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非洲国家元首在国外公开场合突然发飙讨文物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
阿克苏姆方尖碑


奈费尔提蒂画像

本报驻埃及记者/郑磊

8月30日,到访利比亚的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给利比亚领导人穆阿玛尔?卡扎菲送来了一座古罗马女神维纳斯的雕像。“亲爱的穆阿玛尔,我把这个姑娘给你带回家了。”他说。这个“姑娘”的家在利比亚沿海的昔兰尼地区,1913年,意大利军队从昔兰尼的废墟上“劫走”了她。

9月4日,数千名埃塞俄比亚人聚集在阿克苏姆,欢庆国宝阿克苏姆方尖碑归位。有1700年历史的阿克苏姆方尖碑被视为埃塞文明的象征。1937年,它被墨索里尼下令运回意大利。

9月10日,埃及文化部长法鲁克?胡斯尼说,瑞士一家博物馆同意无条件归还“法老之眼”。36年前,它从古埃及阿孟霍特普三世法老雕像上被盗走……

近来,关于非洲文物回归的消息不断见诸媒体。由于历史上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及走私等原因,非洲的大量文物流落海外。虽然流失文物回归被认为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但非洲国家在与外国政府、博物馆以及拍卖行等一次次的博弈中,摸索出了一些独特的追讨策略。

公开场合突然“发飙”

国家领导人在公开场合索要流失文物,经常会让“虏掠国”措手不及,这方面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埃塞俄比亚追讨阿克苏姆方尖碑。

二战结束后,埃塞和意大利签署了归还协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意大利一直未能归还。埃塞方面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索要方尖碑。2002年5月27日,这块方尖碑在罗马遭到雷击,掉下了三大块碎片。此事点燃了埃塞俄比亚人压抑已久的怒火,讨还方尖碑的声浪随之而来。

同年6月10日,世界粮食问题首脑会议在罗马举行,出席会议的埃塞总理梅莱斯突然在发言中转换话题,当着贝卢斯科尼和各国首脑的面,猛烈抨击意大利政府,要求其归还方尖碑。梅莱斯的突然“发飙”使得意大利政府异常尴尬,会议结束后不久,意大利政府痛下决心,决定归还方尖碑。

成立文物追讨部门

在埃及博物馆二层的木乃伊陈列室里,陈列着埃及历史上最有权势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2006年底,一个法国人在网上拍卖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的头发。他的头发怎么跑到法国去了呢?原来,1976年,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受到真菌侵害而损坏,被送到法国修补。主持修补工作的人是这个法国人的父亲。他在修补完后,顺手把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的头发留了下来。

在得知头发下落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下设的专门文物追讨部门就一直同法国有关方面接洽,并通过埃及外交部与法国外交部进行交涉。起初法国方面不愿意归还头发,险些引起两国间的外交风波。2007年4月,这绺头发重新贴到了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上。

在这个过程中,埃及专门的文物追讨部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12月,埃及成立了“归还走私文物全国委员会”,成员包括数名部长级政府高官以及文物法和国际法专家。该委员会负责把海外流失文物和丢失文物的登记造册,还要随时了解国外著名拍卖行是否有非法获得的埃及文物。

在搜集资料的同时,该部门通过多种方式追讨文物,如外交交涉,和相关国家签署文物返还协定,与国外博物馆、文物收藏机构和拍卖行交涉等。自2002年至今,埃及已经追回了3000多件文物。

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也有负责流失文物追讨的特别委员会和独立机构。

阿孟霍特普三世法老雕像

民间组织“发动群众”

非洲国家还有许多为某一件流失文物成立的追讨机构,既有政府出面成立的,也有民间组织。

值得一提的是由埃塞一些社会知名人士成立的归还默克德拉文物协会。1867年到1868年,英国入侵埃塞俄比亚,在袭击了默克德拉要塞后掠夺了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等多个英国博物馆中。

归还默克德拉文物协会在埃塞和英国都设有办事处,并有专门的网站。网站上详细介绍了被英国掠夺的主要文物资料,并设立了一个追讨文物进度表。目前,该进度表显示:在被英国掠夺的文物中,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追回了10件文物,还有468件文物没有追回。

