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国书生奇谋:甲午袭日本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发生在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改变了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上的命运。落败之中国,陷入任人宰割的危亡境地;获胜之日本,则跻身列强,开始蜕变为一个可怕的恶魔之国,制造杀戮、恐怖与毁灭。而在这个恶魔之国的黑色太阳尚未升起之前,却有一个来自于四川的书生文吏,以一人之身做赌注,要借巨款、募水兵、购战船于西洋,奇袭日本,扭转乾坤!

?是一段隐秘的历史,这位豪气干云的四川人名叫宋育仁。

蜀中俊杰

在今天,谈及甲午战争前后之中国史,时常提及之人物,不是李鸿章、张之洞,便是康有为、梁启超,或者是"戊戌六君子",宋育仁这三个字,简直可以说闻所未闻。在当年,宋育仁却是一位极具声名的维新派早期重要代表人物,其学说影响之大,甚至堪为康梁之师。

此君是四川自贡富顺人氏,出生于1858年,家中世代为读书人,仕途不显,父亲宋时儒只做到了县官级别。因富顺自古产盐,东汉时期便以盐利而富足,民多宽裕,宋家在当地也算大户人家。当父母在其幼年亡故之后,他与兄妹五人虽然转养族人家中,但并未在生活上受到磨难,也未失去读书求学之机会。

宋育仁自幼缄默少言、深沉大略,终日以书为伴,对于世俗之事全无兴趣,有人讽之为"书呆子"。他没有入专为科举而设的私塾或者官办学堂,而是进入了一家名为"尊经书院"的机构。此机构乃是在洋务大员张之洞的大力支持下,于1875年成立起来的一所四川最高学府,教育之宗旨,是为培养"经世致用"之人才。其历任山长(相当于校长)都是当时为各方大员竞相延揽的知名学者,学生也都是从四川全省各地精选而来,张之洞曾长期担任招生办主任一职。

宋育仁即是被他招来,后来还当上了"尊经书院"第三任山长,"戊戌六君子"中,最得光绪皇帝信赖的杨锐是他的同窗。

时代的限制,让这位有"经世致用"之才的青年俊杰还是只有走科举入仕之路。他在1886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三年之后,以一篇恭贺光绪大婚的《三大礼赋》,博得高层一笑,也引起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注意,直叹:"后生可畏"。

看似风光的另一面,却是愤懑与压抑,不得已走科举入仕外加当御用文人的宋育仁,从未忘记大丈夫报国的雄心。在入翰林院后一年,他便写就一篇关于维新变法的文章《时务论》(初稿)。

此文之中心思想,在于既不主张全盘西化,也不赞成顽固不化,而是告诉世人,西洋诸国的先进之处,其实都是中华失传已久的上古绝学。维新变法,实际上应该叫"寻祖归根",是将失传已久的上古绝学,从不知怎么回事得了传承的西洋诸国那里再学回来。

相较于后来康有为假借孔子之名所行"托古改制"的办法,宋育仁的维新变法思想,显然更高一筹。前者在思维模式上,不过是学王莽、北魏孝文帝、王安石等人,属于"走老路的创新";后者,则是能将历史与现实融会贯通,以更容易照顾保守分子自尊心的方式,宣传一种维新变法的思想,属于"从老路旁另辟蹊径的创新"。

至于洋务派,于理论水平上更不及宋育仁,因为人家已超越机器与技术层面,通过主张在工商业、法律、军事等领域的改革,深入到了制度层面,再往下走,就要触及到"君主立宪"这个重若千钧的点了。

可惜无人能识。当时京城官场中,对于文名颇盛的宋育仁,有一种传言称其为人狂傲,不知谦恭,得人赞誉,从来都不会说:"哪里哪里",而是极为得意,导致人缘极差??"少年气盛,凡有誉之者,皆无谢词,以故人皆爱其才而又恶其傲也"。其实这都是晚清腐朽官场对于俊杰之士一贯的排挤之辞。

而宋育仁早有离开翰林院之志,他在与一些京城洋人接触的过程中,越发感觉自己从一些书刊中所知西洋诸事,颇为残缺浅薄,非要亲临其国,来一番详细了解与观察不可,由此便动了要去当外交官的念头。

在今天当外交官,那是极有面子的事情,但在晚清当外交官,却是为人所不齿的"勾当"。如清朝第一任驻外大使郭嵩焘,就是在"汉奸""贰臣"之骂名中郁郁而终。宋育仁有此念头,是在郭嵩焘做驻外使节之后大约二十年。他以驻英法意比四国大使驻英参赞的身份,在1894年3月,离开了翰林院,离开了清朝。

