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记忆力培训
快速阅读培训
速读训练软件
手机版
提高记忆力
记忆法
最强大脑
快速阅读
阅读答案
励志名言
经典语录
经典句子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学
增强记忆力
记忆术
记忆大师
全脑速读
电子课本
伤感文学
名人名言
诗词大全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专业
左右脑开发
注意力
记忆实例
速读教程
单词记忆
智慧人生
故事大全
幼儿教案
小学
词语
组词
造句
教案
试题
记忆力训练
记忆方法
记忆宫殿
右脑开发
速读训练
思维导图
学习方法
学习计划
早期教育
潜能开发
作文大全
记忆资讯
右脑记忆方法
右脑开发训练
照相记忆
影像阅读
思维模式
吸引力
潜意识
催眠术
九型人格
教练技术
古诗词名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精品推荐:
逍遥右脑
>
历史网
>
历史朝代
>
明朝历史
>
张阁老-张孚敬(原名张璁)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明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张孚敬(1475年?1539年),原名张璁,皇上赐名孚敬,赐字茂恭,字秉用,号罗峰。浙江温州府永嘉(温州市瓯海区)三都人。 13岁时,题诗以卧龙自许。弱冠游乡校,督学使者惊其论议,以为前程不可限量。 弘治十一年(1498)中举人,复七试不第,“筑精舍于姚溪,读书授徒,慨然有治平志”。 正德十六年(1521)始登进士,年已47岁。同年三月,武宗朱厚?病死,无子,大臣拥立堂弟朱厚?为帝。即位后,帝欲追尊生父兴献王朱??为皇考,朝议援汉定陶、宋濮王故事,称明孝宗朱?樘(武宗之父)为皇考,以朱??为兴献帝,世宗不乐,议三上三却。璁时在部观政,七月初一上疏,认为“汉哀帝、宋英宗固定陶、濮王子,然成帝、仁宗皆预立为嗣,养之宫中”,和“今武宗无嗣”迎立“兴献王长子”,情况不同,前者属于继嗣,后者属于继统,因此力主尊本生父为皇考,世宗得疏大喜,但迫于武宗遗诏起草者杨廷和等的反对,未能更议,授璁南京刑部主事。 嘉靖二年(1523)十一月,同官桂萼上疏申论继统之说,世宗心动,复下廷议。三年正月,璁再上疏斥继嗣说“宁负天子,不敢忤权臣”,于是世宗排除阻挠,诏令璁进京议礼,升二人为翰林学士。继嗣派官员在杨廷和支持下“欲扑杀之”,璁冒死面折廷臣之非,得到世宗赞同。廷和子杨慎偕翰林学士三十六人以罢退相威胁,均遭斥责停俸,月余,杨慎、王元正等又发动疏谏和撼门大哭,世宗大怒,命锦衣卫拘捕为首者,廷杖死者十七人,下狱一百数十人,史称“大礼仪之争”。从此璁深得宠信。 四年冬,《大礼集议》成,进詹事兼翰林学士。五年七月,升兵部右侍郎,寻进左侍郎。 六年,进《大礼要略》,命开馆纂修《明伦大典》,敕掌都察院事。冬,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七年正月,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七月《明伦大典》成,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八年九月,杨一清罢相,遂为首辅。十三年,进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十四年春得疾,屡疏致仕,护送回乡。十八年二月六日卒,享年65岁,谥文忠,封赠太师。 遗著有《礼记章句》、《大礼要略》、《罗山奏疏》、《罗山文集》、《正先师孔子祀典集议》、《金?辨疑》、《杜律训解》、《敕谕录》、《谕对录》、《钦明大狱录》、《霏雪编》、《嘉靖温州府志》等。璁从进士到入参政务仅六年,位居首辅六年,备极宠荣,世所罕见。《明史》本传赞其政绩:“刚明果敢,不避嫌怨。既遇主,亦时进谠言。”“他若清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内臣,先后殆尽,皆其力也。持身特廉,痛恶赃吏,一时苞苴路绝。”但对其“性狠愎、报复相寻、不护善类”亦有微词。兴漕先有张孚敬 明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桂萼接到嘉靖皇帝的谕令:“大礼已定,诏桂萼等不必来京。”此时的桂萼与张璁已经到了明代的中都凤阳。 “大礼已定”,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嘉靖皇帝是已故正德皇帝的堂弟。按照当时大臣们的意见,嘉靖皇帝是应当作为他的伯父孝宗皇帝的儿子入继大统的,所以应当称孝宗皇帝为“皇考”,称正德皇帝为“皇兄”,而称自己的父亲为“皇叔父”。