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代帝王里,在位时间第二短的,当属朱棣的儿子,登基仅八个月就英年早逝的明仁宗朱高炽。
这位皇帝比较出名的,就是他的仁慈:赦免了大批永乐时代获罪的“建文遗臣”,包括方孝孺等殉难臣子们的幸存家属,都重新落实政策安排抚恤。并多次拨出专款专粮,给平民百姓发补贴。执掌天下八个月,好事做了一箩筐。确实当得起一个“仁”字。
而《明史》给他的称赞尤其高,甚至大胆假设说,如果他能够多活几年,必然开创一个超越历代的伟大盛世。那些史官们之所以敢这么写,当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因为,一个大明王朝的黄金时代,确是由他亲手开启:仁宣之治。
说“仁宣之治”超越历史,最重要的一条却是:这是明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期,明王朝完成了治国模式的一次完美升级。之后两个多世纪里,明王朝的政治经济运转,更都在“仁宣之治”确立的轨道上前行。
开启这个变革时代的,是英年早逝的明仁宗,而真正完成这个业绩的,却是他的长子:继承帝业的明宣宗朱瞻基。
一:天子崭露头角
明宣宗朱瞻基的出生很有意思,他生于洪武三十年(1398年),当夜还是燕王的祖父朱棣忽做一梦,梦见明太祖朱元璋赐予他大圭。朱棣正在梦中乐呵着,小朱瞻基呱呱坠地了,乐醒的朱棣连忙去瞧孙子,越看越喜欢,当场称赞说:“这孩子就是大明朝的福分啊!”
从此以后,对这个孙儿,朱棣一直疼爱有加。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十三岁的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孙,成为大明王朝再一代合法继承人。太子尚健在就指定太孙,明朝历史上,这是唯一一次。
从此以后,对朱瞻基的成长,朱棣便操碎了心, 除了学业要求外,好些教育项目,朱棣还亲力亲为,手把手带孙子锻炼:早先还是带着孙儿时常外出游猎,后来干脆带上战场,一起陪着打仗。而朱瞻基也没让祖父失望,学业进步极快,而且武功练得好,文化水平同样高,诗词写得好,还精通书法绘画,典型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但真正令祖父朱棣感到欣慰的,却是他十六岁那年的一件事。正是这件事令朱棣认定,这个他一直给予厚望的孙儿,果然没有变成啃书本的呆子,相反已初具独当一面的才能。
这件事,发生在永乐十二年(1414年),著名的忽兰失温战役期间。
当时朱棣御驾亲征瓦剌,也命已是皇太孙的朱瞻基随行,继而忽兰失温血战,明军一举击溃敌军,孰料一个不留神,督战的朱瞻基遭瓦剌反扑,居然深陷重围,险些给抓了俘虏。
而年轻的朱瞻基,第一次体现出过人的能力,临阵毫不慌乱,反而镇定指挥,从容周旋,终于等来了援兵,有惊无险脱困。
在朱棣眼里,孙儿朱瞻基的这番表现,与这场胜利有着同样意义:这个十六岁的孩子,在祖父面前完美表现了过人胆气与卓越能力。多年的苦心培育,已然开花结果。
而在常年的宫廷斗争中,朱瞻基的另一样本事,也同样悄然升级:权谋心机。要说他这本事的形成,却是实战锻炼:拜永乐年间的争太子风波所赐。
自从父亲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朱瞻基的几位叔父,就没一天消停过,尤其是二叔朱高煦,最张狂的时候,甚至还当众羞辱朱高炽,行为极其恶劣。
对于这些凶险的考验,他爹朱高炽是老实人,一度给吓出毛病:一次朱棣听信朱高煦谗言,张榜申斥朱高炽,吓得朱高炽立刻卧病不起,《明史》里记录说,脸都给吓蓝了。就是在这样的凶险环境下,年轻的朱瞻基,常挺身而出,用行动保护父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42055.html
相关阅读:李之藻
闽、浙地区古代明教失踪之谜
明朝人的性观念
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韩
明朝为何承认越南独立:只因七万明朝大军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