那一年,他三十七岁。那一年,甲午的烽烟,即将燃起。

书生壮志

1894年2月15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腐朽之朝鲜当局难以镇压,求救于"宗主国"清朝,早就在一旁窥伺多时的日本,借机以"护侨"为名,出精兵近四千人、战舰八艘,强行进入朝鲜。彼时清朝在朝驻军不到三千人,战舰不过一两艘。

实力对比悬殊之下,清廷高层就战和问题久久不能形成统一意见,结果导致日军得以有充分时间调兵遣将,并以海军主力编成联合舰队,图谋袭击北洋水师,取得制海权。清廷方面,则是以龟速从各地抽调成分复杂、互相独立的"散兵游勇",北洋水师也未做好应对日本海军的决战准备。7月25日,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队,造成"高升"号事件,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甲午战争爆发。

宋育仁此时已在伦敦履职近3个月,他正为自己所亲眼目睹的西洋文明先进之处而震撼,从祖国传来的战争新闻,让他更为震撼。

"倭变法从西,励精养锐二十年,不敢争于西,乃逞志于东……我海军不足恃,万不能与争于海上,惟?南北洋合台闽相连为守,重扼旅顺威海燕台辽东湾以固津沽卫京师,而从陆路进兵与为持久之计……"

此为宋育仁初闻甲午烽烟燃起之后,向清廷提出的御敌之策,其主要战略是海上采取防御,陆上采取进攻,以持久战击败日军。

但不争气的清廷陆军在开战后一个半月,就丢掉了朝鲜首都平壤,向鸭绿江溃败。三天之后,北洋水师主力又在黄海海战中遭日本海军重创,元气大伤。随后日军以海陆联合攻势,开始进攻旅顺等地,清廷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功,接连败退。宋育仁御敌之策的基础全部落空。

在此紧要关头,宋育仁的顶头上司,驻英法意比四国大使龚照瑗被急召回国"述职",宋育仁作为清廷驻伦敦使馆的"二号人物"暂时主持工作。他比龚照瑗还想回国,这样就可以出谋划策、阵前效力,却并未得到批准。但历史则给了他另外一个机会。

12月,北洋水师重镇已落入日军之手,心忧如焚的宋育仁,从使馆翻译王丰镐处得知,甲午?事初起之时,有一英国海军预备役军官哈雷德福,向龚照瑗献计:由从事对华贸易之英国大财团怡和洋行垫付款项,由代表清廷之龚照瑗出面订立密约做担保,由他哈雷德福出面,募集兵员,购买战舰,编成一支军队,避过英国"局外中立"的限制,增援清廷,事成之后,再由清廷付账。

不知何故,龚照瑗一直没有回复意见,搞得哈雷福德还认为有戏,三天两头就往使馆跑。龚照瑗为何没有反应,宋育仁无暇去想,他想的是如何将哈雷福德的方案,升级为一个更有威力的版本??直接袭击日本本土。

其时,日军重兵云集于渤海湾,正在竭尽全力攻打北洋水师最后的要塞威海卫,本土则颇为空虚,若是能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军队,袭击其重要港口如长崎,造成相当破坏,再沿日本海岸一路袭扰,则可严重干扰日军之后勤,同时让其朝野大恐,迫使日军分兵回援,战局或因此有逆转之机。

然而宋育仁不过一区区参赞,以他的身份和权限,如果将此想法按照大清官场的程序与规矩,写成公文,层层上报,得到批阅同意的可能性相当低,时间也十分漫长,漫长到可能要等到战争结束。

这个曾被人讽为"书呆子"的四川人,猛然间萌生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念头??以清廷驻伦敦使馆代理公使的身份,假称有"朝廷密旨",寻求外国财团支持,借款募兵选将购舰,奇袭日本长崎!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宋育仁就按照自己的计划,寻到了美国退役海军将领杰普森,英国候补议员安杰华特,北洋水师前总教习琅威理等人作为"合伙人",并议定以澳大利亚商会名义,购买舰船十二艘,招募兵员两千人,编成一支舰队,从澳大利亚出发,直攻日本长崎。至于最关键的资金部分,则由杰普森拉进来的英国康迪克特银行承担,总额两百万英镑。宋育仁以清廷代表身份,与一名为格林密尔之银行订立借款密约,然后由后者转款至康迪克特银行,以绕过英国"局外中立"的限制。

1894年的两百万英镑是什么概念?按照英国下议院2019年的一份报告,1894年100英镑之购买力,约等于2019年一万英镑,由此估算,两百万英镑约等于2019年两亿英镑。换算为人民币,则约等于2019年二十亿人民币。

