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一封百年未启的西洋国书引出清末一段秘闻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时至今日这封信的封口仍被死死地粘着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坐落在故宫西门,沿着红墙一溜儿黄瓦灰砖的楼房,高不高,低不低,与故宫气势恢宏的楼台殿宇极不相称。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为我拿来了一袋袋布满尘埃的档案。我找的都是本世纪初的外务档。

当我将一袋卷宗摊在阅览室里宽大的台案上时,一封被厚而结实的淡黄色信封小心翼翼包裹着的信从档案袋里滑了出来,信封正面用法文写着收信人的名字。我盯视着那两行被岁月长久浸泡而黯然失去原有色泽的蓝黑墨水字迹,细细辨识着,赫然发现,收信人是光绪皇帝。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想抽出信来看个究竟。虽然我不懂法语,但连蒙带猜,兴许能看出个大概。然而,接下来的事让我惊呆了,我根本无法将信从信封里抽出来,因为时至今日,这封信的封口仍被死死地粘着。

■据史料记载,比利时国王曾游历中国广东一带

从中文档案中推测,这封信来自比利时,是比利时国王雷欧颇勒得二世(LEOPOLD II)给光绪皇帝写的一封国书。据史料记载,早在1863年,比利时国王曾游历中国广东一带,当时中国大臣殷勤款待,厚礼有加。但此信并非是1863年写的,那时光绪还没出生呢。此信是1906年6月2日写的,于1906年8月3日由比利时驻中国公使交给了中国外务部。根据中国的外交档案记载的情况推测,这是比利时国王对中国政府考察团所带中国国书的回函。这使我想起了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这一历史事件。长期以来,史书对此事件只字不提,就像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一般。

■一封外国首脑的国书至今未被拆开过

我仔细检查了一番信的封口。显然,当年信被装入信封之后先用胶封口,然后于信封背后的封口中间加封红漆,红漆上再盖带有皇冠图形的国印。加封的红印只在上部略有剥落,其余完好无缺。

一封1906年的信,时隔近一个世纪!我不由得拍案叫奇。一封外国首脑的国书,至今未被拆开过,此事实在荒唐!我曾想建议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将其拆开,但很快便打消了这一念头。九十多年前发生的这件荒唐之事,虽属荒唐可笑,却是中国走向世界历程中无法避免的小插曲。它已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近代历史文物。

■一封国书引出尘封已久的“五大臣出洋考察”事

我又急着翻找其他的档案资料,终于又看到不少外国文字。有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等等。有的信纸分明印着烫金的皇冠,或是盖着总统的大印。都是出自一些国家元首的国书。收信人当然是中国的皇帝光绪。

大丹国大君主致大清国的皇帝书

大皇帝此次所派礼部尚书戴鸿慈、闽浙总督端方膺此重差,该二员筹措均甚妥洽。恭表大皇帝宸情无不尽致。

…………

大皇帝福寿无疆

皇基永固

哥本哈根

1907年2月7日

丹麦国王的信中所提到的戴鸿慈、端方膺此重任,是指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中的两位,他们率一路考察团重点考察了德国、俄国等13个欧洲国家。另外一路是亲王载泽率领,重点考察了日本、美国、英国、法国。

■意大利国王对中国考察团大加赞许

1906年7月19日,当戴端考察团在返国途中,在意大利轮船的甲板上东望台湾,西望厦门之时,意大利国王爱马努埃拉三世(EMANUEL III)正坐在拉戈呢威宫里,在带金边的宫廷御纸上,给中国皇帝光绪手书一封热情友好的国书,对中国考察团的考察大加赞许。此时此刻,他也许又想起了中国大文豪苏东坡的《赤壁赋》。

大清国大皇帝陛下

大皇帝与朕及我国夙称格外友谊敦崇。今特派湖南巡抚端方、户部右侍郎戴鸿慈前来我国考察政治,足征友睦之新据。朕时盼两大臣既能详明考察我国法律、政治,定能一面俾中意交涉日见亲洽,一面于大皇帝之国极有利益也。……

