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说的奇闻,发生在咱们北京房山的周口店。今年4月,周口店遗址里发现了一批新的化石,这批化石立即引起了众多专家的关注,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还得从今年4月24日的一条新闻说起。
2008年4月24日北京晚报一条标题为“周口店遗址发现神秘‘藏宝洞’”的新闻讲到:周口店山神庙外发现了千件古化石,而且这些化石上面竟然留有神秘的数字标记,经专家鉴定,这些标记是考古学家所留……
1929年,考古学家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第一枚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不久又有大量古人类化石被发现,可是这些化石并没有在世间留存太长时间,1941年12月7 日,它们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从此,再没有人看到过这些瑰宝,也没有人知道它们的去向,留给世人的仅仅是不断的猜测……
那么,周口店新发现的化石会不会和这个未解之谜有联系呢?我们能否从这些化石中,寻找到几十年前消失的北京人化石的踪迹呢?又是谁把它们埋藏在这里的呢?为了能了解更多的信息,记者来到了周口店遗址,首先找到了发现这批化石的人。
据了解,这些化石是在施工时被发现的,当时出土了十几块化石。周口店遗址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确定这一发现后,马上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取得了联系。
同号文博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对于古生物有着20多年的研究经验。4月23日他来到现场进行清理工作时发觉,现场的状况很奇怪。他发现,这次出土的化石有上千件,其中并没有人们所期待的“北京人头盖骨”的踪影。但是在对这些化石进一步整理后,他发现一个出人意料的的细节,许多化石的表面都被人为的刻上了标记。
同博士所说的标本号,其实就是一个由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序列号。只要是出土的化石,专家们都会把这种编号写在上面,目的在于记录化石出土的时间和地点。这表明:它们是被人挖出后又藏起来的,而且可以肯定是发生在20世纪之后,原因在于,周口店有化石存在是1918年瑞典考古专家安特生发现并证实的。
事情发展到现在,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究竟是谁将这些化石埋藏起来的?这样做是为什么?这些疑问,让记者联想 “北京猿人”化石离奇失踪这件事上,直到现在,这批失踪的化石仍然没有被找到,甚至丝毫线索也没能寻找到。那么这次发现的“藏宝洞”化石与那批失踪的化石是否有关联呢?
周口店遗址在一次施工中意外发现了千件化石,而化石上面竟然记录着考古专家留下的编号,这是否和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遗失事件”有关呢?在记者的进一步调查后发现,它们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同号文介绍,从清理出来的化石初步来判断,最早的是14地点的鱼化石,还有第1地点,也就是北京猿人地点的化石。
周口店遗址处于山区和平原接壤的部位,加上附近山地又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就形成大小不等的天然溶洞和裂隙。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才得以保存数百万年间的地层土状堆积。通俗点说这些堆积层就像一座高达十余层的仓库,每一层都存放着属于那个历史的产物。
为了便于研究和分类,专家对于周口店每一个挖掘地点都进行了编号,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周口店遗址共发现和发掘猿人洞、山顶洞和新洞等27个具有学术价值的化石地点。之前专家提到的北京猿人地点,也叫“猿人洞”,是第一枚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地,那些遗失的化石中就有这个地点发现的。其实这些信息还不足以把最新发现的化石和遗失化石联系到一起,真正让记者感到兴奋的是,在这次的发现中还有另外的细节,把化石的来历指向了遗失化石。
“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成立于1929年,任务就是让化石得到更好的挖掘和保存。遗失的北京人化石都是由这个单位进行挖掘保存的,而这次发现的化石中也有出自这里的……
我们现在翻过头来再仔细的回忆一下,这次发现的化石不但在挖掘的地点上和遗失的化石一致,而且从化石的标本号上还发现,挖掘单位也是相同的。这所有的细节无不把新发现化石同遗失化石关联在一起。可是就在这时,一个重要证据颠覆了以上所有和“北京人化石遗失事件”相关的猜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同号文博士在对这些化石进一步的清理研究后,对记者提出的猜测给了彻底的否定。“有些化石标本是有58,59年的野外记录号,这些标本肯定是59年以后才埋到哪里的。” 同号文否定“这些新发现化石和遗失化石有关”的重要依据就是之前给记者带来无数想象的化石标本号。
这些化石都是59年之后才埋进去的,让人遗憾的是,这一点推翻了与遗失化石的关联,看来那个未解之谜只能继续地困扰着我们。然而这样的结果也让这批“藏宝洞”化石的调查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究竟是谁藏起来的呢?而这些化石在埋藏时并未进行任何处理,足见埋藏时的匆忙。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让这些本来已经应该在标本馆珍藏的化石,被秘密的掩埋了起来呢?
