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国古代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养鸽子的呢?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对西方的鸽文化,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论是圣经创世纪中的鸽子,还是1950年毕加索画的一只橄榄枝的飞鸽。但对中国的鸽文化,人们却所知甚少。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悠久的养鸽历史,鸽子的艺术形象,早在商代就出现了。

在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一件玉鸽,此鸽用绿玉雕成,虽羽毛花色无法表现出来,但从其形象特征可判断已是饲养鸽而非野鸽。这件玉鸽的特征是嘴很短、头圆、眼皮宽,形象接近观赏鸽,与野鸽大不一样。妇好墓是商代中期墓葬,可见在3300年前,中国人已开始饲养鸽子。此外,在考古发掘的古陶器中,也发现了家鸽在住宅墙上筑巢的庭院模型。

中国有关鸽子的文献记载,始见于《五经》中的《礼记》。《周礼注疏》卷四载:「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汉人郑玄注:「六禽:雁、鹑、?、雉、鸠、鸽。」说明中国在西周时期,王侯之家已饲养包括鸽子在内的「六禽」作为美味佳肴享用。战国时期的《越绝书》载:「蜀有花鸽,状如春花。」首次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鸽子的形象。

鸽子被视为吉祥禽鸟,始于汉高祖刘邦避难的传说。据《畿辅通志》记载:「鹁鸽井在真定府临城县西北二十里。碑记云:『项羽引兵追汉高祖,避井中。有双鸽集井上,追兵不疑,因得免。』」此事在史书中没有记载,真假无从考究,但民间有此传说,说明中国人很早就视鸽子为吉祥之兆。在汉代的玉器上,也出现了鸽子的形象。汉代的玉鸽,线条流畅,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在当时来讲,鸽子可能是信义的象征,救刘邦是「义」,能代人传递信息是「信」。有人提出疑问:在汉代只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未闻飞鸽传书之事,中国以飞鸽为书信的象征,当属唐以后的事情。对此疑问,近年有不少学者推测汉张骞通西域、班超征西域曾用飞鸽传书,因古人从商代即饲养鸽子,应对鸽子的定点飞行功能了如指掌,用于通信不足为奇。当然,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可靠的历史文献作依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而自唐代开始,古人即用鸽子作通信工具则有明确的记载。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有一则名为「传书鸽」,上面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因张九龄给信鸽起了个「飞奴」的外号,从此飞鸽传书遂被称为「飞奴传书」。有学者认为,唐人用飞鸽传书,或受波斯人影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鸽,大理丞郑复礼言,波斯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唐人不仅喜养鸽,画鸽之风也颇盛。

至宋代,不仅喜养鸽者不减,人们还将鸽子用于军事通信。据传宋高宗好养鸽,常亲自放飞。当时有太学生写讽刺诗道:「万鸽盘旋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工夫。何如养取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圣书。」「二圣」指被金兵俘虏的徽钦二宗,该诗提醒宋高宗别沉迷于养鸽放鸽,忘记了靖康之耻。据说宋高宗听说后,命令给写诗者补官任职。信鸽用于军事通信,《宋史》、《齐东野语》等书均有记载。

而明人张万钟所著的《鸽经》则是世界上最早的鸽文化专著。此书不仅详细描述了中国家鸽的花色品种及饲养技术,还广泛搜集了有关鸽子的历史典故及诗词歌赋,书中将鸽子分为花色、飞放、翻跳三大类。作者认为鸽子属「阳鸟」,即益人之鸟。对养鸽的意义,他说:「鸽雌雄不离,飞鸣相依,有唱随之意焉,观之兴人钟鼓琴瑟之想。凡家有不肥之叹者,当养斯禽。」所谓「不肥」,即不和睦。《礼记?礼运》有言:「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67633.html

相关阅读: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