西历一千九百零六年七月十九日

大皇帝之至好良友威德礼佑哀玛纳维利御笔

这封信的原件是用钢笔手写而成,字迹非常漂亮。信写在淡黄色的宫廷御纸上。另有一封翻译件,便是上面引述的,不知是谁翻译的,朗读给光绪听肯定老得打磕巴儿。

■罗斯福总统给光绪皇帝的信热情洋溢

为中国政府考察团考察的事,罗斯福总统也给光绪皇帝写了一份热情洋溢的信。美国总统的国书只是原文,我没找到当年的翻译文。文中的大概意思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致中国皇帝

尊贵的好朋友:

我高兴地从您所派遣的大臣戴鸿慈、端方的手中接过了您的信。您让您的访问团来到美国考察学习我们国家的政治体系。您的访问团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友好的印象。我感到非常高兴。您的访问团把贵国的友好情谊带到了美国,我们也请考察团将美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到中国去。

我非常乐意迎接这些先生们,会精心安排他们去考察一些地方和部门,以便他们能顺利完成他们的使命。我将提供给您的考察团一个方便而有效的计划。

祝您一切安好!希望您给中国带来和平与幸福!

您的好朋友

■光绪末年是近代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大转变时期

手捧这些来自西方各国的国书和外交文件,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中国政府考察团千里迢迢“西天取经”的景象来。虽然用不着“你牵着马,我挑着担”,一路上伏妖降怪,闯渡难关,但毕竟充满了传奇色彩。试想,就在几十年前,这些文明的国度还被中国人视为野蛮人的部落,不屑与之交往,曾几何时,却浩浩荡荡、堂而皇之地赴西洋各国考察学习来了。

人们印象中的光绪皇帝有着柔弱、窝囊的性格,然而,细想一下,有哪一朝如同光绪那样,敢于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又有哪一朝向欧美国家派出如此庞大的考察团,考察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呢?

如果我们从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历史背景来检视近代中国所走过的道路,我以为,近代中国在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危机时,经历了两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大转变。一个是在咸丰末年,所谓的“天朝王国”全面崩溃,诞生了一个民族国家。一个是在光绪末年,结束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体制,试图向一个民主的君主立宪政体转变。

■为何这段历史很少被人提及

另外,就这段历史的研究状况而言,笔者也确实感触良多。在这段历史中,活着一些我认为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意义非同寻常的人物和事件,而这些人物和事件本该早已记录在历史的教科书中。可近一个世纪过去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众多的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著作中,很少提到这次考察。我看到德国一本著名的世界编年史画册,其中1906年卷,厚厚一本,仅收了一张中国人吸食鸦片的照片,文字说明讲的是1906年9月20日光绪发表通告,在十年内禁绝鸦片。报道虽是正面报道,但给人的印象是当时中国的问题只是吸食鸦片。可就在这一年,中国考察团在德国停留了近两个月,考察了德国十几个城市,考察了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德国文化部派人陪同中国政府考察团考察德国,拍摄了两套相片,一套是中国考察团在德国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以及与德国各部官员在一起合影的照片。一套是被考察团考察的有关城市和单位的照片和文字介绍。笔者已知的就有六本相册。为什么不能从中选用哪怕是一张呢?为了考察团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德国各方面的情况,德国政府好几个部委为考察团提供了八份详细的报告。为什么不能将当时的情况做一客观的介绍呢?当我在德国国家档案馆里打开那几只布满尘埃的黑色档案箱时,我想,恐怕很少有人翻阅过有关当年中国考察团的档案吧。

然而,以上并不能全责怪西方人的偏见。长期以来,国人自己不重视自己的这段历史,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一跳而过。其间中国究竟做了些什么,没人关心。中国近代史学界所表现的畸轻畸重,忽风忽雨,同样的事件和人物,五六十年代说的,六七十年代说的,和八九十年代说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令人深思。

光绪皇帝三大悲剧 比慈禧早死一天之谜

十九岁的光绪帝举行大婚典礼。皇后是慈禧做的主,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这个皇后容貌丑陋,马脸高额,瘦弱驼背,突眼露齿。光绪极为不满,但也无奈。慈禧选自己的侄女为皇后,为的是朝政交给光绪后,还能利用皇后来控制和操纵皇帝。

