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服是皇帝的龙袍中的一种,是皇帝祭天地、宗庙时与衮冕配套使用。与冕冠合称为“衮冕”,是古代最尊贵的礼服之一。此件缂丝衮服为右衽大襟、宽袍阔袖。衮
中国传统的衮衣主体分上衣与下裳两部分,衣裳以龙、日、月、星辰、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为饰,另有蔽膝、革带、大带、绶等配饰。
其中团龙12,用孔雀羽线缂制,前身、后身各3,两肩各一。十二章纹样分布在两肩及前后衣襟上。
明朝在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始定衮冕制度,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时又分别做过补充修改。皇帝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十二旒冕。亲王上衣绘山、龙、华虫、火、宗彝5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4章花纹。共9章,九旒冕。
其实亲王以下就不能被称作衮服了,因为亲王以下的冕服不绣龙,但明代都称为衮冕。
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纹衮服
世子七章,八旒冕。郡王五章,七旒冕。朝鲜曾获赐五章衮衣,后建文赐朝鲜以郡王爵服九章衮服,遂为定制。
十二章图案各有深刻的寓意。据载,十二章图案起源甚早,早在周朝以前即已成为天子礼服上的装饰。
日、月、星辰称为“三光”,取其“照临”之意。
山,能行云雨,人所仰望,取其镇重之意。
龙,变化无方,取其神。
华虫为雉,文采昭著,取其文。
宗彝,为宗庙祭器,绘虎、?二兽,取其祀享之意;又有一种说法认为,宗彝绘虎,是取其严猛,绘“?”(一种长尾猴),是取其智。遇雨以尾塞鼻是其智。
藻,水草之有文者,取其文,取其洁。
火,取其明,取其炎向上。
粉米,即白米,取其洁白能养人。
黼作为斧形,刃白而銎黑,取其能断之意;又有一说,按八卦方位,白为西方之色,黑为北方之色,黑白之交(即西北方)为八卦中的乾位,乾为天、为阳,故象征刚健能断。
黻形为“?”,一说认为是古“弗”字,取“拂弼”之意;另一说认为,是两“己”或两“弓”相背,取臣民背恶向善之意,亦取君臣离合,去就之理。
这十二间图案,虽然古人释意不尽相同,但都具有美化王权的政治意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149858.html
相关阅读:明朝人的性观念
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韩
闽、浙地区古代明教失踪之谜
李之藻
明朝为何承认越南独立:只因七万明朝大军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