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长期实行“海禁”,从制度层面打压和抑制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到明朝中后期,随着政策的调整和产品价格方面的优势,瓷器、纺织品、茶叶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使明朝成为“出口大国”,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但这却没有使其真正富强起来,也没能改变其国运。
出口大国
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来自社会最底层,他没有多少文化,却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不仅建立了一个朝代,而且有一套自己的治国方略,把一片废墟上建立的这个王朝治理得很不错,经济得到了恢复,人口大量增加,社会趋于稳定,史称“洪武之治”。他的继任者们延续了这些主要经济政策,先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等所谓“盛世”。
朱元璋是贫民出身,自祖辈起就过着拖欠官府税款、四处躲债的生活,能踏踏实实当一名佃户都算是梦想,所以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敬畏,在他看来只要能顺利收上来税,让农民承担一定徭役,对一个朝廷来说也就足够了。所以朱元璋的经济政策很保守,特别强调重农抑商,发展小自耕农,打击工商业者,不允许发展对外贸易,规定“尺板不得出海”。
同时期的欧洲正经历着一场巨变,资本主义开始萌发,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向欧洲,造成了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投机活跃,发生了所谓的价格革命。而另一边,在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和实物征税的经济格局下,明朝拥有大量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物价,所盛产的茶叶、纺织品、瓷器等在国际市场上有极强的竞争力,世界各地都迫切需要中国商品。这时,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也让明朝的财政出现了困难,朝廷迫切需要开辟新财源。在这种情况下,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
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中国商品不仅实用而且价格很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以丝绸为例,在欧洲,中国同类商品的价格仅是本地产品的50%甚至1/3,在北美洲的墨西哥,中国产品的价格仅是西班牙产品的1/3,在南美洲的秘鲁,这比价甚至达到了令人惊讶的1/9。一时间,世界各地的商人纷纷涌向中国,疯狂采购中国商品,据史料记载,162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曾以4盾/磅的价格在中国采购生丝,运到欧洲就卖到了16.8盾/磅,毛利率高达320%。中国商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一时间所向无敌,尽管缺少这方面的准确统计数据,但从随后白银向中国净流入的速度和数量判断,明朝已毫无争议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
白银帝国
对于一个小自耕农为主体的农业帝国而言,进口需求远不如出口那么强劲,这样就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顺差。放到现在,贸易顺差可以换来外汇,比如美元,而在那时贸易顺差换来的是当时国际流行的硬通货——白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06228.html
相关阅读: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韩
明朝为何承认越南独立:只因七万明朝大军全军覆没
明朝人的性观念
闽、浙地区古代明教失踪之谜
李之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