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 光昭日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宋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西子湖畔、苍翠葱郁的栖霞岭下,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庙宇。在这座古木森森的庙宇里,有一座精忠园,它就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长眠的地方。清朝诗人袁枚这样吟咏:“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西湖重。”

  英名赫赫垂青史,梨园世世演精忠。岳飞慷慨悲壮的英雄故事,千百年来,通过戏剧和小说,一直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因此,一提起抗金名将岳飞的名字,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尽管与戏剧和小说的记载不尽相同,但岳飞的一生,确实是充满传奇,壮怀激烈。

  岳飞由于家境贫寒,从童年时起,就开始参加生产劳动,劳动之余常舞棒弄枪,挽弓射箭。除了习武,他还爱读书,尤其爱读《孙子》、《吴起兵法》一类兵书。他通常都是在晚上点燃干柴照明,孜孜不倦地读到深夜。

  时势造就英雄。金兵入侵中原,不仅改变了历史,也改变了乡村青年岳飞的命运。1125年,由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在灭掉辽以后,乘胜南下,矛头直指宋朝。从此,开始了相持几十年的宋、金战争。1127年,金兵攻破宋朝都城东京(开封),将京城劫掠一空,然后胁迫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和皇族、官员3000多人北去,腐朽的北宋王朝就此灭亡,侥幸逃脱的康王赵构随之建立了南宋政权。

  入侵中原的金兵到处烧杀抢掠。亲眼目睹了金军野蛮残暴行径的岳飞,在国难当头时,决心以身许国,愤然从军。从20岁起,岳飞便奋战在抗击金兵入侵的战场上,东征西讨,出生入死,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在战争烽火的锤炼中,岳飞逐步由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位统兵10万、独当一面的将帅,为南宋政权的稳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宋高宗赵构曾赐给他一面军旗,上面绣着“精忠岳飞”四个大字,以表彰他忠于朝廷、勇抗金兵的业绩。

  岳飞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名言警句。在岳飞早年投奔河北张所参加反金斗争时,张所听说他“勇冠三军”,便问:“你能敌得过几人?”岳飞回答:“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岳飞认为:“用兵在先定谋。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之道,不患其无勇,而患其无谋。”他在作战指挥上的最大特点是因情用兵,临机制胜,灵活机动,不拘常规。抗金名臣宗泽认为岳飞虽智勇双全,但“好野战,非古法”,担当偏将尚可,担任大将之职则非万全之计,因此送给岳飞阵图,劝他按古阵图行军作战。对此,岳飞曾经有过一段十分精辟的回答:阵图乃定局,“古今异宜,夷险异地”,不能照搬;“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若平原旷野,猝与敌遇,何暇整阵?阵而后战,兵之常法耳,然变而不可拘者,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他的这句名言,受到后世的广泛推崇。毛泽东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

  岳飞之所以屡战屡胜,关键在于治军严明,对部队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军令如山,赏罚分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是岳家军的口号和行为准则。严明的军纪成为岳家军保持强大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岳飞由此成为古代治军的光辉典范,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就是以他为榜样,组建了戚家军,并在抗击倭寇侵略的战争中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岳飞在军事上有不少建树,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算“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河南汤阴岳飞庙里,有一副楹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第一功名不爱钱。”这副楹联源自于岳飞的一句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岳飞从小就抱负不凡,立志报国。在他从军时,母亲姚氏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成为他一生行动的最高准则。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灭!”在以后的抗金斗争中,他时刻牢记母亲的教诲,念念不忘的是报家国之仇,雪民族之耻。“何日请缨提劲旅,一鞭直渡清河洛。”他在战袍上刺下“誓作中兴臣,必殄金贼主”几个字,时时激励自己,收复失地,还我河山。

  然而,“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一腔爱国热情,在南宋朝廷中却难遇知音。南宋小朝廷只求偏安江南,任用主和派秦桧为宰相,向金朝求和。1138年底,宋和金签订了屈辱的和约,宋朝向金朝称臣,每年向金朝进贡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把抗战进行到底。他不计个人安危,几次上书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抨击奸臣误国。因此,被秦桧一伙投降派恨入骨髓。

  果然不出岳飞所料,1140年,签订和约仅一年多时间,金朝就撕毁协议,向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赵构见苟安不成,只好命令各部抗击金军。岳飞接到命令后,挥师北上,率领岳家军反攻中原,战旗所指,所向披靡。这年7月,岳飞率部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将兀?X率领的金军精锐“铁浮图”和“拐子马”,给南下的金军以沉重打击。这时,抗金形势十分喜人,黄河以北各地的义军群起响应;金朝在黄河以北的统治风雨飘摇。金将兀?X哀叹:“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败。”金军士气沮丧,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朱仙镇离金朝军队汴京大本营仅有45里,兀?X惊慌失措,准备渡河北撤。岳飞看到中原故土就要收复,“从头收拾旧河山”的夙愿就要实现,无比兴奋地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中原父老望旌旗”,可“南渡君臣轻社稷”。在民众庆贺抗金战争胜利之时,赵构和秦桧等却忧心忡忡。他们害怕岳飞的进攻会招来金统治者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害怕岳家军和义军壮大会威胁他们的统治;担心岳飞收复中原,迎回宋钦宗后,自己的皇位不保。于是,赵构和秦桧下令抗金部队停止进攻,班师回朝。其他各路宋军陆续奉命撤退以后,前线只剩下岳飞一支孤军。赵构在一天内连下12道金牌,催促岳飞迅速南撤。岳飞不得不忍痛班师。当时民众拦马挽留,“哭声振野”。岳飞泪流满面,悲愤交加:“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

  1141年,秦桧一伙诬告已辞官的岳飞谋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还有原来的部将张宪投入牢狱。秦桧等人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南宋军民的不满和愤怒,他们纷纷为岳飞鸣不平。老将韩世忠当面责问秦桧:“岳飞到底有什么罪?”秦桧含糊其辞:“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应该有,肯定有)。”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韩世忠气愤地说:“‘莫须有’三个字,何以能服天下!”

  这时,宋、金之间正在暗中密谋第二次和约,议和的双方都把岳飞看作和谈的最大障碍,必欲置诸死地而后快。金兀?X写信给秦桧,说:“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岳飞终于成了秦桧同金朝进行肮脏交易的牺牲品。1142年1月27日,岳飞被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39岁。岳云和张宪也同时遇害。岳飞临死前,饱蘸墨汁,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向命运、向上苍发出了悲愤的呐喊。

  岳飞遇害后,举国民众和抗金将士都为之痛哭。当时有个狱卒隗顺,冒着杀头的危险,趁黑夜把岳飞的尸体背出城外,埋葬在九曲丛祠旁,并在坟前种了两棵橘树为记。

  岳飞被害后20年,宋孝宗降旨为岳飞的冤案昭雪,“以礼改葬”。岳飞的遗骨,在隆重的仪式下,移至栖霞岭今天岳坟的地方。1221年,宋宁宗又在墓旁修建了岳飞庙。岳飞的悲惨结局实在让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但是,岳飞虽死,精神永存。千百年来,“精忠报国”成为一面爱国主义的旗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救亡图存前赴后继,死而后已。时至今天,前往岳飞墓前瞻仰凭吊的海内外炎黄子孙依然人如潮涌,络绎不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57131.html

相关阅读: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岳飞的妻子李孝娥简介 历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宋朝历史事件之澶渊之盟
宋朝人吃喝趣事:实行分餐制 吃饭不讲究
北宋史上的传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个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