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至1544年)字叔贤,南海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自幼亡父,但能勤奋读书,弘治十八年进士,任庶吉士,后请求辞官回乡侍奉母亲。母亲去世后,于正德年间被朝廷授以礼部主事之职,后调任吏部进员外郎。此时理学大师王守仁(阳明)亦在朝中任职,方献夫对其“心是天地万物之主”的学说甚为信服,便拜王守仁为师。为了集中精力探讨阳明之学,他干脆托病请辞回粤,在西樵山结草为庐,研读经史,钻研理学,并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在山上建造石泉书院,成为在广东传播阳明理学的第一人。
历史
方献夫纪念馆,位于南海丹灶良登
方献夫于明弘治、正德、嘉靖三代为臣,曾任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因此被尊称为“方阁老”,是南海著名的历史人物。
嘉靖元年夏天,方献夫被召回京师复职,当他知道“大礼之议”未最后确定时,便上疏嘉靖皇帝,主张尊嘉靖父亲兴献王为皇孝,还引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之说,认为应追兴献王为帝。后来嘉靖帝采纳了他和霍韬的建议,尊自己父亲为皇孝,不少廷臣视这两个广东臣子为奸邪,拒绝与他两人来往。不久,皇上升方献夫为侍讲学士,朝内反对之声不断,他本人也极力推辞。嘉靖四年,皇帝再任命方为少詹事,而他却称病辞职,返回广东。两年后他再被召回,参与修《明伦大典》,先后官拜大理寺主事,礼部右侍郎,经筵日讲,代吏部左侍郎,代礼部尚书等职,至《明伦大典》修成,又加封太子太保。其时朝中官场斗争激烈,方献夫时遭弹劾,还受过停俸一月的处分。他深感京官难做,连续两度上疏引退。皇帝虽然批准他回家,但仍给他保留着官衔。
嘉靖十年秋,皇上又召方献夫回朝,他上疏推辞。当皇帝派人带着手诏到南海老家传他时,他却逃入西樵山称病。后诏书再下,谓将任别职时他才答应赴任。次年上京,除任原职外,还加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并掌吏部尚书之职。但朝中宿敌太多,皇上也反复无常,方献夫只再混了两年,最后还是引退回乡,家居十年后病故,谥文襄,有《周易传义约说》等著作传世。 历史
方献夫生平的故事 历史
(一)
弘治年间,南海西樵有位方献夫,少时与诸友游西樵,至波斯庵时遇见一位童颜黑发的老者。老者指着庵前山涧溪水中小鱼,对众少年说:大家游山,我们庵前相遇,也算一种缘份。我出一对:“水浅鱼游鱼倒游”未知你们能否对否?诸友均未能对,方献夫略为沉思对道:“山高云飞云接天。”长者听罢,拍手称奇,口中念念有词,遂即远去。
弘治十八年(1505),方献夫中进士,任广西某县知县。嘉靖继位后,为使其母名正言顺作皇太后,欲将其母灵位移入太庙,但一时苦于无人上本保奏。时有石湾人霍滔任礼部尚书,深知嘉靖的心思,但欲奏又不敢。巧逢方献夫回京上任,霍滔对方献夫说起此事,方献夫劝道:大人为何不上本保奏此事呢?霍滔道:我若上奏时遇皇上大怒,无人保我,怎么办呢?不如你上此本,倘有不测,我可保你。方献夫便即日上朝奏请把嘉靖母亲灵位移入太庙。嘉靖听后十分欢喜地说:论才智没有人比得上你!遂封方献夫为武英殿大学士,右相,谥文厢公。
(二)
正德十五年(1520),一日方献夫入朝见武宗皇,皇帝见他愁眉不展,便问道:卿家今日何以面色与往日不同呢?方献夫答道:小臣虽在家吃穿不愁,恐防日后子孙不思长进,坐吃山空,破家败业,未能报效国家。我在想这些事啊!皇帝问:“那怎么办呢?”方献夫道:若皇帝下诏保证或御笔批示:方家之产业将永不典卖。若有买者斩,若有卖者亦斩,就可以了。皇帝答应,即御笔下诏。后来,方献夫的子孙恪守家传祖训,勤奋耕读,自食其力,与邻里和睦相处,时为乡里传为美谈。
上讲述的是“莫少年巧对国老”的故事:说老方辞官归乡后,在乡里兴建方氏大夫祠,为自己树碑立传。兴建期间,“凡是经过工地的行人,一律拘捕来担泥或干杂工一天。”来往行人,怨声载道。消息传到附近一位年方十五的莫姓少年耳朵里,他愤愤不平,决心在老虎头上捉虱子。一天早上,莫少年故意从工地走过,方国老的仆人连忙把他拉住,要罚他担泥填宅基。莫少年不干,老方赶来见这少年乳臭未干,竟敢顶撞自已,想他是有点才学吧,不如考考他。如果答不上来,再重重处罚他。于是老方把脸沉下来说:“看你年纪轻轻,竟然斗胆顶撞老夫,该当何罪?现老夫出一上联,你如果对得上,赦你无罪放行;若对不上,嘿!要加罚三个月苦役。”说完随口吟道:“岭顶苍松久经风霜方国老;”这一上联是夸耀自己的经历。莫少年略一思索便脱口而出:“池边春草未逢雨露莫先生。”这一下联,既工整又贴切,暗说了自己年纪尚幼,未有机缘之意。方国老一听连连称赞说:“对得好!对得好!老夫赦你无罪,准予放行。”
上面这个饼子叫“西樵大饼”,这里也有一个故事:方献夫任史部尚书时,一天四更起床准备用早点,岂料仆人迟迟未呈上来。他到厨房一看,见案板上有已发酵好的面团,便急中生智,叫厨子在面团中加入鸡蛋和糖揉匀,做成一个大饼子,放在炉子上烤。一会儿饼子烤好,方献夫用包袱布包好,命轿夫起轿,匆匆上朝去了。方献夫来到朝房,见还有时间,便拿饼子就着清茶吃了起来,饼子松软甘香,十分可口。同僚们闻到饼香四溢,都咽口水了,有官员还探过头来问吃什么饼子。方献夫故乡情浓,不假思索便说:“这是西樵大饼。”散朝后,方献夫命厨子如法炮制,做了几十个大饼子,第二天上朝时带到朝房,分给同僚享用。同僚们边吃边啧啧称赞饼子可口,西樵大饼便在朝中美名扬了。后来方献夫称病还乡,在西樵山设石泉书院讲学10年,将制饼方法传授给山民。加上西樵山上有好泉水,制出的西樵大饼更可口了,又因为大饼形如满月,有花好月圆的好寓意,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探亲都以此作礼品送人,这个传统风俗一直保持到现在。
西樵山云海莲台
方献夫生前曾在南海西樵山天湖北建石泉书院。死后葬于南海金瓯堡大岗。著有《西樵山石泉书院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樵百东乡建大岗鸡场时有一古墓被毁,其中有“明故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襄方公墓志铭”碑石一块,这应是方献夫的墓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22821.html
相关阅读:李之藻
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韩
闽、浙地区古代明教失踪之谜
明朝人的性观念
明朝为何承认越南独立:只因七万明朝大军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