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为什么长征在这里找到方向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尚书》云:"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位于贵州省北部的遵义市,古为梁州之城,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地理位置优越,是由黔入川的咽喉。这座曾被杨氏土司统治了700多年的黔北山城,原本只是一座富庶而宁静的小城。但81年前的一次会议,让它闻名于世。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召开,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解放了的遵义城,群众从没有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希望,就如贵州诗人廖公弦所书:"昔日的老人走过这老的土墙,总一步一回头把土墙频频张望,这土墙的墙里藏着什么呀,老人们偏说壁中藏着太阳……"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机智

假扮黔军攻下遵义

8月的盛夏,遵义老城区内,一条石板街,总是车马骈阗。这条长200余米、宽约8米的老街,名为"杨柳街",可当地人更喜称它为"红军街",似是为了时刻缅怀过往的峥嵘岁月。

1935年1月7日,渡过乌江的红军先锋部队解放了遵义城,并在这座黔北的最大城市里休整了12天。正是这短短数日,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召开了转折性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

提起遵义城的解放,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党史专家刘岳使用了"机智"二字,还原了那场"四两拨千斤"的"便宜仗"。

1935年1月6日下午, 红一军团二师六团在总参谋长刘伯承的指挥下,占领了距离遵义20公里的黔军外围据点——桑木桠。备战之中,红军通过俘虏中一名连长的"口供",摸清了遵义城的工事、兵力,便决定化装成黔军,先利用俘虏去诈城,其余部队后续跟进。

晚上9点钟左右,一营营长曾宝堂带着三连、团直属侦察排及全团二三十个司号员,化装成黔军,并由十几个经过教育的黔军俘虏带路,向遵义城进发。当时,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又下着大雨,路滑得像泼上了油,几乎每个人都得摔上几跤,很多人的草鞋被烂泥拔住拽不出来,就赤着脚,踏着碎石、烂泥和荆棘,在雨中疾进。

急行了两个多小时后,曾宝堂一行人到达城楼下,只见城门紧闭,黔军哨兵在城墙上悠闲地巡逻,对即将发生的一切全然无知。他们便故意急匆匆地跑到城下,制造出一种兵荒马乱的气氛,要求黔军迅速打开城门。

"干什么的?" 黔军哨兵气势汹汹地叫嚷。

"自己人!"俘虏特意用贵州话回答。

"哪一部分的?"

"我们是外围营的,今天叫'共匪'包围了,庄子丢了,营长也打死了,我是一连连长,领着一部分弟兄好歹逃了出来。现在'共匪'还在追我们,请快开城门,救救我们!"

三言两语,守城的黔军把他们当做了"自己人",便主动卸下了门闩。红军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涌进城去,夺下了遵义,大多数黔军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就成了俘虏。

务实

开会没排座次

"欢迎来到遵义会议纪念馆,本馆于1955年10月对外开放,您看到的门匾上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为毛泽东主席于1964年11月所题写。"

每天早晨,与"红军街"一墙之隔的子尹路96号,讲解员都会用这句开场白开启一段讲解。夏季,是遵义的旅游旺季,全国各地的游人到达后,第一站都会奔向子尹路的会址,由此开始"寻根之旅"。

青瓦、灰墙、歇山顶,门窗上镶嵌着五颜六色各种图案的玻璃,长廊顶部还塑有大白菜、南瓜、梅枝等栩栩如生的花饰……即使从现代的观点看,遵义会议会址所在的两层砖木小楼,也可称得上富丽堂皇。

上世纪30年代初,这栋小楼本是黔军师长柏辉章的府邸,这在遵义城内是首屈一指的"豪宅"。红军进城后,柏辉章逃跑,人去楼空的府邸正好成了军委办公地和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人的住所。二楼东边大约27平方米的小客厅,则临时改成了会议室,就在这里召开了遵义会议。

补白

彭德怀为何中途离席

在遵义会议期间,黔军王家烈部队集中力量,向位于遵义以南刀靶水、乌江沿岸执行警戒任务的红三军团第五师发动突然袭击,形势十分紧迫。军团长彭德怀立即从会场离席,奔向前线军团司令部指挥战斗,打退了敌军的进攻,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进行。

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参观了会议室。

一切都还是1935年的样子,仿若时光已随着墙上停摆的挂钟而定格一般:推拉门的房间中央,摆着一张板栗色长方桌,桌下是一只烧木炭的火盆,顶上是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吊灯。20把木边藤心椅,整齐地摆放在长桌周围。

"藤心椅是1965年仿制的,当时开会时并未这样摆放。"工作人员介绍, 战争环境中的会议,并没有排座次,参加者都是随便找个凳子坐下,带伤的王稼祥是在躺椅上开完整个会议的。

只有李德的座位,根据他的事后回忆,是在过道口通往另一侧走廊的地方,以方便抽烟,而伍修权作为李德的翻译,自然坐在了他的旁边。

后据当事者回忆,会议一般都是晚间7时开始,到凌晨时分结束,是长征期间条件最好的一次会议。

补白

小小展品佐证会议时间

一度,对于遵义会议的召开时间,还曾有过争论。后经多处佐证,确定会议召开时间为1月15日至17日。其中最主要的依据是1月13日中央以周恩来的名义发出电报,通知李卓然、刘少奇于"十五日开政治局会议,你们应于明十四日赶来遵义城。"这份电报的仿制品,如今就陈列在纪念馆中。另外,陈云的手稿中也记载:"会议经过三天,完成了自己的决议。"

