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9月4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每日邮报》报道,众所周知,巴黎舞女玛塔哈莉是一战期间“最著名的美女间谍”,她利用美色引诱法国军政要人,为纳粹骗取军事机密,最后被法国政府以叛国罪处死。但鲜为人知的是,二战期间,一名美艳绝伦的伦敦贵族夫人曼西·格特勒也重蹈覆辙,靠色相接近英国军官、政府高官和各国大使,为纳粹搜集了大量情报。甚至,就连当时外交大臣也成了她的“桃色猎物”,而丘吉尔之子也险些遭其“色诱”。由于MI5始终未能掌握确凿证据,最终曼西被无罪释放。在9月3日英国国家档案馆
最新公布的一批军情五处(MI5)解密文件中,首次披露了“英版玛塔哈莉”惊人秘密。
身无分文闯伦敦3年成“贵夫人”
据报道,“英版玛塔哈莉”名叫曼西·格特勒,1908年出生于匈牙利。1935年,身无分文的她前往英国。但实际上,MI5相信她的情人是当时臭名昭著的波兰武器商爱德华·威斯布拉特,暗中为盖世太保提供武器。而曼西前往英国,正是为了协助情人在英国开展间谍工作。很快,曼西就凭借自己的美貌混入英国上流社交界。1938年,她成功地“傍”上一名显赫的贵族、艾芬汗姆伯爵的儿子霍华德勋爵,并与之闪电结婚。据称,霍华德勋爵结婚时,已处于破产状态。尽管如此,曼西却借助“霍华德勋爵夫人”这个头衔,在上流社交界更加如鱼得水,成为当时伦敦贵族圈内的著名“交际花”。
纳粹“美女间谍”
酒会上套取情报但当时上流社会的高官贵族们做梦也没想到,曼西实际上是一名为纳粹工作的美女间谍!MI5文件显示,二战期间,她白天在一家名义上为军人提供服务的夜总会工作,在那里她与大量英国皇家空军(RAF)军官调情,伺机搜集情报。而一到夜晚,她就频频出现在伦敦的各种社交界鸡尾酒会上,利用美色勾引英国政府官员和各国的外交官,搜集各种军事机密和敏感信息。一名叫作克坦哈姆勋爵的贵族曾在1939年的几次酒会上结识了曼西。在一份MI5的调查文件中,他描述称:“曼西是一个有着致命吸引力的吉卜赛女人,她可爱而且极度性感,带着浓重异国口音。但是,她的眼中并不总是带着笑意,那是一双只有机警的猴子才有的眼睛。”
外交大臣成“猎物”
在发廊中递交情报据MI5调查文件称,曼西与俄罗斯、土耳其和埃及的大使都建立了“友好联系”。甚至,她与当时即将成为外交大臣的安东尼·艾登及其夫人也成为好友——尽管MI5曾提醒安东尼避开这个“危险的女人”,但安东尼仍被曼西弄得神魂颠倒,成为她的“桃色猎物”。此外,还有许多人都对曼西垂涎欲滴。1939年,MI5在文件中称:“当时战争办公室中一个叫做的艾德蒙森的20岁年轻人,明显爱上了曼西。曼西充分利用对方的爱慕,故意引诱他谈论敏感的军事问题,而后者为了讨其欢心,总是无所不谈。”
每当曼西搞到重要情报之后,她就会前往位于伦敦多沃街上流社区的一家名叫“安东尼”的发廊,以做发型为掩护,将情报交给前来接头的纳粹情报员。1940年7月,在对曼西经过数年暗中调查之后,MI5特工部门的主管麦克斯威尔·奈特确信,曼西“从道义上是有罪的”。奈特称:“曼西利用她纯真的外表做掩护,来隐藏其极端狡猾的思想。显然,她对某一些类型的特别有吸引力。”
欲诱丘吉尔之子入狱后又被释放就连首相丘吉尔的儿子兰道夫·丘吉尔也险些成了曼西打算色诱的对象。1941年MI5发现,曼西的一名联络人是兰道夫家的一名匈牙利厨师。此时,MI5决定立即逮捕曼西。MI5在文件中称:“如果继续对她的活动坐视不管,必将爆发一个大丑闻。她应当立即被关押起来。”
1941年初,33岁的曼西被关入霍罗威女子监狱,罪名是“为敌人工作”。但由于MI5始终未能掌握她为纳粹窃取情报的确凿证据,最终只能将她释放。1941年5月,曼西重获自由,并愤怒地称自己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会坐牢。此后,曼西仍留在英国直到二战结束。不久,她与丈夫霍华德勋爵离婚,并搬到澳大利亚居住,从此下落不明。
丘吉尔的尴尬事:德黑兰会议上竟忘了拉裤子拉链
斯大林需要知道对手的一切,甚至连丘吉尔丢弃在垃圾筐里的废字条也不愿放弃。这里讲述了1945年三巨头会晤期间的一桩趣事。
