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国版敦刻尔克撤退,指挥者不是军官而是一位老板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1938年的10月底,天气已经转凉,湖北省宜昌市的码头上,一个精干瘦小的男人在人流中走来走去,时不时对着船员工人"指手画脚"。码头上人员密集,大家神色慌张地搬运自己的行李,想要尽早登船。有人指责这个穿着灰色制服的男人挡路,希望他能走开一点,以免干扰了登船秩序。

这名灰衣男子叫做卢作孚,是长江上最大的船运公司,民生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兼总经经理。照片里的他当然不是在"指手画脚",而是在指挥调度一场重要的行动——40天内把3万多难民和9万多吨抗战物资,从宜昌撤退转移到川渝地区。这场在当时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后人称为"宜昌大撤退",也被誉为中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离武汉300公里的宜昌成了敌我双方关注的焦点。宜昌之所以重要,因为聚集了全国大量的战略物资。蒋介石政府在抗战爆发初期迁往重庆后,把四川设为战时大后方。许多学校、民营企业和军工厂等也随之内迁。

川渝成为大热门,然而入川公路很少,铁路也没有,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走水路,走长江。偏偏宜昌以上的三峡航道狭窄复杂,滩多浪急,有的地方仅容一船通过。大船过不去,不是特殊设计的小船也开不走。一时之间,所有内迁的难民和物资都集在了宜昌,沿江两岸上百英亩田地堆满机器,街道上、码头上挤满恐慌的民众,宜昌城内乱成一锅粥。

卢作孚所经营的民生公司,是长江上最大的船运公司,常年经营川江段航线航行,他们设计的大马力小船是唯一适合在三峡这种湍急水域航行的船只。也因此,转移人员和物资的重担就落在了这家民营企业头上。

卢作孚临时增加雇工3000人,征用民间木船850多艘,在三峡航段增设码头、转运站,把宜昌到重庆航段分成三段运输。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撤离的效率。同时颁布一份非正常时期客运救助办法,战区难童,公教人员提前抢运,让他们半价,甚至免费登船。

1938年11月24日早上7点30分,民生公司第一艘抢运船"民权号"正式起航。几百名免费上船的战争孤儿,在船离岸的那一刻,纷纷趴在船栏边高歌。

然而新的问题来了。川江段航线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就是禁止夜航,三峡水流湍急,暗礁险滩密布,当时的船又没有现代先进的雷达GPS等高端精密仪器,夜航就相当于肉搏送死。就算民生公司调派了所有能走川江段的船只22艘,按每艘船的载重量计算,要运完所有的难民和物资,保守估计也得要一整年。再加上长江水域12月份即将进入枯水期,到那时候,恐怕不等日军攻进武昌,长江的水量也无法再支持大规模航运,民众和抗战物资都要统统落入敌手。

为了加快运输速度,卢作孚果断冒险开启夜间航行。这一任务的实施,多亏他亲自培养的一批精英船长和船员。据说他招的船员,哪怕是一位端茶伙计,也要先考作文,10个人中录取1个,入职后还要接受3个月到半年的训练,才能登船上岗。

宜昌撤退的主力军,就是这一批用生命守护同胞的专业船长船员们。他们对三峡航段的每一个峡口、险滩甚至旋涡都烂熟于心。夜晚航行打起满分的精神,随时做好葬身河底的准备,一程结束就立马返航开始下一程。

日军的飞机在天上轰炸,他们就贴着长江沿岸的悬崖峭壁航行躲避。在轰炸最密集的时期,卢作孚自己的记述是"第一次炸沉最大轮船一只,第二次沉没四只,损坏一只,第三次沉没一只,损坏两只,第四次沉没一只,损坏一只。这一本小册子正在草写的时候,第五次的轰炸又来了……"

既要防着天上的炸弹,又要当心水下的礁石。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民生公司的9艘轮船被炸沉,69艘船舶被炸毁,117名员工牺牲,76名人伤残……

如果说敦刻尔克撤退是军事部门指挥,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完成的伟大行动,那么宜昌撤退,就是依靠卢作孚的指挥和一个民营企业的力量,达成的一个奇迹。在1938年11月底,宜昌三万难民和三分之二的物资全部撤离入川,这场本该一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只用了40天就得以完成。

那些抢运入川的物资,很快在西南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工业区,成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他们生产的炮弹、炸药、十字镐……被源源不断地送往抗日战场。正是这些撤退运输到大后方的工矿企业,在后来成为抗战的坚强后盾,为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不过,这位通过运输救国的企业老板卢作孚,却在抗战胜利后的1952年2月8日,吞食过量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去世前,他把自己白手起家的民生公司股票上交了国家,3年后,民生公司并入国营长江航运管理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163458.html

相关阅读: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