红军入城三种店铺生意好

在遵义休整了12天后,离开之时,红军战士们的体质比长征之初好了许多,吃得不错,衣服和鞋子也都换成了新的。由于缴获很多,武器弹药也得到了补充。

据说,军队到达遵义后,城中的三种店铺生意兴隆:一是洋货铺,"套鞋、面巾莫不售卖一空";二是三家书店,"新旧书籍、铅笔、抄簿,均售卖一空";第三就是面馆和酒楼。尤其是城中的一家川菜馆子,回锅肉、辣子鸡及各种泡菜,味美且价廉,花一元钱就可以美餐一顿,颇受欢迎。战士们把城里好吃的东西几乎吃了个遍,许多人还品尝了毛泽东喜欢吃的名菜四星伴月——用羊肉、鱼、鸡和蔬菜(特别是芋头)层层摆好,放入米粉之中,蒸一个晚上,肉汤传言还可以医治头晕头痛。

遵义城内商业繁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战士们买东西都照价付款。

批判

清算"左倾"错误

三天会议中,首先由博古做关于反对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把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归之于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力量的强大,白区和各苏区的斗争配合不够等,而不承认主要是由于他和李德压制正确意见,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而造成的。

接着,周恩来就军事问题做"副报告",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的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同时也批评了博古和李德。然后,张闻天按照会前与毛泽东、王稼祥共同商量的意见,做了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比较系统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据与会者回忆,在张闻天做"反报告"后,毛泽东发言了,讲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他的发言着重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和在各方面的表现,如防守时的保守主义、进攻时的冒险主义和转移时的逃跑主义。毛泽东特别针对李德的瞎指挥说:"只知道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也要吃饭,也要睡觉,也不问走的是山地、平原还是河流,只知道在地图上一划,限定时间打,当然打不好。"他还列举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事实,批驳了用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做辩护的观点。

王稼祥在发言中也批评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与会同志相继发言,不同意博古的总结报告,同意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提出的提纲和意见。

在会场上,伍修权一面听着大家对李德的批判,一面翻译给他听。李德本人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烟,最后神情沮丧地为错误做了一点辩护。

转折

长征初见曙光

长征中,由于红军处于转战之中,强调涉及机密问题的一字一纸都不能落入敌手,遵义会议没有记录。在中央随军携带的铁皮箱子里只留下一份会前起草、会议期间通过的决议案,即《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

经过决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取消在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指挥下最后决定的负责人。会后,又明确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这份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历史性转折。从此开始,长征的路途虽仍艰苦崎岖,但已拨开迷雾,初见曙光。

检阅

迎来首个大捷

自遵义会议后,红军修正了博古的"左倾冒险主义"。1935年2月5日在川黔滇交界的一个鸡鸣三省的村子,中央政治局常委又进行了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责中央总的责任。也因此,娄山关之战时,红军实行了积极防御的方针,即着眼于打破强敌的围追堵截,寓战略防御于战役进攻之中,以战役攻势争取战略防御主动。

从贵州桐梓沿川黔公路出发,遥遥便可望见一座高大的金色浮雕屹立在山脚。浮雕上,战旗飘扬,红军将士跃马横枪,前仆后继……这便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的娄山关,北据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红军的必夺关口。

2月25日夜,红三军团第十三团在军团长彭德怀的率领下,采取正面攻击和两翼包围的迂回战术,向娄山关挺进。当时,据守娄山关的为王家烈第六团,在旅长杜肇华的带领下,占据了入关隘口的两翼高地。

26日拂晓,红十三团在彭雪枫率领下,猛攻娄山关之主要制高点——点灯山,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一举攻克了娄山关,歼灭黔军4个团。

娄山关战斗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打的第一个干净利落的大胜仗,显示出遵义会议调整军事主要领导人后,红军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发挥出的巨大威力。 娄山关下,山壁间巨幅碑石上镌刻的《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为讴歌红军将士英勇战斗所作。本版组报道 首席记者 赵莹莹 J201

补白

"红军菩萨"的左脚都被摸亮了

在遵义当地人的心中,他们不能忘怀一位"红军菩萨"——龙思泉。

龙思泉是红三军团五师十三团二营的一位广西籍卫生员。他凭着祖上传下来的中医知识,在空余时间为遵义的老百姓看病、拿药。

一天,龙思泉为松木岭的一位穷苦老人治病,守了一夜,老人的病得以好转。就在他看完病赶回部队的途中,却被国民党反动派在胸膛处连开三枪,倒在血泊中。

乡亲们崇敬这位为贫苦老百姓热情治病的红军"神医",就将龙思泉的遗体安葬在桑木桠路边山坡前向阳的松树林里。立碑时,因为当时谁也不知他姓甚名谁,石碑上就刻下了"红军坟"三个字。自发的,乡亲们三三两两以古老传统的上香烧纸的方式,表达对这位卫生员的敬意和哀思。

解放初期,"红军坟"移到了离"红军街"约10分钟步程的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里。1990年,当地政府根据群众的意愿,在坟前塑了红军女卫生员的铜像,塑像由此成了"红军菩萨"的化身。

给"红军菩萨"上香的传统,传递了一代又一代遵义人。上完香之后,人们还会用手去触摸一下铜像的左脚,以寓意健康吉祥。经年累月,铜像的左脚都被摸得光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74562.html

相关阅读: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