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上游”系列海防导弹:镇守国门的惊人利器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20世纪60年代初,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做了战略部署,国家主席刘少奇指示:要尽快拿出海防导弹,打击敌人的海空优势。

1966年11月,我国首批海防导弹--“上游”一号终于诞生。时值她45周岁之际,笔者来到研制生产该型号海防导弹的中航工业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洪都)采访。当年参加“上游”系列海防导弹研制的老科技工作者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研制任务:原由国家战略部署

我国海防导弹事业创始于1959年初。当时,根据1957年中苏两国签署的新技术协定,我国引进了苏联一种岸对舰导弹和一种舰对舰导弹及生产技术,人们习惯上统称为海防导弹。

由于飞航式导弹与飞机技术和工艺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央决定海防导弹的仿制任务由航空工业部门承担。前一种岸舰导弹曾安排在成都飞机厂和成都发动机厂等企业进行仿制,后因国民经济调整而停产。另一种舰舰导弹,即“冥河”型飞航式舰舰导弹,安排在洪都进行弹体制造和总装,其末制导雷达、自动驾驶仪、引信、战斗部、固体火箭助推器、液体火箭发动机则由沈阳火箭发动机厂、北京航空仪表厂及电子、兵器、船舶工业等部门的企业作配套。“冥河”国内代号“5081”产品,1964年总参正式命名为“上游”一号。该型导弹是苏联1960年初刚转入批生产的产品,具有60年代世界尖端技术水平。导弹可装备于各类轻型导弹快艇、中型护卫舰和大型战斗驱逐舰,是用作海上巡逻和进攻的一种重要反舰武器。

1960年3月24日,一机部四局正式向洪都下达了仿制任务。同年5月,第一枚“冥河”和一批资料从西伯利亚运抵南昌。导弹作为“副总理级别”的机密被送进有几道军岗的库房,所有来往文件只标上神秘的代号--“5081”。当时产品初、总装厂房已破土动工,原要求1961年二季度完成试制,后因国民经济计划调整,仿制进度推迟至1963年,计划1968年、争取1967年仿制定型。

仿制:从反设计开始

为做好仿制工作,洪都于1960年3月成立了包括各部门为一体的、高度保密的综合性封闭科研生产单位--40办公室。当时担任飞机设计所副所长的何文治兼任了40办公室主任。至1960年上半年,已从全厂各单位抽调约百人到40办公室,开始进行苏联原文资料的翻译、消化等仿制准备工作。在翻译复制资料中,发现了一些错误,进行了修改,还补充了技术资料1000多页,补齐了配套产品的装前测试技术条件。同年10月,完成了资料的翻译、复制工作。在此期间,工厂曾提出聘请8-10名苏联专家,但由于中苏关系的急剧恶化未能实现。因此,设计室的技术人员在消化原资料过程中,进行了反设计工作,以吃透原设计意图。如产品强度计算,是处理弹体结构生产技术问题的重要依据,苏联只给了一份静力试验任务书,且错误很多,经强度组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30多份计算报告,为仿制生产全面铺开创造了良好条件。

1973年9月,40办公室才撤消。导弹设计部分并入飞机设计所,成立第一设计室。导弹初装、总装和机加也相应成为独立的车间。

当时的设计室为403分室,仅21人,大部分是中专生,仅两名大学生边翻译资料边学习导弹基本概念。不用说设计导弹,他们连导弹的面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先进的系统大工程,一步一步从模拟开始,无异于幼儿学步,每一次前进都步履艰难。当他们知道“外援”已断,从此全靠自己努力时,人人犹如破釜沉舟的义勇军,勇敢地面对“科学巨人”,展开了不屈的攻坚战。

“冥河”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种精确制导武器,技术要求高,结构复杂。仿制这样一种高技术产品,在既无苏联专家指导,又无经验可借鉴的条件下,困难是相当大的。洪都刚刚从制造螺旋桨飞机转入制造喷气式飞机,无论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还是技术设备的性能,都远不能满足要求。

40办公室成立初始,首先对未接触过导弹专业的人员补充专业知识,进而系统地消化引进资料。何文治主任提出了“总结、提高、出成果”的口号,发动大家消化资料、进行反设计,掌握原设计意图。当时处于生活困难时期,大家忍着饥饿,拖着极度消瘦的身体,日以继夜地刻苦钻研,大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设计技能。

