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士中或在知识界,关羽不过是大老粗一个,其身上顶多有点义气、力气与骨气,另外再有点硬气和傲气,应该算不了什么。但在民间文化与民间信仰中,关羽的地位是不输于孔子的,或是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民间信仰中,关羽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民间特别夸大了他的神通广大的护佑功能。关羽既可以护佑科举、巡察冥府,又可以司禄命、驱邪恶、除病患,他既是一位位列伽蓝之列的众生保护神,同时又是一位可以保佑财源广进的财神爷。孔子虽然修成正果,成为“至圣先师”,但毕竟是人间的圣人,关圣人却步入了仙界神界,成神成帝,其无边的法力就远非孔子可比了。
而在统治者阵营看来,关羽的象征意义是有其特殊价值的。就从历代统治者对于这二位的加封中,也能看出对关羽的重视是超过孔子的。从谁的拳头硬谁是哥的角度看,关羽及其背后所象征的力量,意味着一种颠覆、再造或巩固政权的势力,而这显然是孔子学说的弱项。
雍正皇帝曾说过一段话,是有见地的。他说:“自古圣贤名臣,各以功德食于其土。其载在祀典,由京师达于天下,郡邑有司岁时以礼致祭者,社稷山川而外唯先师孔子及关圣大帝为然。孔子祀天下学官,而关帝庙食偏薄海内外,其地自通都大邑下至山陬海隅村墟穷僻之壤,其人自贞臣贤士仰德崇义之徒,下至愚夫愚妇儿童走卒之微贱,所在崇饰庙貌,奔走祈禳,敬畏瞻依,凛然若有所见。盖孔子以圣,关帝以神。”这段话指出了一个“圣贤”与一个“名臣”,但是他们所享受的祭祀的范围却不相同。孔子只不过是在“天下学官”中被祭奠,而祭奠关羽的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那是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无远弗界的十分阔大的空间。这其中的分别在于孔子只是一个圣人,而关羽则是一个超人似的神了。从雍正所使用的“关帝”一词上,可以体会到雍正对关羽的敬重。这从中也可以看出文圣人与武圣人在统治者心目中地位上的微妙差异。关羽又有关帝、关圣帝君、关王爷、关老爷、关公等诸多敬称。在社会上,在民间,孔子可以被贬称为孔老二,可以有许多受挫遭困等有损其光辉形象的传说,提起关羽来,很少有人说个不字,同关羽相连的事迹,不是过五关斩六将,就是千里走单骑,英雄非凡。这也很有意思。
在丐帮中流传这样一个传说,是说当年孔子困于陈、蔡时,曾派弟子子路向范冉借粮。这位以穷困著称的名士,在丐帮中是大大的有名,据说就是丐帮的祖师。范冉就出了“世上什么多什么少?什么欢喜什么恼?”这样一道题考子路,这让子路不知如何作答。还是颜回聪明,他回答道:“世上人多君子少,借时欢喜要时恼”。这样就从范冉处借来了米和面。回来后在孔子面前一倒,瞬间变成一座米山和一座面山。孔子在拜谢范冉时说,借的米面恐怕还不了。范冉说若是以后还就还给我的徒子徒孙吧。孔子只好顺水推舟地说,这账就记在我的徒孙们身上,以后凡是门上贴对联的人家,丐帮成员都可以去讨要。这则传说一方面为丐帮的存在找到了充足的理论依据,使丐帮人物在上门乞讨时能够心安理得,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看到,江湖人物总能轻易找到孔家一派人物的软肋。而江湖人物对关羽则是毕恭毕敬的,他们是把关羽当作一个偶像去膜拜的。关羽生前之义是江湖人物终生奉行不渝的行动指南,关羽死后成神又成为江湖人物遮风挡雨的最强有力的保护伞。这样看来江湖人物对孔子或孔家人物可以戏弄、调侃、嘲笑,但对于关羽则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的。
我们还可以进入历史的长河,看看历代历朝对孔子与关羽待遇情况,只要考察一下他们被封官爵的历史,就能掂量出他们在统治者心目中的分量。自打儒学的正统地位被确立以后,历代帝王给予的孔子册谥封号也就源源不断而来。汉平帝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北魏时称孔子为“文圣尼公”;唐玄宗封为“文宣王”,唐代开始称孔子为“圣人”;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明朝孔子被再加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到了清朝,统治者索xing追封孔子先世五代为王,即所谓“启圣王、昌圣王、贻圣王、裕圣王、肇圣王”。孔子再怎么厉害,也只止于成圣成王。而关羽则经历了一个从人到神的过程。明代姚宗仪在谈到这个过程时说:“荆州牧前将军,其本号也。汉寿亭侯,其加封也。壮缪侯,唐封号也。宋真宗封义勇武安王,则王之矣。徽宗加封崇宁至道真君,则神之矣。今上尊为协天大帝,又敕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兼赐冕旒玉带,至尊无上也。”也就是说关羽已经到了一种“至尊无上”、封无可封、登峰造极的程度。
