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南京金陵女子大学20周年校庆,4名1919届毕业生团聚,左二是曾担任该校校长的吴贻芳
四成人回国干革命 热情高敢于搞暗杀
从1881年到1937年,一些勇敢的中国女性,横渡大洋,奔赴美国、日本、西欧等国留学,她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女中豪杰,引领时代潮流。
晚清末年四名女子留美学医
1881年,出洋留学在晚清帝国还仅是一个新鲜名词的时候,一名18岁的中国女子已经登上从东京前往纽约的客船。她就是被称为“中国女留学生第一人”的金雅妹。
金雅妹3岁时父母去世,被父亲生前好友、美国驻宁波首任领事麦嘉谛博士收为养女。1872年,麦嘉谛被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聘为教授,金雅妹也随之东去。
金雅妹学习勤奋,不久就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日文和英文。其义父麦嘉谛看到她天资聪颖,喜爱读书,便决定送她去美国深造。
金雅妹抵美国后,进入著名的纽约大医院附属女子医科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代留美女学生之一。
1888年金雅妹回国后,在厦门、广州、成都等地开设私人诊所。由于医德高尚,医术精深,深受人们崇敬,在我国医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1907年,金雅妹受天津市政府聘请,担任北洋妇科医院院长,次年又主持天津医科学校,亲自执鞭任教,潜心医学教育事业,致力于我国医务人才的培养工作。
与金雅妹同时期留学的还有三名女性比较有名,她们是柯金英、康爱德和石美玉。1884年,柯金英在福州教会医院资助下赴美国留学,到美国时先补习语言,接着上中学,1894年毕业于费城女子医科大学。
康爱德和石美玉两人年仅7岁时被美国传教士带到美国留学,到1896年,她们一同从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回国后,她们开办医院、培训医护人员。1898年,柯金英到伦敦出席了世界妇女大会,成为中国出席世界妇女国际会议的第一位女代表。
辛亥革命前留学日本,回乡反封建
1898至1911年,东渡日本留学渐渐成了热潮,先后有数百中国女子到日本留学,甚至不乏50多岁的“高龄”女留学生,形成了中国女性的第二次留学潮。
秋瑾是其中的著名一员。1904年,她怀抱救国志向,抛弃优裕生活,与好友唐群英一起,考入日本东京青山实践女校。留学期间,秋瑾和唐群英、何香凝等人一起学习新思想,参加革命团体,加入了革命组织光复会和中国同盟会。
唐群英的革命热情也很高,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她是第一个签字的女会员,当时同盟会的会员都尊称她为“唐大姐”。
据统计,辛亥革命以前,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表现突出的有180多名女性,其中70多人曾留学日本。
唐群英从日本毕业归国后,开始在湖南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以后,同盟会内一些人为了迎合封建势力的需要,取消了政纲中“男女平权”的内容,不让女子参政。
1912年2月20日,唐群英联络“女国民会”、“女子参政同志会”等团体,在南京成立“女子参政同盟会”。在此期间,唐群英等人先后五次向孙中山和临时参议院上书,请求在“宪法正文之内订明无论男女一律平等,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8月25日同盟会在北京开会,到会的女会员一致抗议党纲删去“男女平权”的内容。唐群英在盛怒之下,还上台打了宋教仁一记耳光。
另一名敢作敢为的女性是郑毓秀。郑毓秀14岁东渡日本求学,15岁便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为反封建的一员猛将。
1910年,汪精卫刺杀载沣,所用炸药就是郑毓秀从天津偷运到北京的;1912年,郑毓秀亲自组织暗杀袁世凯,虽然没有成功,却将袁世凯吓了个半死,当时她才21岁。
后来,郑毓秀到法国留学,并于1924年获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她在上海开办律师事务所,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律师。
民国以后留美、留法勤工俭学
从1912至1937年,女子留学生的总数达到1万人,而美国则成为留学增速最快的国家,总数超过千余人。其中的佼佼者是吴贻芳。
1922年,吴贻芳到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1926年,一个访美的外国总理在演讲时诬蔑说“中国不能算一个国家”,吴贻芳非常生气,连夜奋笔疾书,在报纸上发表声讨文章,赢得人们的尊敬。
1928年,获得生物学、哲学双博士学位的吴贻芳回国,应邀担任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金陵女子大学的校长,成为这所大学的第一任中国女校长。
1909至1924年间,美国政府主动退回“多收”的晚清庚子赔款余款和本利共1250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庚子赔款中相当多的金额用于吸引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从1914年到1923年,中国派遣了5批43位留美女学生。
另外,当时还有一些女学生赴法留学。从1919年3月到1920年底,留法勤工俭学女留学生有向警予、蔡畅、郭隆真等40多人,她们中年龄最大的是54岁的葛健豪。
这些勤工俭学的学生一边求学一边劳动。葛健豪在当地中学补习法语的同时,还带人做刺绣,挣法郎度日;女革命家向警予在法国白天打工,晚上学习法文。短短几个月后,她就能读法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
郑毓秀吓退北洋政府代表
1919年,西方列强操纵巴黎和会,企图掠夺中国利益。当时正在巴黎留学的郑毓秀,于巴黎和约签字的前一天,与300多名留法学生和华工一起,包围了中国首席代表陆征祥下榻的地方,不让他在和约上签字。
由于郑毓秀出色的辩论和外交才能,她被举荐为代表,与陆征祥谈判。而此时,陆征祥已得到北洋政府的指示,准备在和约上签字。郑毓秀急中生智,在花园里摘了一段玫瑰枝,藏在衣服里。在接近陆征祥时,她突然顶住陆征祥的腰,声色俱厉地说:“你要签字,我这支枪不会放过你。”
最后,陆征祥不敢去凡尔赛宫签字,并辞去了代表职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99749.html
相关阅读: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