该网站还号召海内外的埃塞俄比亚人向英国政府以及英国博物馆写信,追讨文物。

2007年6月,一个生活在伦敦的埃塞裔小男孩加布里尔给英国首相布莱尔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了大量证据,表明在英国的默克德拉文物都是英国军队从埃塞俄比亚掠夺而来的。信中写道:“埃塞儿童有权看到这些文物,通过他们了解埃塞的文化遗产。”英国首相府马上给加布里尔回信,告诉他此事已转交给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处理。随后该部也回信说,英国的博物馆是独立于政府的机构,政府没有权力索要这些文物。但是在信中透露了个“好消息”:大英博物馆决定把该馆收藏的部分埃塞文物借给英国一个埃塞教堂。这样,虽然文物还在英国,但毕竟是在埃塞的教堂里。

通过借展实现“回归”

2006年初,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举行了一个非洲文物展,展品全部来自大英博物馆,其中包括一张来自肯尼亚西部的珍贵割礼面具。这是欧洲博物馆收藏的非洲文物首次回到非洲公开展出。

这种文物“回归”方式一时引起了很多争论。不少舆论认为,这种方式根本不是文物的回归,他们质问说:“我们必须问,它们是怎样被殖民者抢走的?我们从这次展览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对此争论,大英博物馆辩解称,博物馆将来会开展更多的“借展”项目,让更多的文物回到他们的出土国展览,同时将与文物出土国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

尽管这种“借展”的方式引发了很多争论,但埃及一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埃及历史上最美丽的王妃??奈费尔提蒂的胸像“回家”。1912年,德国的一个考古学家在埃及发现了这尊胸像,在向埃及隐瞒了胸像的真正价值后,把它带回德国。胸像现存于德国古埃及博物馆,是埃及流落在海外最著名的文物之一。

多年来,埃及向德国索要胸像未果,便提出“借”胸像到埃及展览,但遭到拒绝。埃及文物部门异常生气。2007年3月,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哈瓦斯表示,如果德国不租借胸像,埃及以后将不会在德国举办文物展览。此后,德国的态度有所软化。目前,两国还在就此问题进行磋商。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链接

文物回家的三大难题

尽管非洲国家近年来成功追讨了一些文物,但相对于大量流落在海外的文物来说,这只是“冰山一角”。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以“全球化和人类文明共享”为由拒绝归还文物。许多非洲国家面临资金紧缺、相关法规缺位等问题。其中有三大难题最具普遍性。

难题一:难以提供文物所有权的证据。

根据国际文物返还条约的规定,文物出土国在向文物所在国追讨文物时,必须提供该文物详细的资料,如体积、重量、颜色以及丢失时间等细节,以证明该文物的确来自该国家。但由于很多流失文物是非法发掘,没有考古证明文件,也就无法证明其所属权。

2006年9月,美国伊利诺伊州博物馆向肯尼亚归还了一件祭祀木雕,这是肯尼亚首次向外国博物馆成功追讨文物。在追讨过程中,肯尼亚差点因为文物所有权证明问题和木雕失之交臂。这件木雕是1985年被人从肯尼亚姆瓦克鲁家族的墓地盗走的,后来流落到美国。有人在2003年出版的美国《人类学学刊》上找到了一组照片:美国人类学家琳达和莫妮卡在该木雕被盗前拍下的姆瓦克鲁家族的一名成员与木雕的合影。这成为了木雕属于肯尼亚的铁证。

难题二:回归文物是否能得到妥善的保护。

一些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缓慢,没有足够资金投入文物保护,也缺乏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有些国家战乱频仍,文物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不久前,非洲某国要求一家英国博物馆归还殖民时期被掠夺的文物,但这家博物馆却以该国没有能力保护这些文物予以拒绝。该博物馆反问说:你们能有设施使归还文物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吗?你们有防盗设备吗?你们有文物保护专家和管理人员吗?

难题三:如何打击和遏制文物走私。

对于非洲一些国家来说,在大力追讨海外流失文物的同时,不断有大量文物走私到国外。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价值5亿美元的文物从非洲流失。另据美国联邦移民和海关执法机构今年9月透露,从世界各地走私珍稀艺术品到美国的案件数量正呈上升趋势,这其中不乏非洲的珍稀文物。

因此,非洲国家在采取有效措施打击文物走私的同时,应该加强同有关国家海关部门的合作,遏制文物流失海外。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89542.html

相关阅读: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