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魏延“兵出子午谷”能成功吗?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三国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魏国。蜀将魏延向诸葛亮多次提出“(兵)出子午谷”之计,但诸葛亮没有采用。对此,史书和小说里都有叙述。史书里是出自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的“魏略”:夏侯?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三国演义》对此事的描写,内容与“魏略”大体相同,可见罗贯中明显取材于“魏略”。我们可以对照一下。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开头写道:忽哨马报道:“魏主曹睿遣驸马夏侯?,调关中诸路军马,前来拒敌。”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魏延怏怏不悦。历史上魏延真的向诸葛亮提出过“(兵)出子午谷之计”吗?根据“魏略”,这件事似乎是不容置疑的。我们现在也基本肯定它的真实性,并因此指出诸葛亮用兵只知“以正合”,不知“以奇胜”,过于谨慎,以至错过了可能击败曹魏、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但我以为,对这件事的分析和评判,有两点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一点是,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这种奇计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陈寿是有“良史”之称的,他写史选材相当严谨,非真实可靠者,决然不予采用,因而在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上,要超过司马迁。象魏延向诸葛亮建议兵出子午谷一事,他就在《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里未予照录,却是这样表述的:“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长谓亮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这与“魏略”的表述,虽有相似之处,但还是有差别的。有差别就有文章可做,就有疑点。
另一点是,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即使魏延有兵出子午谷的建议,因为并未采用,也就是说未经实践进行检验,到底是否可行,是否好于诸葛亮的“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的进兵方针,不得而知。虽然有不知真假的司马懿关于“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的说法,但司马也只是事后诸葛亮,如果蜀汉把兵出子午谷的计策真正实行起来,未必他就得不到消息和来不及布防。因此,用不用子午谷之计,是不能随意指责诸葛亮的。退一步讲,我们现在百分之百相信魏延确实向诸葛亮提议过兵出子午谷,我想说的是,难道诸葛亮就想不到这条计策吗?诸葛亮还在26岁的时候,就有“隆中决策”,其中就有“两路进攻”曹魏的谋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一谋略与一出子午谷、一出斜谷之计相比,不是要大气得多么?另外,诸葛亮固然谨慎,但并非无能无谋,一个思虑周密、部署严密的人,是不可能想不到这一条几乎人人都可以想得到的计谋的。因为那个地方,发生过距三国并不久远的汉高祖故事,即韩信故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个故事是会使正处于战争状态双方的大多数将领都联想到的。想得到却并不采用,正是因为这条计策胜算不足,相当危险。“魏略”说:“亮以为此县危,……故不用延计。”而《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则只说:“亮制而不许”,什么原因,却并没有说。诸葛亮不用魏延兵出子午谷之计,显然认为这条计策是不可用的,不能成功的。那么,为什么认为它不可用,不能成功呢?第一,“(兵)出子午谷”并不是什么奇计。上文我已经说到,那个地方历史上发生过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故事,汉高祖后来因此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这是相当有名的。而且子午谷这条道路,也并不是无人注意的。《三国志》里,就有多处提到这个地方。如《张鲁传》:“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众。”《曹真传》:“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钟会传》:“魏兴太守刘钦趣子午谷,诸军数道平行”等等,可见,这是一条当时大家都相当熟悉且有所关注的险道。对于蜀、魏两个新生(蜀公元221年、魏公元220年)的、对峙的国家来讲,不可能不加防范,布防兵力和安置眼线是不能少的。蜀国方面,诸葛亮就十分重视这条路线。如公元230年魏攻蜀,曹真计划“出其不意”,采兵出“途少阻碍”的子午谷之计,结果诸葛亮早于成固、赤阪,严阵以待,致使魏国出兵没有占到半点便宜。后来邓艾“阴平渡险”之所以成功,已经不单是军事方面的原因,主要还是政治方面的因素。那时的蜀国已经相当衰败,政权系统漏洞百出,只要魏兵一出,便成奇袭,怎能不败?但在魏、蜀建国之初,这种计策则是十分危险的,根本没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反而极有可能因此招致不可收拾的惨败。

