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见经传的高顺也是汉末三国的名将,他具备一员武将所应有的勇、谋、忠和义,丝毫不落于武圣关羽,只可惜投错了人,又不知弃暗投明,我们不能说他是对是错,只是为他感到可惜!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他的开端并非按照第一个政权曹魏建立的时间公元220年算的,而是以东汉末年180年前后的黄巾起义,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起,到280年吴国灭亡,整整持续100年,称之为“百年大混战”的三国时代。若按这样算,没有活到三国鼎立的吕布、关羽就可算作是三国人物,而不必按上东汉末年的“户口”了。记载这一段时期的史书也比较奇怪,别的正史除《史记》外,或称书如《宋书》,或称史如《宋史》,唯独这一段历史称“三国志”。“志”本来是专门用来记载地理的,史学家这样做,只是将“三国”作为地域划分,而不作国别划分,这样就可以把三足鼎立形成之前的“三国人物”放到相应的地域志里,这就是为什么《蜀书》的第一篇不是刘备的“先主传”,而是刘璋父子的“刘二牧传”。
一般认为吕布是三国第一勇将,这主要受“三英战吕布”的影响,而真正的吕布也确实勇武,与关羽应在伯仲之间。二人都曾独挡一方:吕布占徐州,后为曹操所破,被斩首;关羽镇荆州,后为吴魏夹击所破,被斩首。关羽之败,一个原因在于他不善用人,可事实上他手下也无得力战将,蜀汉其他名将都在益州或汉中,他不仅要指挥作战,而且有时还要亲自上阵,所以才“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而吕布不同,他手下有四员大将:高顺、张辽、宋宪、魏续。别的不说,前两位都是属于智勇双全的将才。
高顺此人有些名不见经传,《三国志》中有裴松之引自王粲所作的《汉末英雄记》中的比较集中的记述。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将其与武圣关羽做些对比。
汉末混战,军阀很多,除了袁绍等一些实力强的外其他军阀的兵力并不多,高顺作为吕布手下大将,直接指挥的兵力只有七百余人,但是他训练有素,军队战斗力特别强大,几乎攻无不克,有“陷阵营”之称。从这个名称中我们能感觉到高顺作战特别迅猛。三国时代几支比较有名的特别军队,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曹操的“虎豹骑”,由曹纯指挥,刘备的“白耳兵”,由陈到指挥,还有诸葛亮收服南中后的“无当飞军”,由王平指挥。加上陷阵营,有五大王牌劲旅之称。
建安三年,吕布令高顺攻击刘备,曹操遣夏侯?助刘备,却被高顺击败。可见高顺确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才。刘备在遇到诸葛亮前,虽有关张二将,但实力还很弱,几乎屡战屡败,连一方诸侯都不算;再则,古代是团体作战,战争的胜利主要取决于兵力和谋略,以一人之勇很难改变战争的走向。可见“陷阵营”的战斗力非同小可,远远强于夏侯?所部。白马之围时关羽凭一时气盛刺死颜良,“绍诸将莫能当也,遂解白马围”,可算是一人之力奠定了此次战役的胜利。
高顺作为吕布部将,也有与关羽一般的忠义。吕布素来反复无常,做事“不肯详思,辄喜言误”,高顺劝吕布要重用那些忠正明智的人,否则会破家亡国。果然,后来很受吕布信任的郝萌反叛,被高顺平叛,郝萌部将曹性供出谋士陈宫是同谋。《三国演义》中陈宫因不满曹操滥杀无辜而投奔吕布,成为吕布的首席也是唯一的谋士,足智多谋,不过可惜的是他的良谋大多因陈登的捣乱而不被吕布采用,反而那些不太高明的计策吕布倒是言听计从。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陈宫的个人品德并不高尚,而高顺作为武将同时也是富有韬略,同时对吕布忠心耿耿。此后,吕布因为郝萌的反叛变得更加多疑,逐渐不信任高顺,任人唯亲,疏远了高顺,并把“陷阵营”的指挥权给了有“外内之亲”的大将魏续,而高顺始终没有悔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85326.html
相关阅读:张飞死因何在?手足相残是真是假?
三国演义中最为心狠手快的美女:孙翊的妻子徐氏!
三国历史上杀害关羽的幕后凶手居然是司马懿?
三国随章侃 第十二章 兖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机
浅谈袁术和孙家三代世交:孙吴崛起离不开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