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解密:冷血曹操为何要置头号大功臣荀?于死地?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三国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三国志》:荀?不赞成曹操“宜进爵国公”,“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在则说荀?“以忧薨”,“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对于曹魏头号大功臣荀?之死,一直是个让人难以理解的神秘事件。网络上正统的看法多肯定他是因反对曹操自立为公加九锡,也就是反对曹操篡汉而被迫自杀的。这种观点褒誉荀?是有理想的人,也就是属于杀身成仁的英烈了。

  不过这个观点很可疑。荀?不可能属于反对曹操篡汉的人物,更不可能是汉朝的殉葬者。理由主要有下面三点:

  一,荀?是曹氏成帝业的主要策划者荀?一生为曹操制定过无数重要谋略,其中不少明显地为曹操建帝王之业服务,荀?自己也直接了当的表明此点。下面的例子就很清楚,兴元二年荀?劝曹操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时,他说:“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建安元年劝曹操迎汉献帝时说:“昔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在劝曹操建立各种制度时,以舜、汉高祖及光武帝为例说明其重要性。再三以开国帝王为榜样说服曹操,以义帝比喻汉献帝,其含意是很清楚的。荀?没有以齐桓公的尊王攘夷霸主之业来劝说曹操,更不是用周公的王道,而是明明白白地以辅佐开国之君的架势在为曹操服务。否则他是不会接二连三的以开国帝王来激励曹操的。像荀?这样具有极高智慧的大谋士,是不会再三用词不当而造成误会的。只能说从一开始荀?就是以助曹操一统天下成帝业为己任。

  二,荀?从没有真正为汉献帝服务曹操迎来汉献帝后,荀?就任皇帝的侍中兼尚书令,也就是任献帝的亲近的高级顾问,并管理奏章诏书等,担任着类似于秘书长的职务。这当然是按曹操意思任命的。曹操常年在外征战,留荀?在京城为他控制皇帝。荀?也确实不辱使命,献帝只能是听话的傀儡,曹操可以放心在外打仗。在荀?任此职的十七年中,没有他为献帝的利益出谋划策的任何记录,未见他为献帝作任何好事(除了建议曹操迎献帝来当工具之外),只有他不断为曹操出各种极高明策略的记载。一生如此,而在最后殉难,太不合逻辑了。如荀?有为汉朝皇帝服务之心,虽然不可能使东汉避免灭亡,但是,改善献帝的处境,以荀?之高明,使献帝生活的舒畅点,稍有点安全感,在位时间稍长一点,可能性还不能说绝对没有。

  三,东汉灭亡没有殉难烈士在董卓之乱后,汉朝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文臣武将都有各自的“主公”,有不少人是绝对忠于自己的“主公”的,早把皇帝忘在脑后了。例如,袁绍的谋士沮授、审配都被看作忠烈之士,为袁氏尽忠。审配更是在临刑刑前大呼,我主在北方,要面朝北方去死。在他心中确实把袁绍的猪狗般的儿子当自己的主子,而完全没有南边的汉朝皇帝。在董卓之乱后,找不到一个真正为汉殉难的烈士,在这样大环境中,突然冒出荀?这么一个杀身成仁的英雄,实在是不合常理。

  根据以上几点,真是无法以有理想、品德高尚等词汇来描述荀?之死。但是,当董昭向荀?谈及准备进爵曹操为公及加九锡时,荀?的确表示不同意,而且,从时间上看也确实和他的死有某种因果关系,荀?死后第二年,曹操就为魏公加九锡。和以上所讲似有矛盾。究竟荀?死因是什么?前面已经讲了,荀?一生就是为曹操一统天下成帝业而殚精绝虑沤心沥血,怎么在曹操要跨出关键一步时却不赞成呢?很可能不是原则上反对,而是策略上有不同意见。

  这个不同意之处可能有二:一是一统大业尚未完成,南边还有孙权、刘备、刘璋等。在荀?看来,可能改朝换代的时机尚未到。曹操自己也可能是这样看,他并未在生前当皇帝。二是加九锡是王莽在篡汉前玩过的把戏,王莽的名誉极差。很可能在荀?的观念中,要成帝王大业是不应该学王莽,而应以一种看似更高明的手法。本来,这样的分歧倒不一定会成为死罪,但是,由于曹操的疑心极大,越老越重,任何和他意见不一致都会引发他高度怀疑。另一方面曹操也可能以为当时有必要、也有可能进一步加重自己的权威和地位。这样,荀?就很难活下去了。据《三国志》中裴注引《?别传》中说,荀?想借他犒劳军队的机会和曹操面谈,但被曹操“揖而遣之”,拒绝了。荀?想谈什么?不知道,有可能和加九锡等事有关。曹操拒绝和他谈,说明曹操已经有了置这个头号大功臣于死地的决心了。虽然荀?曾被他誉为自己的张良,结为儿女亲家,断言“天下之定,(荀)?之功也”,曹操也不会手软。能力越强,功劳越大,威望越高,像曹操种人一旦起疑,处理起来只会更狠。荀?实际上是死于曹操的多疑和冷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79314.html

相关阅读:三国演义中最为心狠手快的美女:孙翊的妻子徐氏!
张飞死因何在?手足相残是真是假?
三国历史上杀害关羽的幕后凶手居然是司马懿?
三国随章侃 第十二章 兖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机
浅谈袁术和孙家三代世交:孙吴崛起离不开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