为了揭开这些谜底,记者准备从工作日志查起。在翻看了1959年至今的日志档案后,得到的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通过对周口店工作人员的走访和了解,记者发现,现在正在周口店遗址工作的人员对这件事情也是毫不知情。这些人中有的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年左右,可见这些化石的埋藏时间应该在70年代之前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那个时期遗址的主要负责人已经去世。线索到这里又一次中断了。
就在无法继续找寻化石的来历之时,遗址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给记者带来了新的消息,他们找到了一位当时在管理处工作的老员工。那么他会帮助记者找到化石来历的答案吗?
这位老人叫刘振扬,74岁高龄的他1954年来到周口店遗址工作,后任遗址管理处副主任。又一次踏上熟悉的土地,刘老的记忆拉到四十年前。
1968年的某一天,已经在周口店遗址管理处工作多年的刘振扬,和另外的几名工作人员,曾经把一批化石秘密的埋藏在山神庙旁。据刘振扬回忆,当时埋藏的化石有十来筐,埋了一米多深。那么当年他所埋藏的那些化石会是这次出土的化石吗?
在刘老的回忆下,记者来到当时化石的埋藏地,经过对照和验证,完全可以确定刘老先生当年亲手埋下的那些化石就是这次发现的化石。化石的埋藏者终于找到了,可是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要这样秘密的把这些化石隐藏起来呢?
刘振扬回忆,当时对于化石的保管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详细的规定,尤其是这些动物标本,在保管上更是被人疏忽。这些化石堆放在院子里,风吹雨淋。“放在院里,雨淋风吹,树叶子挂着土都落在上面,挺糟糕的。54年改造那个庙,就把它搁在院子里了。开始用油毡搭了一个棚,后来时间长了,筐也烂了。”
吴新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在1958年参与周口店的挖掘工作。对当时的情况非常了解,说起那个年代的工作状况,他有着许多的感触:“挖的很粗放,不是很细致。那个是时候是这样,用炸药把堆积物炸开,看到有一些化石了,给它保存下来,但是当这一块不是很大的话,就不要了。”
正是由于当时那种粗放的工作方式,让很多化石难以妥善保存。而且,那时对于化石保管还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容易被人随意取走!
刘振扬:“文革时期,那些小孩串联到处走。这个门是个门轴的,一端就下来了。他们进去就拿化石。”
大量化石的遗失促成了时任遗址管理处副主任的刘振扬老人,要把化石埋藏起来的决心,为了让化石真正得到保存,老人做出回埋决定时没有告诉任何人,之后的近四十年里,他也没有跟别人提起过。那么在同博士的眼中,它们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呢?
同号文说,在这批发掘出来的化石中,发现了一个猕猴的下颌骨和几个大的犬科动物的牙齿,相比其它化石来说,它还是比较少的,具有研究价值。因为北京这个化石的猕猴和现生猕猴分布距离比较的远,因此可以判断,当时的猕猴比现在的猕猴分布要广,以此来推断猕猴在中国的演化是很有价值的、很重要的证据。
这些珍贵的化石,如今已经安静的躺在了研究所的实验室中,等待着它们的将是专家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探索人类的过去,探索地球的历史。而这一切正是来源于刘振扬老人在四十年前的一个决定……
这些化石为什么会被人埋藏,现在我们的记者已经给它们找到了答案。虽然答案并没有解开“北京猿人”遗失的那个世纪之谜,但它们仍然是历史的见证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几十年前考古专家们保护古化石的传奇经历。至于它到底还能在告诉世人怎样的远古故事,还要靠专家对它们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75582.html
相关阅读: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