失去母爱的童年

清宫医案的确告诉人们,光绪是病死的。但是,从光绪死的那天开始,人们就怀疑他不是正常死亡,这也是事出有因的。光绪虽与慈禧以“母子”相称,实际上他并不是慈禧亲生。光绪皇帝,姓爱新觉罗,名载??,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咸丰皇帝的侄子。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出生在宣武门太平湖畔的醇郡王府的柳荫斋,其父醇亲王奕?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皇帝的弟弟。其母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妹妹。

从这些关系讲,他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同治皇帝患天花病死。同治帝死时年仅十九岁,身后无子,按“兄终弟及”做法,可由其弟即位。但同治帝为独生子,则应从其最亲近的亲属中选一子弟继承帝位。大臣们提出的最佳方案,是由他的大伯父即道光长子奕纬之孙溥伦作为他的嗣子,由其即位。但慈禧太后不同意,表面上是因为溥伦之父载治不是奕纬亲生子,同样是由旁支过继,实际上是因为若要载淳的子侄辈继位,自己身为祖母便无权以太后身份临朝。国不可一日无君。第二天,慈禧压制众论,一人做主,执意让只有四岁的载??入宫即位为帝。载??,也就是光绪,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一方面是因为慈禧亲生之子同治皇帝去世后,无子嗣继承皇位;更重要的还是慈禧权欲熏心,找个儿皇帝,可再次创造机会垂帘听政。

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四岁的载??在太和殿正式即位。从这一天起,光绪就被慈禧抓在手里,或当作争夺权利的利器,或作为显示威严的权杖,更多的情况下,则当作她御案上不可缺少的摆设,或是任意玩弄的木偶。这自然是慈禧专制政治的需要。入宫后的光绪,是在孤独中长大的,繁琐的宫中礼节,慈禧经常不断的严辞训斥,没有母爱,饮食寒暖没有人真心去细心照料,应倡导应禁忌之事,无人去指点揭示。没有童年的欢乐,致使他从小就心情抑郁,精神不快,造成身体积弱,难以抵挡疾病的侵袭,留下了难以愈治的病根。

天嘏在所著《满清野史》中称:人在幼年的时候,都受到父母的呵护,照顾其出行,料理其饮食,体慰其寒暖,既使是孤儿,也会得到亲朋好友的照顾。只有光绪皇上无人敢亲近。……皇上每日三餐,其饭食有数十种,摆满桌案,可离皇上稍远的饭食,大都已臭腐,接连数日不换。靠近皇上的饭食虽然并未臭腐,可经多次加热,已不能可口。……载??自十余岁后,虽为天子,可还不如一个孤儿,以后身患痼疾,即是由于少年时衣食不节造成的。虽为野史,可内容与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所述:“缅怀先帝御宇不惟不久,幼而提携,长而禁制,终于损其天年。无母子之亲,无夫妇昆季之爱,无臣下侍从宴游暇豫之乐。平世齐民之福,且有胜于一人之尊者。”大致相近。说明光绪帝体弱多病之原因,实与自幼在慈禧太后淫威之下,失于调养照料有关。

没有爱情的婚姻

按照清王朝祖上留下的规矩,皇帝十六岁就要临朝亲政。随着光绪年龄的增长,他的大婚和亲政逐渐临近,慈禧撤帘归政把大权交给光绪皇帝之事已不可回避。可慈禧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于是预作布置,对光绪帝权力多方限制,仍由她在暗中操纵朝政。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日(1889年2月19日),十九岁的光绪帝举行大婚典礼。光绪的一位皇后两个妃子都是慈禧做的主,皇后不是别人,正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这个皇后容貌丑陋,马脸高额,瘦弱驼背,突眼露齿。光绪极为不满,但也无奈。慈禧选自己的侄女为皇后,为的是朝政交给光绪后,还能利用皇后来控制和操纵皇帝,起码可以通过皇后监视和掌握皇帝的一举一动。

光绪的两位妃子是瑾妃和珍妃,二人是亲姐妹,但相貌性格却大不相同。瑾妃相貌一般,远远比不上珍妃,而且性格脆弱;珍妃貌美端庄,性格开朗,活泼机敏,颇有见地。珍妃的入宫犹如一块石子投入一潭死水,她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同时,珍妃又向光绪推荐了她的老师文廷式,这位素以评论时政、忧心国事的著名清流人士很有才华,颇有政治见地,他被光绪帝重用后,对光绪帝很有影响,引发了光绪帝要改革政治及摆脱束缚而有所作为的欲望。大婚后的数年间,光绪帝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较为轻松的时光。由此,也引发了他作为人君国主,希望在政治上摆脱束缚而有作为的欲望。可这一点,是慈禧最不愿看到的。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按慈禧本来的亲上加亲,以控制光绪帝的初衷才让自己的侄女为皇后。然而强制的结果,却又适得其反。

