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辨清史实内容,培养“求真精神”
任何历史材料和历史表述都会言说一定的事实内容,历史教学首先应该回到历史的情境中,在事实内容本身所在的时间维度上,帮助学生明白:材料谈论的是什么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究竟是什么?
先看历史教科书的一段表述:
他(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又被中国共产党人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1]
直接阅读这些文字,学生一般会形成这样的认识:孙中山决定实行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完整、真实的历史是如此吗?教师出示下一段材料: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这个草案是鲍罗廷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起草的,瞿秋白翻译、汪精卫润色,并经过孙中山同意。……经过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包含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革命精神,后人称之为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该书页下注: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三大政策”是共产党人后来概括的)。[2]
阅读了这一段文字后,学生应该对“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实际情况有了准确地了解:孙中山通过国民党“一大”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提出过“新三民主义”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后来把孙中山在宣言中所阐发的新倾向和新精神概括为“三大政策”,并称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同时根据孤证不立的原则,再帮助学生找找相关的佐证材料。下面是毛泽东于1940年所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段文字:
这种三民主义……乃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所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这篇宣言区分了三民主主义的两个时代。在这以前,三民主义是旧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旧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
在这以后,三民主义是新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
这种……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3]
这就进一步证实了第二段材料中关于“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历史事实的表述。
历史已经过去,我们无法回到历史现场去观察历史真实,只能依据我们现有的资料,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实。我们所读的文字资料不是历史本身,是后人的历史表述,教科书也同样是一种历史表述。
进入历史的情境中,才能接近历史真相,才能客观看待、评价历史事件与现象。怎样接近历史真实?仍以三民主义为例,其一,尽量阅读第一手材料。如果能读一下国民党“一大”的宣言,或者孙中山在1924年关于三民主义的演讲稿,都会发现孙中山确实没有直接提过“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概念。其二,参证比较权威的书刊资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是中国共产党直属机关,是党史的专门研究部门,占有当前国内最权威、最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档案资料。其三,努力形成证据链条。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毛泽东选集》的有关篇章放在一起读,逻辑非常清楚:孙中山接受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促成了国共两党开展合作,后来在国共十年对峙及抗战特定的历史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表达了“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概念。
史学大家兰克强调,历史只对勤苦探讨史实的人才显露自身的意义。[4]作为教师,也必须帮助学生辨清史实,让他们基于真实的历史史实,得出合乎客观的、有价值的历史认识。弄清楚历史的当时当事,培养“求真精神”,是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基础与前提,是史证意识培育的第一个时间维度。
二、追溯历史表述,培养“理解情怀”
任何历史材料和历史表述都留下了人的主观印迹,都与其产生的特定时代相关,那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还应该关注材料产生的时代,以及表述者的心理动态。初中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肯定少不了对重要角色曹操的评价问题。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很多,有贬有褒,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理应有所拓展,当然不是让学生记住哪一种评价,而是要他们理解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人物心理,从而培养“理解”的情怀。
以曹操评价为例,先让学生读南宋人俞应符《疑冢》诗句: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垅。
在这四句诗中俞应符怎样看待曹操的呢?一说他灭绝了汉朝的统治,二说他至死不改狡猾欺诈的本性,显然是贬斥曹操。
再看看新中国成立后,翦伯赞对曹操的评价:
在我看来,曹操不仅是三国豪族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少数的杰出人物。[5]
两个观点相差何以如此至大呢?“对待史料不仅应该经过考证辨别其真伪,而且应该研究创造史料的人的思想、心态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内容。”[6]要明白俞应符的想法,当然必须站到他所在的“封建制时代”和“南宋末年”的时间点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建立后,都会强调其正统地位,对历史上那些妄图篡夺政权的乱臣贼子予以否定,俞应符当然摆脱不了正统王朝观。另外,南宋末年,国家分裂,当时出现了金、蒙古、大理、西夏等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在汉族士大夫们的眼里,只有南宋政权才是正宗、正统。这种正统的历史观自然会投射到对曹操的历史认知上。
翦伯赞为什么要替曹操翻案呢?《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中有些答案。翦伯赞首先认为曹操不是一个只会抓住机会向上爬的政客,而是一贯把统一中国当成自己使命的政治家。其次,他认为曹操不但会打仗,还写出了多首苍凉雄健的诗篇,是个才情兼俱的人。再次,曹操搞过屯田,给农民犁牛,采取过一些恢复生产的措施。[7]如果说上述第一时间维度考证历史本身的内容是“外证”的话,那么研究史料表述者的思想、心态和社会背景,才是“内证”,内证具有更直接的意义。翦伯赞所言当然有他的历史依据,但是,他所依据的这些事实一直客观存在着,为什么以前的封建制时代就否定曹操呢?那就要走进翦伯赞生活的时代了。他写作《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是在1959年。那时新中国成立刚十周年,正是百废待兴,从大乱走向大治的时候,此时替曹操反案实际上是对时代需要的一个回应,那就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确保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外,毛泽东也特别喜欢读《三国演义》和曹操这个人物,新中国成立后他对曹操多次肯定性的评价,在当时的学术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领袖之初的“个人观点”逐渐成为国家的“主导话语”, 郭沫若写作了历史剧《蔡文姬》及《替曹操翻案》文章,翦伯赞等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文章,于是形成了一股为曹操翻案之风。