这是一场为国家民族而下的豪赌,史上所有的赌神都要甘拜下风,何况宋育仁还是在外谎称朝命,一旦事败,人头落地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可叹清廷之陆海军,却以远远超乎他想象的速度在败退,清廷当局又以他所不能想象的软弱无能,图谋乞和日本,断送山河。

1895年3月17日,威海卫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在此之前,清廷陆军已在辽东战场一败涂地,山海关告急。在此之后,日本海军袭击澎湖,进逼台湾省。

此时,宋育仁已将清廷驻俄公使王之春等人"拉下水",并剪去发辫,穿上洋装,登上所购舰船,准备随军出征。出征之前,他还是想了一个"保险之策",即向"南洋"发电请示,并求得其支持。

此处所谓"南洋",史料并未明言是何人,按照当时清廷朝中大员所辖区域推断,此人当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张之洞。

史料记载称,张之洞得闻此惊世奇谋后,回电曰:救时要策,欣跃钦佩,已即刻电奏,惟前数日总署复电云,此事缓办。这个回复等于说:散了吧。

宋育仁推测,此事不得行之的主要原因,非在于其过于"惊世",而在于清廷已决意以割土赔款为代价乞和于日本,容不得还有兴师起衅,"破坏和议"之事。

奇怪的是,张之洞在否定奇袭日本之事的同时,又"指示"宋育仁,兵、舰解散,但款,还是照借。为此,张之洞还调来"旅美华侨"容闳,协助办理借款事宜。但此时,英国银行方面已通过某些渠道,得知宋育仁乃至张之洞,都是在"行骗"??还有洋人登报警示"中国人有言代外省借款者皆属谎局。"此后宋育仁就被排斥于借款一事之外。

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此后还为"南洋"出谋划策,解台湾省之危局。他那位"述职完毕"的顶头上司龚照瑗到达伦敦后,对于宋育仁在主持工作期间所为之事,出人意料的平静。随后不久,宋育仁解职归国。

清廷方面,也是出人意料的平静,并未追究假称朝命之事。宋育仁在归国途中,将此事前后,写成一文名为《借筹记》,张之洞等人名号赫然立于其中。后人推测,其中涉及许多大员,甚至还有来自于光绪皇帝的电文,要是追究起来,岂是杀宋育仁一人就可以"结案"的?那么不如不查,就此尘封。

此也算一种合理的解释,还有另一种合理的解释,即当时如宋育仁一般策谋行事者,不止他一个,奇袭日本本土的计划,也早有人提出,乃至成为了一种参与者众多的"运动",清廷如何追究得下去?

成败未知

1894年7月19日,"高升"号事件之前大约一周,吏科给事中余联沅就即将爆发的中日战争提出了一套御敌方案,分为上、中、下三策,上策为"乘其并力朝鲜,国中无备,以重兵袭其东京,如孙韩之伐魏以救赵"??即突袭日本本土之计。

两天后,山东道监察御史庞鸿也上书献策,认为应该突袭日本本土:"直捣日本,为围魏救赵之计,使敌人亦自顾边,不敢空国以争胜"。

在中日宣战之后第四天,广西道监察御史高燮曾也提出突袭日本本土之策,且计划相较于前面两位更为具体,提到了从北洋水师之外抽调舰船,另行组建一支舰队,作为突袭日本本土之用,在理论上十分接近宋育仁后来所提方案:"此军一成,或直捣日本内地,或分扰其海口,否则游徼日本海面,绝其饷道,阻其援师。"

这几位官员,大约算是清廷纪检委系统的"中层干部",主要负责监察官员、弹劾举报,兵事并非他们的业务范围,但他们却是第一批提出突袭日本本土之策的官员。

社会上,有此倡议者便很多了,当时的"主流媒体"如《申报》等就刊登了不少这方面的高论。其实突袭日本本土,并非什么难得一见的高明战略,以用兵之道而论,本就是奇正结合,在正面以北洋水师对抗日本海军主力之同时,自当另行组建舰队形成"奇兵",或突袭日本本土,或断日本陆军后勤补给路线。但不管是"围魏救赵",还是"避实就虚",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要解决??有奇兵可用吗?

