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状元宰相”-李春芳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明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李春芳

李春芳(1510年-1584年),南直隶扬州兴化(今江苏兴化)人,字子实,号石麓。生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卒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

嘉靖十年(1531)的举人,嘉靖二十六年(公元一五四七年)擢进士第一,以鼎甲第一成丁未科状元。经6次升迁,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为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拜相。到隆庆二年(1568),58岁的李春芳继徐阶升任首辅,“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改中极殿”,由状元而宰相。 历史

嘉靖十五年(1536),25岁的李春芳饶有兴趣的在南京参加了一场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大辩论。一方是以欧阳德为代表的“致良知”(阳明学说)派,另一方是以湛若水为代表的“随处体认天理”派。双方旗鼓相当,各不相让。一位叫做王艮的泰州人独辟蹊径,巧妙地提出“随处体论天理致良知”的新论点,作《天理良知说》,平息和统一了双方,打出了泰州学派的旗帜。原本师从湛若水、信奉“六字真诀”的李春芳异常兴奋,专门到徐氏东园拜谒王艮、亲聆教诲。又以所学新论去说服欧阳德,使欧阳德不得不对这小小后生刮目相看.

兴化东岳庙 历史

明代兴化籍首辅,人称《状元宰相》的李春芳,信奉道教,孝顺父母,主建与金銮宝殿相媲美的东岳大殿,常在此道场活动。

李春芳是嘉靖十年(1531)的举人。中举后勤学不倦,先后拜欧阳德、湛若水等天下大儒为师,又“请益”于王艮,受学于丁养晦。在兴化留下了东城外土神祠的“李文定读书处”和缸顾乡武陵溪的读书台。

历史

据说,当时坐馆淮安的“射阳吴子”吴承恩有幸拜识了这位别号“华阳洞天主人”的李春芳,其后共同合作写出一部惊天动地的《西游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推出《话说吴承恩———〈西游记〉作者问题揭秘》一书,提出《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而是明嘉靖的“青词宰相”李春芳,目前史学界尚有争议)

嘉靖廿十六(1547),李春芳厚积薄发、一举夺魁,以鼎甲第一成丁未科状元。经6次升迁,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为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拜相。到隆庆二年(1568),58岁的李春芳继徐阶升任首辅,“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改中极殿”。由状元而宰相,于是,一块“状元宰相”的匾额便高悬于刚落成的兴化四牌楼上。

兴化四牌坊

深受各派儒家思想浸润的李春芳终于实现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立《宗藩条例》,规范宗室礼仪岁禄;主科举、荐人才;崇俭素、停建翔凤楼;罢太仓金,缓解国内矛盾;册封外藩、允许蒙古俺答部“款塞求封”,加强民族团结,使边都数十年无战事。同时严以律己,“廉洁过之”。他不动声色的将国家大事处理得妥妥帖帖,《明史》评价他“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以安静称帝意”。

历史

李春芳手迹

与李春芳同为阁相的是雄鸷果敢的张居正和目空天下的高拱,他们虎视眈眈地瞄准着李春芳的首座。一次闲谈中,李春芳慨叹徐阶:“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张居正阴冷地答“如此,庶保令名。”李春芳惊出一身冷汗,想当年严嵩诛杀夏言、徐阶斗倒严嵩、高拱弹劾徐阶,身为首辅者无一有善终。于是去意坚定,连上七道致仕章,终获批准。“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又受王襞之托,为作《崇儒寺碑记》。李春芳的《贻安堂记》、《明隽》等著入了明史艺事志。

李春芳书影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七十五岁的李春芳抛下状元笔,安详地离开了人间。皇帝赐李春芳葬于扬州西山,墓址在勾城塘边洪恩寺东侧。李春芳故居在兴化东城外状元巷北,久圮,仅巷头状元坊石柱存焉。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入阁后在城内四牌楼与八字桥之间建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元老府。前抵城内东大街,后及原塔寺巷,殿阁相望,门深似海,一直保留到建国初期。后因私自改建,今仅剩明建清修厅屋两进,曾为清末民初我国最早的女新闻记者刘韵琴的居室。刘韵琴系李春芳裔孙媳、又是刘熙载嫡孙女,曾留学日本。相府门楼亦圮,火巷今为通衢,名“元老府巷”。 历史

元老府

《明史》中的记载: 历史

性恭谨,治谕平恕,时人比之—李时。才虽不及,清廉过之。隆庆初(公元一五六七年)拜首辅。旋进吏部尚书。卒,谥文定。春芳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目。著有《贻安堂集》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11441.html

相关阅读:李之藻
明朝人的性观念
闽、浙地区古代明教失踪之谜
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韩
明朝为何承认越南独立:只因七万明朝大军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