人们喜欢研究过去的哪些历史呢?会怎样表达它们呢?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认为:“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才能使人去研究过去的事实”,[8]由此他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观点。人是一切现存社会因素的总和,要能够让学生读懂各种历史表述或历史观点,就必须引导他们研究相应的时代。只有真正进入时代情境后,学生才能以平静的心情,理性地认识历史上的人和他们的思想。
今天的学习者与历史材料的表述者已是不同时代的人,甚至是不同文明体系中的人,与历史材料的表述者只能是理解和对话。追溯表述者的历史时代,探明表述者的立场身份,以世论人,培养“理解情怀”,这是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核心与精髓,是史证意识培育的第二个时间维度。
三、贯通历史现实,培养“历史意识”
当下的世界是如何走成现今这般模样的呢?当下的问题与过去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9年版)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9];伽达默尔认为,承认理解对象的历史特殊性,那么,就应该也承认理解者的历史性。[10]站在学习时间的维度,将现实问题证之于历史,坚持“历史精神”,即从历史的视角进行剖析是一种很理性的方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自1954年正式提出以来,已有60多年的历史。西方国家曾有人对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质疑,认为它是“不管闲事”的一种做法,[11]最近中国也有网友叫嚷:“国威军威都是打出来的,绝不是能喊出来的。实践早已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一文钱不值”。[12]那么,今天究竟该不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呢?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视角弄明白。中国当初为什么要提出这一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等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结晶,也是近代中国在经历了百年耻辱之后痛定思痛的产物,还与20世纪中叶特定的国内外形势密切相关。之后中国又是如何执行这一原则的?六十多年来,中国外交在坚守独立与和平价值观的同时,又在不断地融通着多元文化的差异和不断变化的世界,并努力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以联合国为舞台开展多边外交,从原则到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历史证明,这一政策使我们维护了民族独立,推动了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同时又包容了世界的多元差异,促进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的事业。
前年台湾的一些势力借马英九政府对中学历史学科课纲的微调与教科书的修改,起哄闹事。历史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强调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这一历史的一个方面。”[13]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时期推行“独化”政策,在历史课纲和教科书中运用所谓的“同心圆史观”,构建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的新体系。2019年国民党执政后,企图扭转这种局面,对课纲和教科书略作调整,结果在某些派别的诱导和组织下,出现了向政府发难的游行示威活动。社会上的一些人为什么会对历史问题如此热心呢?说白了,是台湾不同政党在国家认同上的严重差异,造成了史观和认知的差异,进而把教科书当成传输意识形态的重要战场。由此可见,课纲和教科书选择哪些历史事件,用什么史观统领,如何叙述,从表面看争论的是历史问题,其实又是现实问题。“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4]
“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往往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15] 由现实反思历史,以历史映照现实,贯通历史与现实,培养历史意识,理解现实生活,这是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发展与升华,是史证意识培育的第三个时间维度。
历史教学必须通过明白历史事实、训练史料实证能力、形成尊重历史态度等台阶,拾级而上,最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维习惯和生活理念。
【注释】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6-67页。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第115-116页。
[3]《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89-690页。
[4][8]刘昶:《人心中的历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8、144页。
[5][7]剪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从<</font>赤壁之战>说到曹操》,《历史问题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357、358页。
[6]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序言第13页。
[9]汪瀛:《<</font>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8年版)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45页。
[10]唐忠伟:《“理解”与存在??对伽达默尔释义学“理解”的理解》,《贵阳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11] (美)塞缪尔?亨延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9年,第174页。
[12]人民网:http://bbs1.people.cn.cn/post/1/1/1/140267018.html。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18-119页。
[15](法)马克?布洛克著,张和声译:《历史学家的技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52页。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 鲁东海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146147.html
相关阅读: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