从被封的官爵上看,孔子与关羽已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孔子是在唐代被封为王,而关羽则在唐代被列为玉泉伽蓝,被封为神。在宋代,关羽得到了三个王位的封号,徽宗时加封为武安王,高宗时加封为壮缪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加封为英济王。元代文宗天历元年,加封显灵威勇武安英济王。到了明代,已经到了王位,还怎么再封下去呢,总归是有办法的。在万历二十二年,因道士张通元之请,将关羽进爵为帝,后又被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整个清代,关羽还是源源不断地被册封,到清末,他的封号已累加为“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看样子孔老夫子只能是望“关”兴叹了。当时的市场体系还不健全,要不然打出关羽的品牌,所向无敌不说,真不知要收获多少金子银子。
除了儒家为孔子所把持以外,关公则在道佛两家颇有市场。道佛两家也把关公奉为护法神,封为“荡魔真君”、“伏魔大帝”、“伽蓝神”。民间年画中,关羽的像常常占据显著的位置,有时被置于正中,其图像大小与玉帝不相上下。这种图像设计也是有根据的,因为民间就把关公称为武玉皇,因而关公与天上的玉皇大帝并列,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这种待遇就是孔子所望尘莫及的了。孔子也只是在天下的学馆享受膜拜,而关羽则超出了“专业”限制,而成为庙堂与山野共同膜拜的对象。
而且关羽在民间的种种传奇传说也是多如牛毛,几乎是只要与关羽牵上点关联,就马上在民间形成传说。根据马昌仪的介绍,关羽在民间的神奇xing传说主要有十个方面:一、神奇的诞生;二、红脸关公;三、桃园结义;四、忠义大将军;五、关公磨刀与风物传说;六、关公与周仓;七、关公显灵;八、关帝庙的传说;九、关公与灶神、土地爷、海神的故事;十、青龙偃月刀与赤兔马的传说。关公传说反映了亦神亦人的关公从神到人,又从人到神的神奇xing事迹,显示了关公信仰在神州大地历千余年而不衰的民间基础。在与民间的深厚关系方面,关公起码是不比孔子逊色的。
就是历代统治者也是意味深长地与关羽拉关系。明代帝王,自朱元璋起就制造了关公率十万天兵助他破敌的显灵舆论。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也造出了关公显灵佑助他的传说,并为此向成都关王庙颁赐龙凤丝旗。雍正对关羽很看重,乾隆也不例外。据传说关羽武玉皇的身份是乾隆封的。这其中包含有乾隆的一个诡计。乾隆把自己设想为刘备转世,这样就与二弟关羽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理所当然地封关公为武玉皇,跟玉皇大帝平起平坐。乾隆抬出一个关公的目的,与明代皇帝的不同在于,他是想借此收复天下千千万万汉人的心。清代自上而下倡导关公信仰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定民心,稳固其统治地位。
一个关羽,就如同孔子一样,那是有许许多多文章好做的。那是因为累积在关羽身上的官方社会资本与民间文化资本都着实不少。历代统治者当然是不愿放弃这样一个机会的。另一方面,在对待关羽的态度问题上,上至朝廷、下至江湖民间如此步调一致,这倒是耐人寻味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77446.html
相关阅读:三国历史上杀害关羽的幕后凶手居然是司马懿?
浅谈袁术和孙家三代世交:孙吴崛起离不开袁术
三国随章侃 第十二章 兖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机
三国演义中最为心狠手快的美女:孙翊的妻子徐氏!
张飞死因何在?手足相残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