但是嘉靖皇帝不同意,渐渐闹得臣下间也产生分化了。正德十六年(1521年)七月,新科进士张璁首先提出应当以孝为先,尊重皇帝尊崇亲生父亲的意愿,称嘉靖皇帝的亲生父亲为“皇考”。嘉靖皇帝看到这样的奏疏,自然非常高兴,说:“这样的议论一出现,我父子之情就可以保全了。”于是,不久后即命张璁、桂萼两人进京与京城的大臣们来议礼。大臣们自然是极力阻挠二人入京,所以一方面与皇帝妥协,一方面攻击张璁和桂萼两人心术不正。 到嘉靖三年(1524年)的三月,皇帝与大臣之间达成了和局,就是尊称嘉靖皇帝的亲生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这回皇帝似乎也满意了, 所以便命二人不要再来北京了。但是,对于张璁和桂萼二人来说,本来当初这样的议论就犯了众怒,如果再不得一些实质性的好处,不免亏大了。于是,两人在凤阳停是停了下来,但却又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疏。大意是说,称自己的父亲为“本生皇考”,其实还是把自己当作是伯父孝宗皇帝的儿子,与称自己的父亲为“皇叔父”其实没有多大区别;那些大臣们表面上是尊重了您的意见,其实暗地里还是割裂了您作为儿子对父亲的孝情。皇帝看了这道奏疏,也不再和大臣们商量了,就下诏:“萼、璁来京。” 嘉靖三年(1524年)六月初,张璁到达北京。后来,皇帝在召对时好几次叫他“张罗山”,所以张璁干脆又号“罗山”。据说,张璁身材高大,相貌秀美。二十岁左右就中了举人。然而,参加会试七次,都没有考上进士。于是,他就干脆想以举人的身份向吏部谋一份差使。但是,一个名叫萧鸣凤的御史很会相人,看了张璁的生辰八字后就说:“你还是别去参加吏部的选试了。再过三年,你就可以成进士了。一旦你成了进士,你就和皇帝好得像一个人,天下人没有谁能比得上你了!”张璁勉勉强强地回家了。 三年之后,即正德十六年(1521年),张璁终于中了进士。也许,他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想在四十七岁时能及时做皇帝的宠臣,做一番大事业。本来,此番入京是张璁施展抱负的时候。但是,六月初五,以礼科给事中张?为首的三十余人、以御史郑本公为首的四十四人连章弹劾张璁,攻击他是奸臣,是误导皇帝变乱宗庙罪魁祸首。给事中和御史在明代是专门进言的言官。他们的品秩虽低,但却有弹劾大臣的言责,因此在朝廷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这么多的言官都来弹劾张璁,气势果真有点吓人。幸而皇帝并不为之所动。 十三日,嘉靖皇帝任命张璁为翰林学士。当时翰林院的其它官员,像学士丰熙、修撰杨惟听、舒芬、编修王思都不想与张璁同事,就纷纷地辞职。包括吏部尚书乔宇在内的官员都要求罢免张璁的官职。甚到两位御史??段续和陈相??竟要求杀张璁、桂萼以正典刑。一时之间,张璁四面受敌,唯一的支持只剩下来自皇帝的慰问。皇帝对张璁说:“你们不是靠议论我父亲的礼仪而受我的宠幸的,你们只把该说的正确的话讲了出来。你们的忠心和你们的学识品行,都铭记在我的心里。”因此,对于皇帝的唯从与感激,养成了张璁后来做官的基本准则。那就是,无限地服从并报答皇帝,而对于大臣们却表示出极端的篾视。后来的张璁,曾被皇帝三次逐出京城,但是又三次召还。一些人以此议论张璁,说他根本就不明白要向皇帝表示出一定的做大臣的尊严。这种议论,又怎么能真正理解张璁呢!在张璁看来,他的一切都是皇帝给予的。九月,在张璁、桂萼以及另外一些支持张璁的大臣如席书、杨一清的支持下,议礼的事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就是按张璁的提法,称嘉靖皇帝的亲生父亲为“皇考”,称嘉靖皇帝的伯父孝宗皇帝为“皇伯父”。 通过议礼,张璁也在嘉靖六年(1527年)升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办事。皇帝对他极其信任,曾对他说:“我写给你的密旨,你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恐怕会泄露秘密。”倚仗着皇帝对他的信任,张璁在为大学士期间,志骄气横,傲视公卿,根本就看不起别的官员。甚至,当初与他共进退的桂萼,资格比他老许多的杨一清,也受他的压制。不过,坦率地说,张璁也许算一个投机分子,但是并不完全是一个政客,他也有切实的才干,而且也做了一些实事。在北京城,正是由于张璁的建议,才在明代嘉靖七年(1528年)重新疏浚了通惠河。 通惠河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与通州区之间,现在是北京市主要的排污河道。通惠河的开凿,始于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592年),由古代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主持。