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深度了解知青是什么意思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知青是什么意思?许多人对这个问题都非常疑惑,知青作为时代的特殊产物。许多90后,00后自然不知道知青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就知青是什么意思这个话题和大家深入的聊聊知青史,一起解答知青是什么意思。

知青是什么意思答疑一、从“支青”到“知青”

知青是什么意思?翻阅资料,出乎意料的是,中共中央正式文件中好像从来不用“知青”这个词。比如2011年1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有关文字(第二编第十七章的第三节和第三编第二十二章的第一节)提到的都是“知识青年”,除了“1973年6月至8月召开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之外,并没有用过“知青”一词。

在书籍和网上寻找一番,始终找不到文革以后的中央文件中有“知青”的。至于文革前,大概根本就没有这个词。我见到最早出现这个词的材料是1967年“回城闹革命”的知青造反组织的宣传品。看来“知青”属于大众语言,它的普遍应用应该是在1968年的“12.21”指示之后。

知青是什么意思之革命赠品

为什么中央文件不用这个词?是因为含义不清吗?知青是什么意思?一个显而易见的疑问是:“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还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简称,还是“城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简称?

前两种提法的实际差别不大。一个历史概念的约定俗成,不一定受政治家或学者的规定局限。回顾50年代到70年代的相关历史,“知识青年”这个词几乎总是与“上山下乡”联在一起。除了极少数例外(1967年的几篇社论),“知识青年”一直是上山下乡的学生独享专用的名词。因此“知识青年”前面有无“上山下乡”定语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多大区别,人们所说的“知识青年”或“知青”就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另一种约定俗成是,今天通常说的“知青”就是总数据说大约有一千六七百万人的城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并不包括回乡中小学毕业生。只有涉及知青历史时,才会提到回乡知青。而对后者,其规模、经历几乎无人系统描述分析。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回乡知青没有像城镇知青那样在农村始终保持着集体的生活方式而是分散在农民中,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阶层,最终成了农民的一部分。即使他们之中后来出了一些作家、企业家、官员,也被称为“农民出身”而不是“知青出身”。

“12.21指示”之前虽然没有“知青”,倒是有“支青”一词。1968年7月到我们刚到北大荒时,和文革前来的中学生一样都被称作“支青”??“支边青年”,或者简称“青年”,如“北京青年”、“上海青年”等等。这与当年上海天津等地习惯使用的“援疆青年”是一致的。“支边青年”的原意是指内地支援边疆地区,比如50年代北京、山东等地青年农民赴北大荒。自从“12.21”之后出现“知青”一词,下乡的中学生就都被划成此类,不再算“支青”了。

除了“支边青年”外,“支青”还有另一个分支是“支农青年”,指城镇人口去农村当农民,60年代初缩减城市人口动员待业青年到农村就属于这一支。阅读《中国知青史 初澜》等书籍我们知道,在“支边”和“支农”两个潮流之前,还有50年代初期就开始的小学、中学毕业生回乡或下乡参加农业生产,他们从一开始就被报刊称作“知识青年”。这些下乡学生和“支青”都属于“上山下乡”序列。在黑龙江和新疆等地的军垦、农场,这几种人员的历史作用至今仍被全面肯定。无论从历史缘起还是从时间人员看,各种“支青”与“知青”并不能完全区分开,所以“知青史”大多从回乡学生、“垦荒队”、各种“支青”说起。

60年代初之后,上山下乡的潮流变成了一支,它的主体变成了由下乡学生组成的“知识青年”。

由此可见,知青是什么意思?“知青”一词还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按照今天的语言习惯,“知青”通常被狭义化地理解为总数为一千六、七百万的城市下乡中学生。而在知青史书籍文章中,这个词是否包含包括回乡学生和更多的人,则要看论及的时代和对象:是主体为回乡青年、支边青年、支农青年和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还是包括回乡学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或者只是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知青是什么意思答疑二、知青都包含哪些人?

前两天浏览了一下网上资料,发现两年多前在“天津知青网”上就有网友对“知青”与“支青”的外延与内涵做过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也按此方式谈谈。

知青是什么意思?所谓“知识青年”的外延,就是看看这个词都包括那些人。

据说尼采讲过:“定义只适合于非历史的东西”。“知青”或“知识青年”恰恰是个历史词汇,有一个演变过程。上山下乡的初、高中毕业生当然包括在内。小学生算不算?大学生呢?这就需要捋一捋几十年的历史过程了。

1950年代初曾有一批高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中学需要就业,被舆论要求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成了“知识青年”最初的成员。例如徐建春、吕根泽等典型人物。

到了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上山下乡的主角已经成了中学毕业生。开始以回乡中学毕业生为主,后来渐渐更多指向城镇中学毕业生。此时小学毕业生已经不被算作知识青年了。看看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60年代初小学毕业的孙少安当农民似乎天经地义,而中学毕业的孙少平却以知识青年自诩,不再甘心作农民了。

那么自60年代起,知青是什么意思?“知青”或“知识青年”就是“上山下乡的城市中学毕业生”了吗?

