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雷锋生前最后一笔存款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雷锋同志1940年12月18日出生,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同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人。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我国把3月5日定为“雷锋纪念日”。习近平指出,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雷锋5岁时,他的父亲雷明亮在江边运货的路上遭到国民党逃兵的一阵毒打。当雷锋父亲反抗日寇时,又遭受毒打,由于没钱治病,不久就去世了。雷锋家里很穷,他哥哥雷正德12岁就去当童工,因为岁数小,被饿成了皮包骨,最终不幸染上了肺结核,不久也去世了。雷锋的弟弟也不幸被饿死在家中。更不幸的是,雷锋唯一的亲人——他的母亲,受到地主的凌辱后,于1947年中秋之夜悬梁自尽。年仅7岁的雷锋从此沦为孤儿,在六叔公和六叔奶奶的拉扯下,艰难地活了下来。1962年8月15日在指挥乔安山倒车时不幸被电线杆砸到头颅部,当场昏死,经202号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年仅22岁。

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雷锋在亿万人民群众心中,始终是一个光辉的榜样;雷锋精神作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深深融入时代精神之中。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在辽宁省抚顺市的雷锋纪念馆里,保存着51年前雷锋在储蓄所里储蓄的一张放大了的黑白照片。这张雷锋和女储蓄员的合影摄于1961年冬季。照片上的女储蓄员叫王玉珍,当年只有20岁,到人民银行抚顺七百储蓄所(现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抚顺雷锋储蓄所)工作不满两年。雷锋入伍后所在部队在抚顺驻扎时,他的大部分存取款项,都是在该储蓄所由王玉珍亲手经办的;雷锋捐助灾区、帮助战友等钱款,也都是从该储蓄所支取的。所以,王玉珍对雷锋十分熟悉。今年71岁的王玉珍是全国金融系统惟一与雷锋合过影的储蓄员。1996年,王玉珍在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抚顺雷锋储蓄所退休。虽然她为雷锋办储蓄之事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她对此事仍旧记忆犹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在纪念雷锋逝世50周年的特别日子里,古稀之年的王玉珍为我们讲述了雷锋生前与银行打交道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那是1960年春季的一天,王玉珍看到一位身材不高、神采奕奕的解放军战士来到抚顺七百储蓄所。当时王玉珍正在给两位储户办理存款,见有解放军进来她只对他点点头,并说:“同志,请您先等一下。”令王玉珍印象深刻的是,这位解放军战士说话有着浓重的南方口音,他看见王玉珍很忙,便客气地回答说:“不急,不急。”等忙完前两位储户的业务,王玉珍才接待了这位解放军战士。“同志,您存款吗?”王玉珍问道。解放军战士点头回答说:“是的。”于是王玉珍把储蓄凭条递给了他,对他说:“请写下您的名字,存多少钱写在这。”王玉珍一边说,一边指着凭条上填写金额和名字的位置。

接过这位解放军战士填好的凭条,王玉珍感到很意外,这并不是因为户名下面写的“雷锋”两个字(当时全国还没有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大家对雷锋也并不很熟知),而是存款的金额是100多元。要知道,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原本参加储蓄的人就不多,更何况像这位解放军同志一次就存100多元的人,更是寥寥无几。经过交谈,王玉珍了解到,当时雷锋一个月的津贴费只有6元钱,这100多元钱是雷锋参军前,在鞍钢工作的工资积蓄。雷锋的这种艰苦朴素的精神令王玉珍十分钦佩,从那以后,雷锋经常来储蓄所办理业务,不过他后来的储蓄金额并不是很多,一般只有5元钱。

在王玉珍的印象中,雷锋每次到储蓄所来办业务,都非常有礼貌,有时看别人着急,他还会主动让别人先办理。有一天,因为附近单位开工资,储蓄所内的储户一下子比平时多了很多,正好雷锋也来办存款,当得知一位老师傅有急事时,雷锋便从排中走了出去,退到排后边。王玉珍看到此情景当时就说:“解放军同志优先,请雷锋同志这边来。“雷锋对王玉珍摆了摆手说:“还是请这位老师傅先办吧!”

1960年夏季的一天,得知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成立消息的雷锋,又一次来到七百储蓄所。王玉珍看见他便热情地打招呼说:“雷锋同志,又存钱来了?”雷锋笑着回答说:“不,这回是来取钱。”“取钱?取多少?”“取200元吧!”一听取200元,王玉珍感到有些奇怪,当时雷锋的活期存折上只有203元,王玉珍不知道这个一向很节俭的战士,为什么一次取这么多钱?

王玉珍事后才知道,雷锋要把取出来的200元钱捐赠给刚刚成立的和平人民公社。然而,和平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的同志在了解了雷锋的想法后,对他的行动非常敬佩,但拒绝收下这份捐款。雷锋着急地说:“这钱是人民给我的,现在就让它为人民的事业发挥一点作用吧。”在雷锋的苦苦请求下,和平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的同志含着热泪收下了100元钱,也收下了雷锋对党、对人民的一片深情厚意。不久,在得知辽阳地区遭受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的消息后,雷锋又冒着大雨跑到邮局,把另外的100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

1961年冬季的一天,雷锋再次来到储蓄所办理业务,王玉珍在为雷锋办理业务时,正赶上一名《解放军报》记者随同,于是抓拍到这一难忘的历史瞬间,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镜头。

这张珍贵的照片成为王玉珍老人终生难忘的记忆。王玉珍当时20岁,风华正茂,是当年雷锋捐赠存款的历史“见证人”,这张珍贵的照片已被抚顺雷锋纪念馆收藏。同时,照片也被冲洗放大,摆放在雷锋储蓄所营业大厅。这里的员工和王玉珍一样,觉得这张照片非常珍贵,大家觉得这是一份荣誉,保存这张照片,就是保存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不过,更让王玉珍难忘的是1961年9月9日,雷锋来储蓄所存款的情形。那天,雷锋存入了100元半年定期储蓄,这100元半年定期储蓄是雷锋生前最后一笔存款(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当时雷锋填写的“储蓄存单”原件,现已被国家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1990年2月13日,七百储蓄所经抚顺市委市政府正式命名为雷锋储蓄所。这里已经成为传播雷锋精神的窗口。 2010年2月26日上午,沈阳军区某部雷锋生前所在团举行了“雷锋存折续写行动”启动仪式。“雷锋存折”中的229.67元钱成为雷锋传人传承雷锋精神的“火种”。作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广大官兵始终高举雷锋精神旗帜,把资助弱势群体作为学雷锋、做雷锋的具体行动。为了让资助行为持久化、制度化、经常化,雷锋班发出了为“雷锋存折”续存的倡议,以“雷锋存折”为载体积累更多的爱心捐赠,帮助困难群体,资助贫困家庭。

倡议一传出,官兵们就纷纷响应,都争先恐后地来到雷锋像前,队伍排得长长的。其中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爱心人士自发地来到活动现场,他们中有学生、企业员工,有早已退休在家的耄耋老人,还有许多曾经受过各种资助的受捐助者。无论来自何方,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雷锋存折”“储蓄”自己的爱心。

王玉珍觉得,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这么多人奉献爱心,让她真切地感到雷锋并没有离开我们,千千万万个活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她希望“雷锋存折”续写行动能让更多的爱心洒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00445.html

相关阅读: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