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苏联黑科技:曾因研发何技术宣称“飞机可进博物馆”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

1957年8月21日完成R-7洲际导弹的全程试验,射程达8000公里。苏联政府宣布这一消息时,美国还未研制出射程如此远的导弹,外界对此有些不屑一顾。但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赫鲁晓夫更是大喜过望,宣称苏联导弹能打到世界任何角落,甚至预言“飞机可以进博物馆”。

资料图

本文摘自:安徽日报农村版2016年01月22日第11版,作者:佚名,原题为:《苏联战略火箭军前世今生》

在去年的最后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正式成立。提及“火箭军”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想到苏联于195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支战略火箭军部队,尽管俄罗斯如今将其降格为战略火箭兵,但它依然是俄国防建设的重点。“攻击美国”催生战略导弹

1949年8月29日,苏联在中亚塞米巴拉金斯克无人区成功试爆首颗原子弹,宣告美国对苏核讹诈的历史就此告终。由于美国战略轰炸机对二战结束起了重要作用,而且是用B-29轰炸机投下的首颗原子弹,斯大林于1947年责成天才设计师米亚西舍夫研制能携带“货物”(苏联官方对原子弹的“隐称”)并突袭美国的远程喷气式轰炸机。

重任在身的米亚西舍夫率领设计团队,只花了五年功夫便研制出能携带5吨核弹飞行1.2万公里的“空中超级堡垒”,苏军编号为米亚-4。但1954年5月1日红场阅兵前,赫鲁晓夫视察米亚-4轰炸机的进展。米亚西舍夫承认,空袭美国的米亚-4只有“单程机票”,剩余燃料不够返回苏联。赫鲁晓夫就此明白:“攻击美国的任务只好用其他手段来完成了。 ”

此时,领导苏联国防工业部的是在二战期间创造过多项奇迹的乌斯季诺夫,他经常在赫鲁晓夫耳边灌输“导弹是个神奇玩意”的思想。1956年2月27日,赫鲁晓夫接带领苏共中央政治局和部长会议的成员视察科罗廖夫领导的导弹设计局。这次视察让赫鲁晓夫印象深刻。这里展示的导弹包括短程的R-1导弹;能携带核战斗部的R5中程导弹。最神秘的是当时正在研制的R-7弹道导弹,它足以攻击美国本土。

这次访问毫无悬念地坚定了赫鲁晓夫乃至苏联最高层发展战略导弹以及相关部队的决心。1956-1957年苏联削减兵力超过200万人,1958年裁减30万,1961年继续裁军120万。赫鲁晓夫坚信,一支用战略导弹武装起来的部队足以抵挡一切威胁。

战略火箭军应运而生

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苏联将领普遍对导弹缺乏热情,认为导弹昂贵笨重,缺乏军事效率。这种指责绝非空穴来风,此时的导弹都采用低温燃料作为动力,一旦燃料加注后导弹就必须发射。此外多数导弹平均有一半的发射都遭遇失败。

但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苏联导弹燃料和制导系统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科罗廖夫克服重重障碍,终于在1957年8月21日完成R-7洲际导弹的全程试验,射程达8000公里。苏联政府宣布这一消息时,美国还未研制出射程如此远的导弹,外界对此有些不屑一顾。但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赫鲁晓夫更是大喜过望,宣称苏联导弹能打到世界任何角落,甚至预言“飞机可以进博物馆”。

不久后,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做出决议,敦促国防工业部加快导弹的开发与列装。为了保密,列装部队一律禁用“核”称谓,只是笼统叫做“特殊任务部队”,而他们列装的“火箭(导弹)”、“发射架”等装备也全部用“炮弹”和“炮”来代替,以便让西方误解为苏联正在研制能发射原子弹的大炮。

1959年12月,苏联国防部正式将特殊任务部队明确为战略火箭军,全面换装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R-12、R-7等中远程导弹。作为当时苏联五大军种之中最新和最小的军种,战略火箭军的地位非常特殊,统帅着三个火箭集团军、三个独立火箭军、10至12个火箭师、三个大面积的火箭靶场以及大量的科研机构和教学单位。20世纪60年代,战略火箭军的总兵力就达到50万人。从战略火箭军到战略火箭兵

苏联把核战争胜利的希望几乎都寄托在战略火箭军上。1990年9月,也就是苏联解体前不久,战略火箭军列装36个火箭师/旅,拥有苏联核武库中56%的战略发射系统和64%的核弹头,规模之大不言而喻。

苏联解体后,全球地缘政治发生根本性变化,俄罗斯继承的战略火箭军失去“潜在对手”。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战略火箭军存在的合理性引发俄国内的讨论,并在21世纪初由独立军种被降格为“战略火箭兵”兵种。

然而,随着北约持续东扩,俄传统势力范围被不断侵蚀。这种形势下,俄罗斯只能重新加强核武装。近年俄军实施了多次大规模军事改革,但战略火箭兵在改革中几乎未受影响,地位可见一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80093.html

相关阅读: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