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驻苏联首任大使王稼祥创多项唯一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

“国字第壹号”国书,有毛泽东、周恩来的亲笔签名

翻阅卷帙浩繁的外交档案,一份略微泛红的“国字第壹号”国书格外引人注目:长约一米的卷宗用毛笔正楷竖排写就,封面印有“国书”两个红色繁体大字,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外长的亲笔签名之后,书有“国字第壹号”字样。

60年前那个初冬,1949年11月3日下午1时,克里姆林宫。身着黑色中山装的新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首任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王稼祥,向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什维尔尼克呈递了新中国第一份国书。

围绕这份“国字第壹号”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份份解密外交档案揭开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尘封的历史

送行仪式

周总理亲临“空前绝后”

1949年10月20日晚10时,当一列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缓缓驶离北京前门火车站时,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副总理郭沫若及百余群众代表在站台上频频挥手致意。

车上,新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离京赴任,新中国的外交官从此迈向世界。

周总理亲自为驻外大使赴任送行,这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堪称空前绝后。临别,周总理握着王稼祥的手深情赠言:“建立国家的外交关系,派大使,搞外交,我们经验太少,你赴任后要多总结经验,推动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展。”

王稼祥启程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把中国人民的友情带到苏联去——欢送王稼祥大使离京赴苏》的社论:

“这是中国人民第一个真正能代表自己意志的外交使节出国,又是到新中国的第一个友邦苏联去……中国人民第一次为自己的大使送行。我们完全信任王大使,相信他能很好地完成中央人民政府和人民给他的巩固发展中苏友好关系的光荣使命。”

介绍信毛主席亲写

外交史“唯一”

王稼祥启程当天,毛泽东特地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亲笔信:

“兹介绍王稼祥同志给你。王稼祥同志到苏联的任务,除担任我国驻苏大使、并以我国外交部副部长资格兼管对东欧各新民主国家的一般外交事务外,同时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资格(他是我党的中央委员),和你及联共中央接洽有关两党之间的事务……”

据原外交部档案馆馆长廉正保介绍,主席亲自给赴任大使写介绍信,这在中国外交史上也是“唯一的一次”。

时年43岁的王稼祥是毛泽东钦点的新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西柏坡会晤斯大林派去的代表米高扬时就曾公开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准备派王稼祥同志为首任驻苏大使。

开国大典后的第二天,苏联方面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照会就发到了中南海,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外国政府。两国决定立即互派大使。

1949年10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则重要新闻,黑色粗体标题极为醒目:“中苏任命首任大使,苏联为罗申,我国为王稼祥”。报道还配有两人半身肖像图片。

接待礼遇

苏方欢迎规格“破例”

1949年10月31日早晨,王稼祥一行乘坐的列车徐徐驶入莫斯科雅罗斯拉夫斯基火车站。站台上迎候的是近百人的欢迎队伍。据苏联外交部交际司副司长玛特威耶崖介绍,迎接王稼祥的规格是“破例”的,“但是中国这样的国家,实应破例欢迎。”

按外交惯例,大使抵任一般是由驻在国外交部礼宾司或相关机构官员迎接,而此次迎接王稼祥的却是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莫斯科苏维埃主席波波夫等苏联党政军官员,以及朝鲜、蒙古、匈牙利等8国驻苏使节和各界群众代表。

捷克驻苏联使馆参赞施泰芳感叹:“我在莫斯科工作了4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隆重的欢迎仪式。”

在与苏方迎接官员热烈握手、拥抱之后,王稼祥在站台发表了正式赴任演讲。

随后,王稼祥一行驱车前往位于克鲁泡特金巷13号的中国驻苏使馆,主持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清冽的晨风中,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在异国他乡冉冉升起,标志着新中国从此走上了国际外交舞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24582.html

相关阅读: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