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对越南的援助时间最长,数量最大。截至1978年,中国援越的军事物资可以装备200万陆海空军队,各种物资折价200多亿美元。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5年第10期,作者:袁南生,原题为:《中国千年外交的成本问题》
外交离不开成本,就像办企业一样,外交也有一个使较少的投入尽可能获得较大的产出的问题。探讨中国千年外交的成本问题,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科学办外交,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古代中国的外交成本一直很大
古代中国的外交成本总体来说一直很大,不少时候,这方面的支出是非理性的,有时甚至是赔本的买卖,得不偿失,这方面的教训值得总结吸取。古代中国外交,钱主要花在哪些方面?
一是为邻国两肋插刀,支持和帮助邻邦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努力和斗争。中国千年外交史上这方面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鲜,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爆发,朝国王李?仓皇流亡。当时朝全国八道已失,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之地义州一带尚未为日军所陷,朝鲜知道若无中国帮助,不可能光复朝鲜,因此派几批使臣向明朝求救。朝鲜王室渡过鸭绿江,居住在大明领土辽东半岛的宽奠堡,受到中国保护。明廷派兵抗日援朝。日对朝侵略行动受到中国军队坚决抗击,丰臣秀吉在战争末期死去。他死后不久,日军全部从朝鲜撤退。援朝部队16.67万余人,动员了明朝19.72%的兵力,这个数字不可谓不大。3万将士战死沙场,就战争耗费而言,对明朝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二是花钱买和平。例如,北面的契丹辽国、西面的党项西夏,都是北宋的心腹之患,若以战争方式解决,北宋没有那个能耐。1005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大辽百姓甚至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干脆不发行货币。结果,一百年双方无战事。西夏国力相对宋朝较弱(夏还有其他威胁),只能向宋称臣,但仍提出了岁币的要求。北宋的主要敌人是辽国,北宋本来富庶,想息事宁人,即使吃点亏也无所谓,所以这样的议和就达成了。
三是维持朝贡体系的运转。著名国际法学者王铁崖说,中国千年外交史上的朝贡双方,“在贡国方面,它们获得的利益更多。它们的统治者由于皇帝的册封,使它们的统治合法化,因而它们的统治在人民面前提高了。它们受到帝国的保护而防止外国的侵略,而且还可以在遭受自然灾害时请求援助。由于朝贡,贡国从皇帝那里得到丰盛的赠品,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被允许与中国进行有利的贸易。”(王铁崖《中国与国际法历史与当代》,《中国国际法年刊》,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1年版)
四是和亲外交的需要。汉初的和亲政策,是在汉朝与匈奴力量对比处于不平衡状态,汉朝不得不委曲求全,以期暂时避免匈奴奴隶主侵扰的情况下产生的,“为了执行这一政策,汉朝曾付出极大的代价”。(林?《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和亲延续千年之久,“唐与回纥正式和亲共有4次,每次和亲仅礼费就约需500万缗,大臣们都感到‘降主费多’,就连挥金如土的皇帝也认为这是一惊人数字。和亲所费,主要用于招待、分赐回纥的迎亲使团以及赐给和亲公主、回纥可汗、酋长等人……当回纥发生内乱,遭受天灾,人马冻死很多时,唐朝又对回纥大量赈救粮食。有些名义上是给和亲公主,实际上大部分还是为回纥首领及人民所得。这些,既解除了回纥人民的痛苦,也暂时稳定了回纥内部的统治。”(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五是提供人道主义等各种援助。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自古是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公元前647年,晋国闹饥荒,重臣百里奚对秦穆公说:“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于是,秦国对晋国及时提供了大量粮食援助,这在当时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97818.html
相关阅读: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