第二,蜀国遭受不了一败之击。蜀国自荆州之败和夷陵之败,国力大损,虽经诸葛亮的精心治理,国力有所增强,但跟魏国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不在一个档次上。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三国时期魏、蜀、吴各国综合国力的简要比较:疆域,大体魏得北方,蜀得西南地区,吴得东南地区。当时天下14州,魏国主要占据豫、兖、青、徐、凉、雍、冀、幽、并、荆、扬(与吴各占一部分)等11州。其中凉州护西域,幽州达于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依秦岭、淮河分别与蜀、吴相接。蜀仅占益州,自秦岭至于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因在巴、蜀之南,故名)。吴有扬、荆、交3州。三国户口,魏有户六十六万余,人口四百四十余万,兵约五十万;蜀有户二十八万,人口九十四万,兵十万余;吴有户五十二万余,人口二百三十万,兵二十三万。由此可见,三国时期各国的国力是魏最强,吴次之,蜀最弱。蜀国是经不起大的失败的,一旦失败,特别是兵力的损失,是很难补充的。因此,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必须考虑万全之策,是不能拿“县危”之计去冒险的。第三,“(兵)出子午谷”之计胜算极小。成功实行兵出子午谷之计,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魏延十日之内必须到达长安。二是守长安的夏侯?必须胆怯而逃。三是魏延的部队可就“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解决粮草问题。四是魏国援兵要二十多日才能赶到长安。五是诸葛亮的后续部队要在二十天之内赶到长安。上述五个条件,只有五个条件都成功,此计才能成功,其中任何一条的失败,都会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而五个条件的每一条,其结局都只有两种可能,即成功或失败。五个条件,每个条件两种可能,那么就是有十种可能,十种可能里,只有全都成功这一种可能指向成功,也就是说用“(兵)出子午谷”之计,成功率只有十分之一的可能,而失败有十分之九的可能。以蜀国之弱,涉九死一生之险,攻魏国之强,一旦失败,便要招致亡国之祸。而胜算仅有十分之一可能的计策,已经必败无疑,还用得着一试吗?第四,“(兵)出子午谷”之计虽胜犹败。不说兵出子午谷之计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就算能够成功,魏延带着五千或一万兵力成功渡过子午谷,成功地夺取长安,诸葛亮也成功地及时赶到长安,也不能确保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诸葛亮与魏延奔数百里袭长安,经过跋涉和战斗,士兵应该相当疲惫,已成强弩之末。而冷兵器时代打仗,“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充足的体力和良好的状态十分关键。其二,据有关专家考证,当时蜀国兵力约莫10万,诸葛亮每次北伐,带的兵力最多一回不过6万,就算这次带的兵力是最多的一回,也不过6万。其三,长安一带,主要的地势地形是平原,平原作战,不是蜀兵所长。蜀兵的长处是山地战,而魏兵的长处则是平原战,因为蜀兵主要是步兵,而魏兵有强大的骑兵。这也是为什么刘备能够从曹操手里夺取汉中的主要原因。其四,粮草不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明粮草对作战至关重要,诸葛亮北伐未有一次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粮草问题。而蜀地山高路远,运输艰难,粮草是很难及时运到的。因此,长安一战,魏国将以绝对优势战胜蜀国:强兵对弱兵,骑兵对步兵,20万甚至更多的兵力对不足6万兵力,熟地对生地,充足的粮草对粮草匮乏,只要将诸葛亮围困在长安及其周围,蜀兵将重蹈“失街亭”覆辙,而且严重的是,这将不只是一次战斗失败,而是蜀国的灭顶之灾。
综上所述,魏延的兵出子午谷之计是行不通的。这根本不是什么奇计,而是一条烂计,是注定要失败的。至于历代不少有识之士叹惜诸葛亮不用魏延“(兵)出子午谷”之计,甚至因此指责诸葛亮,正是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一种凭吊和惋惜生发出来的愿望:希望诸葛亮能够用奇计打败魏国,实现他一统天下的夙愿。但这种由敬而生的愿望和责难,是不理智的,也是不应该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13292.html

相关阅读:三国演义中最为心狠手快的美女:孙翊的妻子徐氏!
三国随章侃 第十二章 兖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机
张飞死因何在?手足相残是真是假?
浅谈袁术和孙家三代世交:孙吴崛起离不开袁术
三国历史上杀害关羽的幕后凶手居然是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