清廷当时之海军力量,由三支舰队组成,即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广东水师。三支舰队中,北洋水师实力最为强劲,具备远洋作战能力,但其为日本海军主力所牵制,只能当"正",不能做"奇"。

那让南洋水师与广东水师来做"奇"?这两支水师,舰船总数超过五十,但其中能执行远洋作战任务之战舰,则加起来还不到十艘,且吨位大都偏小,战斗力颇弱。比战斗力更弱的,乃是两支水师之官兵,因清廷发展海军重心在于北洋水师,最初的一代海军人员中上者尽皆充往此处,南洋水师与广东水师所用多为水平低劣者,这些人平时开船在港口附近转悠转悠尚可,要是出航日本那就难为他们了,更遑论还要去搞什么突袭。

所以答案是没有奇兵可用。既然水师不堪大用,那么就外购舰船、招募兵员如何?此为宋育仁所提方案,也是当时许多人所想,比如李鸿章。作为北洋水师之父,他深知这支自1891年之后就未再添一舰的海军,早已不是日本海军的对手,但他在战争爆发之前又寻不到购舰的机会与理由。战争的到来,让他有了充分理由向朝廷争取购舰经费。

不料却找不到卖家。表面上的卖家不少,英国算是一家,愿意出售一艘新式快速装甲巡洋舰,其余数家,都来自于南美诸国,拥有与国力不相称之海军的它们,纷纷表示愿意将大型舰只出售给清廷。但实际上一去谈,就是各自漫天要价,极尽勒索之能。

驻英法意比四国大使龚照瑗在被召回去"述职"之前,就为购舰一事奔走忙碌,并一度谈得英国、智利出售3艘新式快速装甲巡洋舰。此人还向李鸿章提出一个大胆方案,即以此3艘战舰为主力,招募英国将领与水兵,编成奇兵,突袭日本长崎等港口。

说来他的"书生奇谋"出炉时间还在宋育仁之前,也不知二人是否有过这方面的交流。但李鸿章没有采纳龚照瑗的建议,前者急欲买下这3艘战舰充实到北洋水师之中,哪还容得你去分兵?

然后就是张之洞。这位在甲午战争爆发后三月之际,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封疆大吏,赴任之后,就开始着手进行一个"新南洋水师计划",即从南美购舰,募兵两千人,加上南洋水师可堪一用的战舰,组成一支远洋舰队,突袭日本本土。与宋育仁之计划基本一致,这大约也是后来两者会暂时走到一起的原因所在。

张之洞的计划在台湾省巡抚唐景崧的建议后,修正为利用客轮改装为战舰,加上南洋水师舰船,招兵万人,突袭日本本土的版本,费用控制在三百万两白银左右。

但直到战争结束,这个计划也没有付诸实施,始终停留于纸上谈兵的阶段。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吆喝着要卖军舰的国家,忽明忽暗,迟迟不肯完成交易,英国后来还以"局外中立"的名义,拒绝出售军舰。

唯独宋育仁,身处异域他乡,以一书生之力,筹款购舰募兵,竟将突袭日本本土之谋,推动到了只要清廷一声令下,就可以挥戈进击的程度。

当时日本海军主力完好,有战舰三十余艘,北洋水师已灭,正集中于台湾省方向,宋育仁之师若出征,胜率诚然不大,但至少可对日本形成相当程度的牵制与干扰,对台?省人民的自救战争有极大的帮助。加上军中官兵都为洋人,那是日本当时还不敢刀枪相向的对象,如果人家杀到长崎来,怎么办?彼时英法德意俄等列强早已对这场战争有干涉之意,正欲打压日本,宋育仁之师,正是一个制造干涉借口的好机会。

所以,成败未知。可叹,清廷不用。

两百万英镑,当时大约等于一千万两白银。清廷则宁以两亿两白银的天价,加上台湾省等土地,换一个屈辱的和平。

解职回国的宋育仁,为康梁等人所推崇,进入其所创"强学会",主讲"中国自强之学",成为维新派干将之一。他又以自己在海外所见闻,写成《采风记》等文,上于光绪帝,但始终不得大用,后被"发配"回四川,负责兴办工商。对此,宋育仁看得很明白:"我策时数万言,折衷于西,可以救贫起弱,而以商矿委我,是远我也。"

在四川时期,宋育仁大兴工商,多立实业,还创办报纸。但他于仕途之心,已日渐暗淡。当晚清朝廷开始在革命洪流之下,摇摇欲坠之时,这位曾经的维新思想先行者,开始转为"保皇派",与康梁类似。革命党人对之由敬仰转为不屑,其声名急剧下降。

更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于192019年张勋复辟时期,宋育仁应其所召,成为参与者之一。此事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污点,以至于他在后世记忆中,失去了存在的空间,也很少有人知道,当年曾有这样一位来自于四川的书生,曾以大无畏的勇气,借下巨债,要给倭寇点厉害尝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176084.html

相关阅读: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