当年,同治帝自己选立皇后阿鲁特氏,而慈禧却偏偏让同治帝去喜欢慧妃,结果闹得母子不和。这次慈禧为光绪选配叶赫氏为皇后,可光绪又偏偏喜爱珍妃他他拉氏,其结果可想而知。当时,光绪明明知道宠爱珍妃,就要得罪皇后,而与皇后不睦,即等于开罪慈禧太后。然而,慈禧可以在任何事情上迫使光绪就范,惟独在情爱和感情上无法以己之所愿强加于人。据《悔逸斋笔乘》记载:光绪十八年(1892)仲夏之时,一天,光绪与隆裕皇后为小事争吵,隆裕跑到慈禧面前哭诉其事。慈禧大怒,对身边的人说:“皇上是我所立,实乃忘恩之举,隆裕是我的亲侄,辱骂皇后就是对我最大的不敬,实在难以忍受。”接连数日,光绪入宫请安,慈禧一言不发。此后光绪与慈禧的嫌隙就算形成了。

苦闷的皇帝生涯

光绪临朝亲政后,五十三岁的慈禧,表面退居颐和园颐养天年,实则权势依旧,裁决政事,一如既往。她一方面处处限制光绪的权利,国家重要大事都要秉承她的懿旨去办理;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侄女——隆裕皇后及亲信太监李连英等人,暗中监视光绪的行踪。并规定:光绪每隔一日,必须亲往颐和园向她汇报政务,听候训示。以致光绪经常披着星星来,头顶月亮去,饱受奔波,遇有重大事情,更得随时请示,名为皇帝,实为傀儡。

光绪的政治抱负不能得以实现,日久天长,精神更加抑郁,情志愈益不畅,旧病不去,又添新愁。从“脉案”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光绪体质虽未见好,遗精及腰背酸沉等病仍在继续,但诊病和吃药的次数却相对减少。这主要是光绪力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挽救他那岌岌可危的政权,整日忙于政务,关注政治改革,另外,还要随时应付慈禧的训斥,一时无暇顾及诊病吃药。

疾病缠身的光绪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遭逢日本侵略朝鲜,进而侵略中国。

光绪帝违背母后之意,决心援朝抗日,但腐败的体制导致战争失败,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失地赔款,这虽使他受到重大打击,加深了“母子”的不和,但也激发他力图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雄心。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在珍妃的积极支持下,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强调博采西学,推行新政,授予康有为“专折奏事”特权。

那些守旧的亲贵重臣害怕光绪皇帝在改革政治中触动他们的地位,纷纷投靠慈禧并竭力挑拨他们“母子”的关系。慈禧也深恐光绪改革的成功会影响到她的独裁。这样朝臣内出现了“后党”与“帝党”,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光绪亲政的十年,是他与慈禧进行政治和权利斗争的十年,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运动,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化。

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光绪帝到颐和园见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明确表示要废掉光绪帝,并密谋由北洋总督荣禄,在九月初皇帝、太后到天津阅兵时政变,废除光绪帝,形势危急。光绪帝当天就给帝党人物杨锐发下密谕:“朕惟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进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期望之至。特谕。”

杨锐胆小,将密谕扣住不传他人,光绪等不到回音,急不择路,于八月初一、初二连续两次召见袁世凯,提升他为侍郎衔,让他专办练兵事宜,想以此使袁世凯感恩报德,效忠皇帝。同时,光绪帝于八月二日还有一道密谕给林旭,让他转告康有为迅速离京。林旭将两道密谕同时转给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大家看了十分感动,但都束手无策,最后也觉得只有拉袁世凯,由谭嗣同出面请袁世凯,马上举兵,先杀掉荣禄,回兵包围颐和园。袁世凯表面上满口答应,八月五日回到天津,却在八月六日马上向荣禄告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66142.html

相关阅读: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