1945年2月4-11日之间,在克里木举行的“三巨头”第二次会晤,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将斯大林与罗斯福的个人关系也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从新姆菲罗波尔附近的沙卡机场乘车前往雅尔塔,也使总统亲眼看见了希特勒法西斯分子占领的苏联土地上破坏的规模。我觉得,当时他非常诚恳地对斯大林说,他对纳粹分子变得“更加残忍”了。总统还强调说,胜利之后,美国应该首先向苏联提供经济援助。如果罗斯福的计划得以实施,那么就会向我们提供美国设备,美国专家会帮助我们掌握新机器,而两国的关系也会是另外一种样子。并且,当时在里瓦地亚,与斯大林单独会谈时,罗斯福总统继续谈到了未来的计划,他似乎是从苏美战后可能合作出发的。斯大林同样对这种可能表示了欢迎。
整体而言,雅尔塔会议的气氛是良好的,这也促成了在日程的各个问题上达成协议。与此同时,随着战争接近结束,联盟内部的矛盾也逐渐出现。在与斯大林的谈话中,罗斯福多次指出,随着和平时期的来临,反对美国与苏联战后合作的力量也会活跃起来。因此,总统一直在推进战后建设的设想,加快了制定新的国际安全组织的行动原则。
当时,三位领导人一致声明,非常重要的是,保持三大国的一致,保障三国共同维护持久和平的机制。
他们是否相信了这种可能?或者他们郑重宣布的目标跟他们的真实想法远非一致?
斯大林满心疑虑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并得到美国人支持的、新的国际组织安理会投票规则的表述。他坚持保留“否决”权,于是,雅尔塔会议之后,就互相可以接受的程序达成了协议,苏方将此看作华盛顿在平等基础上与苏联在战后发展关系的迹象。
有关雅尔塔会议,现在已经写了很多。那里讨论过的问题,以及做出的决定,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神话是,在雅尔塔似乎发生了对欧洲的分割。这完全不对。当时谈的是对德国的分割。并且,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上坚持将德国分割为几个小国家,而在这一次态度则相当软化。
苏方对分裂德国设想的现实性表示了怀疑。结果是,在雅尔塔决定,将此问题转给欧洲咨询委员会审议。此后,这个问题从议程撤掉了。至于其他的东欧国家,除了此前提到的波兰问题之外,在划分势力范围这个意义上根本就没有谈到过。
有关领土问题只是决定把盖尼科斯别尔克以及东普鲁士与此接壤的地区转交给苏联,另外达成协议,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是有条件的(把南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交还苏联)。
有趣的是,无论是斯大林,还是罗斯福对雅尔塔会议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两位都把这次会议当成是权力平等的典范。罗斯福总统说它是美国历史中,乃至整个世界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他宣布说此次会见应该勾画出单方面行动,封闭性联盟,实施影响的范围体系的轮廓。总统还讲到,所有这一切将被一个世界性的组织所代替,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都能参加到这个组织中来。
我认为,雅尔塔的经验,当时斯大林和罗斯福之间所建立的一定程度的信任,在处理国际事务以及苏美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能够引起巨大变化并朝好的方向发展。显然,雅尔塔开辟了通往这一切的道路。不管怎么说,莫斯科是这么感觉得。但这种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
在“三巨头”会议上气氛异常紧张。但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像我此前提到的那样,作为翻译不仅要口头翻译领袖之间的交谈和主席团会议的争论。还要编纂所有会议和会面的备忘录,准备起草发给莫斯科政治局成员和驻华盛顿、伦敦大使的电报文稿。此外还要负责翻译代表团之间交换的备忘录和留言。有时忙的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41569.html
相关阅读: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