一个最后草案终于完成了,再次提交双方首脑正式批准。

解说:公报总算敲定,周恩来和尼克松也都松了一口气,他们都很清楚这份公报发表之后,势必会影响到世界的格局。

陈晓楠:经过在杭州的连夜的讨论,尼克松此次访华最大的成果《中美联合公报》最终敲定,这份公报的诞生也预示着冻结了23年之久的中美关系开始化解,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尼克松后来的日记当中就这样写过,他说在他和周恩来的交谈当中,年龄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周恩来就曾深感忧虑地对尼克松说,我们的领导人当中老年人太多了,还有那么多事要做,而剩下的时间却那么少了,解决中美关系我等不了十年了。带着这份忧虑周恩来陪同尼克松登上了飞往上海的专机,这里也是尼克松此次破冰之旅的最后一站,而当时上海正是四人帮势力最为猖獗的地方,尼克松能否在那里为他的首次访华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呢,上海人又会为迎接尼克松这位帝国主义头子,做出怎样不拘一格的准备工作呢。感谢各位收看《凤凰大视野》,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回望1972尼克松访华日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11606.html

相关阅读: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