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酒馆中品尝豆腐料理时,一般会选择凉拌豆腐或是豆腐火锅。夏天吃凉拌豆腐、冬天吃豆腐火锅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习惯。但在中国人看来,这两种菜肴都不太好吃。凉拌豆腐只需把生姜和小葱撒在凉凉的豆腐上,再浇上酱油就完成了。而豆腐火锅则是先在锅中把豆腐加热,再蘸着橙醋食用。这两道做法简单的菜肴能让人享受到豆腐原有的味道,但现在的中国人并不会想去品味豆腐的原味,因此其味蕾很难感受到其中的美味。
在明治、大正时代研究中国的学者内藤湖南曾指出,对于日本文化来说,中国文化发挥着"卤水"的功效。只有在豆乳中加入卤水,才能做出豆腐。这一比喻意味着,在原始的日本文化中加入中国文化的要素后,才最终形成了当今的日本文化。在向日本人解释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内藤湖南使用的豆腐的比喻非常形象,十分有趣。
我曾在台湾居住过一段时间。最初和当地人聊天时,我总是弄不明白"我不吃你豆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豆腐来表述这样的含义,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日本,"豆腐"一词是没有这样的用法的。日语中比较常用的是"去找块豆腐撞死算了"。因为再怎么用头撞豆腐也是不可能撞死的,所以这句话多用来形容对方傻到了一定程度,已经无可救药了。
当然,豆腐是中国发明的。我不会像某国人一样,把什么都说成是"日本的发明"。有人认为,豆腐最早出现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由淮南王刘安首创,但这种观点缺乏史料依据。在6世纪的农学及烹饪巨著《齐民要术》中,也没有出现过有关豆腐的记述。一般认为,豆腐是在宋代得到普及的。
据称,豆腐在奈良时代传入日本。随着6世纪时佛教的传入,豆腐很可能是作为一种素食一同进入日本。1183年,"豆腐"一词首次被记载到文献之中。到了室町时代,豆腐频频出现在寺院的记录里,成为了素斋中不可或缺的食材。
从古至今,日本人始终在钻研豆腐的烹饪方法。这与日本饮食长期忌讳肉类有一定的关系。豆腐成为了人们摄取蛋白质的重要渠道,因而受到了重视。
在江户时代,日本出版了一本名为《豆腐百珍》的书籍。该书的作者并非厨师,而是大阪儒者曾谷学川。他原本是一名篆刻家,曾创办过汉诗俱乐部,并从成员那里获得了许多有关豆腐的信息。于是,曾谷将其汇集成册,出版了此书。
认真想来,豆腐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味道。虽然略带甜味,还有些嚼头,但总归是清淡的。然而对于厨师来说,却没有比豆腐更容易烹制的食材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113191.html
相关阅读: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