当时河道自西北西直门横贯京城,东南至通州,入北运河。据说,河道凿成后,元世祖在积水潭见船只很多,舳舻蔽天,非常高兴,就赐名为“通惠河”。元末明初,通惠河时通时塞。明朝初期,也有不少人建议疏通通惠河,但没有付诸实施。 嘉靖七年(1528),张璁主张疏通通惠河。他在上给皇帝的奏疏中说,疏通通惠河的根本目的,就是可以让从南方运来的粮食直接运到京城中来。明朝的首都北京离当时的粮食产地江浙一带很远,粮食都要通过运河从南方运到京城来。通州在当时就成了京城的粮仓。但是,通州与京城之间的水道联系不能疏通,就必须靠车马运输。明代中期的正统十四年(1449年),因为蒙古的也先的入侵,京城危急。当时政府就下命令,令京城中的居民将通州粮仓内的粮食搬入城内,每搬两石居民自己可以得一石。第二天,粮仓仍然有很多的粮食搬不完,又命令京城的居民搬进来的粮食都归自己。但是,粮食还是搬不完。 最后,只得一把火将粮食全部烧光,以免落入敌人的手中。这件事对于后来的官员们触动很大。一直有一些人要求将通惠河疏通,让运河上的漕船直接到达京城。张璁对于这样的想法非常同意。他否决了另外一名大臣桂萼疏通三里河的建议,而认为疏通通惠河的操作性更强。他说:“通惠河全长不过五里,落差不过五尺,只要在适当的地方修建闸门,就可能使漕船的运输直达京城。”在他的主张下,巡按御史吴仲成为河道疏通的总指挥。嘉靖七年(1528年)六月,通惠河疏浚工程完成。吴仲为此还专门请求朝廷对管理通惠河实施一些必要的日常维护措施,并撰写了《通惠河志》。从此,从南方运来的粮食,可以从通州水运直达京城,解决了京城运粮的困难。 然而,张璁当政期间的政绩并不能掩饰他的跋扈。嘉靖八年(1529年),张璁因为与首辅杨一清的矛盾而被皇帝命令他退休。可是,张璁一离开京城,皇帝就又对他念念不忘。于是,皇帝问杨一清说:“我现在召还张璁,可不可以?”杨一清自然是不愿意张璁回来,于是便说:“召不召还张璁,是皇帝您决定的事情。只是,刚刚让张璁走,便又让他回来,恐怕变得也太快了一些吧!”皇帝想想也是。但是,过了一两天,还是忍不住命行人司的行人拿了一道自己的手谕,去追了张璁回来。张璁到了天津,接到皇帝的谕旨,便回来了。 同样的事,还发生了两次。最后一次是在嘉靖十五年(1537年)。先一年张璁因病请休,回到了浙江永嘉。可是嘉靖皇帝还是想念他,派锦衣卫的官员带着圣旨去浙江永嘉催他回朝。这一次,张璁再也没有回到京城了。他在途经金华府的时候因为病情太重而无法成行。三年之后,张璁逝于家。消息传来时,嘉靖皇帝正好在自己登基以前生活的安陆(即今湖北钟祥县),睹物伤情,更是伤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142562.html
相关阅读:
明朝为何承认越南独立:只因七万明朝大军全军覆没
李之藻
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韩
闽、浙地区古代明教失踪之谜
明朝人的性观念
上一篇:
太祖小农思维作祟??明朝为何实行海禁
下一篇:
明帝国因遭蛮族入侵而错过了“科技革命”?
相关主题
明朝最悲情冤案:抗蒙名将曾铣被部下诬告致死
黑社会的演变史:竟是最早出现在法制严厉的明朝
明朝服饰:明代贵妇所穿背子
明朝:皇帝与文官的战争
明朝皇帝列表,明朝皇帝(附明代皇帝画像)
大发现:拥有27个世界第一的明朝灭亡真相
明朝皇帝谁更英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成祖朱棣?
印度成功试射一枚“烈火-3”型导弹
刘宠
明景帝朱祁钰简介
推荐阅读
明朝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因何事被朱元璋
翻看胡惟庸的 历史 档案,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这个人只有后半生,没有前半生。 公开的……
揭秘明朝最神秘的特务组织:东厂、西厂、
厂卫指的是锦衣卫、东厂、西厂的简称,均为明朝特务组织,所执行的职务不尽相同。朱元璋设……
“吴江故相”-周道登
周道登(?-1633),吴江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为宋朝理学的鼻祖周敦颐的后裔。 历史 万历二……
揭明朝怎样挑选皇后?明朝皇后为何大多来
今天,我们有许多地方在搞不同内容的选秀选美,要求德艺双馨、才貌双全等,尽管赋予了很多……
明朝服饰:明代皇帝金冠
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帽……
相关阅读
崇祯皇帝智除魏忠贤
建文帝朱允?简介
中国古代十大女医:南宋刑氏、明朝蒋氏方
1573年中国的白银时代:明帝国商品经济走
一夜连进九次洞房的风流皇帝
朱元璋怕宦官专政,为何明朝却成太监帝国
建文帝去向探秘
郑芝龙
朱常润
明朝孙传庭简介:明末将领孙传庭是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