这么讲可是违反毛主席语录的。“12.21指示”讲得很清楚,需要“到农村去”的“知识青年”包括了城里人“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

知青是什么意思之知青批准表

但事实上当年和今天所有的言论中,文革中的大学毕业生都没有按照“最高指示”被算作“知青”。为什么?是因为他们没下乡吗?几年来我一直有这个疑问。

去年我写过一篇博文,认为文革中的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按照“12.21指示”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大学生的“下乡”大多只是大学的农场分校,或者毕业分配前在农场劳动锻炼。只有一大批文科、农科和医科生毕业后一度在公社一级的革委会、学校和卫生院等基层单位工作过,几乎没有下到生产队的。但后来有些网友不同意此说,我也感到自己了解的材料并不全,故收回此文。可疑问并没有解决。

我认为大学生没下乡有个依据:1968年底至1970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曾进行过“大学生下乡”试点。清华的材料见叶志江的书《走出文革》(他的博客中大概也能找到)。1968年底清华大学曾把9名毕业生送到河北农村插队,一年后其中有人还参加过县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典型汇报大会”。北大的材料见2011年2月23日的《陕西日报》文章“邓小平女儿邓楠在宁强的日子”,提到北京大学学生邓楠、张宏等人到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高寨子公社下乡插队,户口也迁去了。这两个例子才是真正的大学生下乡。当年这“两校”由谁直接领导是众所周知的。这种试点活动清楚地说明,“12.21”指示并非虚晃一枪,当年确实有让大学生下乡当农民的实践。但这种试点后来并没有推广,可见“大学生下乡了”的说法未必正确。究竟是发起者又改了主意,还是掌管具体工作的人不愿执行?又或是试点结果不理想,因此没有实行?。

反之,如果说文革中确实有大批大学生下乡了,为什么没有按照“最高指示”把他们算成知青?为什么不把他们包括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大学生才应该是名副其实的“知识青年”呀。他们下乡应该比中学生产生更大的反响,为何无人描述其规模、过程和影响?

有人说:大学生是国家干部,因此无法下乡到生产队,或下了乡也只能是暂时的。这种解释自然有道理,但也不无疑问:①大学生的干部身份并不是1968年12月21日之后才有的,发出这个指示的时候难道不知道这个障碍吗?②这个障碍真的不能克服的吗?在当年,“最高指示”可以不执行吗?1966年12月9日《人民日报》社论《同工农结合是知识青年的历史道路》提出“不仅中学毕业要当农民,大学毕业也要当农民”。如果这是文革初期的文字不能当真,那么1968年6月15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关于一九六七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问题的通知》可清楚地写着:要“彻底打破大专院校毕业生一出校门只能分配当干部,不能当工人,农民的旧制度”。③那两个学校的试点也说明确实曾有“彻底打破”的尝试。

可见无论说大学生下乡没下乡,都有一些疑问,都需要用更明确的历史事实作解释。主观猜测没有多大意义。

这样看来,知青是什么意思?要说清楚历史上知青都包含哪些人还真不那么简单。

有人会说,你这样咬文嚼字有什么意思?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再讨论大学生算不算知青有什么用?

我觉得还是有一点意义的。至少能更好地解释发出“12.21”指示的动因。有人认为这个指示是为了降服“桀骜不驯的红卫兵”。可是有文革经历的人都知道,1968年底,至少在北京,中学生已被“降服”一年多了。此时军人掌握了学校绝对权力,群众组织被“大联合”所取缔,整顿了党整团,恢复了部分文化课,还分配了部分66届毕业生(包括征兵)。在1968年下半年依然“桀骜不驯”、大打派仗坚持武斗的,只是大学生造反派。如果大学生没下乡,“降服论”就说不通。如果说大学生下乡了,就应该把它的规模影响和与知青的关系说清楚。

知青是什么意思答疑三、知青是一个特殊的、阶级属性不清的、极不稳定的独立阶层

知青是什么意思?更能反映一个概念的本质的,是其内涵定义。

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曾被认为是一个始终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一个群体的阶级属性是决定一切的本质属性。“知识青年”的内涵由“知识”和“青年”两部分组成。“青年”暂且不论(很多16岁左右的下乡学生其实很难算青年)。要害是“知识”这个定语。“知青”与“支青”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谁包含了谁,而在于前者与“知识”沾了边。随着50年代到60年代“知识青年”文化水平的提高,它的阶级属性也变得越来越可疑了。

支青的主体是工农,无论是“支农”还是“支边”,“支”字都是支援的意思,含有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做贡献的褒义,他们和垦荒队员的历史无论在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哪个阶段都是被正面歌颂的。而“知青”就不同了。它的阶级属性是什么?当时没有人明说,但在很多人心中属于“小资产阶级”。

当然,当年社会主流对此认识也有一个过程。现在人们十分强调文革前后上山下乡的性质有所不同,其实今天回顾历史就会看到,文革前,主流舆论对这批人的称呼和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常一个群体的称呼形成都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但中央文件正式使用“知识青年”这个词却是在1963年底一个很短时间内决定的。

知青是什么意思之知青回忆录

在《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一书中,将文革前的上山下乡分为探索阶段(1955年至1961年)和有计划展开阶段(1962年至1966年)两段。早在第一阶段的开始就有报刊使用“知识青年”称呼到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毕业生了。有一些地方党委政府也如此,比如1958年4月16日共青团上海市委召开《上海知识青年志愿参加湖北、安徽农村建设的活动分子大会》,市委书记曹荻秋讲话中多次提到城市知识青年支援农村。但那时使用这个词未必有多少政治含义。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整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中共中央文件中并不使用这个词汇。甚至在转发一些含有“知识青年”提法的地方文件时,中央自己也不使用这个词。从1957年刘少奇关于中小学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的讲话、《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1958年中央的支边宣传材料、一直到60年代初期的安置工作文件都不使用“知识青年”一词,使用的都是“下乡学生”、“下乡青年”一类称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02390.html

相关阅读: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