“雄心壮志,脚踏实地”是何文治为大练基本功提出的口号。当时上至室主任,下至描图员,全都参加了基本功训练。在消化资料阶段,规定了各类人员应达到的应知应会标准。

在全弹强度计算完成后,又在全体设计人员中开展了学习强度计算方法的活动。在试制工作正式展开之前,科技人员有的参加三结合攻关,有的去参加米格-19飞机的试制,或到专业相近的车间、试验室参加生产实践。试制工作展开之后,则到车间或成附件厂跟产。在试制工作中期,进一步将设计、工艺合而为一,要求技术人员既是设计员,又是工艺员。

通过上述训练,科技人员不仅提高了设计技能,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而且养成了深入实际的作风,密切了同工人的关系。

攻关:扫清前进障碍

在“上游”一号产品研制过程中,广大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攻克了许多关键项目,有的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如232厂在自动驾驶仪的仿制中,很多零件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他们就自制设备改进加工方法,实行“先锋”件或试验件进行摸索,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驾驶仪装配调试要经过八九个组合,对于自由陀螺斜率不稳定和不对称,以及马达发热引起漂移定向变化等问题,经反复试验分析采取措施后,保证了试制顺利进行。

在试制工作全面展开之前,洪都综合确定了玻璃钢泡沫塑料弹头罩,铝合金挤压铸造弹翼壁板,舵面、副翼蒙皮的化学铣切等8项新工艺、新技术的攻关项目,采取设计、工艺、生产相结合,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相结合的方式,逐个突破。其中很多项目都是经过几百次、上千次的试验才攻克的,有些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弹头罩苏联只给了一张图纸,注明罩子内层为IIC-1泡沫塑料,外层为CT911-1玻璃钢。科研人员开始连CT911是什么东西都搞不清楚。聚基乙烯泡沫塑料原材料国内很缺,工厂又没有500吨大型真空抽压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成立了40人攻关小组,从弄清材料配方及技术要求入手,经过300多次试验,摸索出弹头罩的成型工艺,于1963年生产出合格产品。后来又根据飞机蜂窝机头罩的经验,于1966年生产出比泡沫塑料工艺简单、成本低,同样符合要求的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弹头罩。

弹翼壁板铝合金挤压铸造新工艺是关键中的关键。壁板外廓尺寸大壁厚仅2~3毫米,这样的大型挤铸设备,国内不但没有制造过,连资料也找不到。留苏专门去学挤铸的,在苏联学习时,连挤铸机也没看到过。经多方查询,才在国外资料上找到了一张挤铸机图片。于是,研究人员先做小挤铸机,通过小的壁板模拟件试验200多次,才初步掌握挤铸冶金工艺。至1965年7月,大型挤铸机正式制造安装完毕,经过100多次试验,解决了壁板成型、尺寸、重量、机械性能及热处理校形等问 题,于1966年生产出合格产品正式装弹使用。它填补了国内空白,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其它6项以及后来增加的一些新工艺新技术项目,都赶在试制投产之前予以突破,为导弹试制扫清了前进中的障碍,为仿制一次成功以及以后的成批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6年,根据海军对装备提出新的要求,装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上游”二(固)的研制提上了日程。1984年8月,国防科工委将“上游”二号固体导弹列入国防科技“七五”计划。8月1日,作为工程零点,“上游”二(固)设计研制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为了加强研制工作责任制,经航空部批准建立了设计师系统,彭历生任总设计师,左重、张琚、温育坤任副总设计师。1989年12月,在海军试验基地试验场,“上游”2号固体导弹以7发5中获得成功,完成了定型试验。

1991年3月,通过了国家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的审查,批准设计定型并投入批生产,正式命名为“上游”二号(SY-2)导弹。从此,海防导弹的家族中又增添了一名新成员。

“上游”二号从1984年8月1日研制工程零点开始,至1989年12月设计定型飞行试验成功,历时5年5个月。批生产型导弹随后进入中国海军服役,并在该弹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一个包括多种型号在内的新型反舰导弹系列。

从“上游”一号仿制成功到现在的45个春秋中,洪都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上级领导机关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干部,以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奋勇攀登,先后仿制、自行设计、改进改型lO多个型号的海防导弹,3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个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1个获1988年国家质量银质奖。这条中国组建最早的海防导弹研制生产线,只用极少的经费为海军提供了大量的反舰导弹,为发展和加强祖国的海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58110.html

相关阅读: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