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王莽的“乌托邦”社会实践为何四处碰壁?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王莽建立的新朝只存在了2019年,历史评价相当LOW——这个不难理解,鲁迅先生曾表达过一个有趣的史学观点:一个王朝越短,史书上形象就越黑暗,因为它来不及记录历史,修史任务完全由它的敌人和替代者完成。

与莽新政权境遇相同的,还有秦、隋,以及五代几个短命王朝。但与这几个难兄难弟不同,王莽接手的并不是个烂摊子,相反,刘氏西汉公司盘到他手上时,天下承平,四夷恭服,社会风气端正,正是一派欣欣向荣、莺歌燕舞的大好局面。

王莽之所以顺利上位,根源是西汉后期皇室血脉凋零,一连几任小皇帝早夭,皇权形同虚设。而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又格外长寿,导致王氏外戚集团长期专权,想不篡权都难。遇到这种情形,只能说西汉皇室气数已尽。

当时的西汉王朝,在先秦诸子百家治国实践的基础上,掺杂儒法道诸家思想,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政治经济制度。虽然也出现了土地兼并等一些社会问题,但无伤大局,只要王莽能因时利导,甚至啥也不干,安于享乐,也绝不至于一世而亡。

偏偏王莽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勤奋皇帝。他的问题在于书读的太多,总觉得今不如昔,一心想恢复周代的"理想社会"。儒家普遍崇拜周朝的那套制度,如果说孔子是个没捞到实践机会的心灵导师,王莽就是"克己复礼"的教条主义践行者。

这个狂热复古分子按照自己构想的"乌托邦",重新规划了新朝的政治经济外交礼法制度。他精力充沛,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想法,新的制度出台。但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制度设计与现实情况格格不入,导致几乎每一项改革都碰得头破血流,无法收场。

通俗地说,王莽的新朝是被他自己生生给作死的。

比如在对外关系上,本来经过西汉王朝百年来的文治武功,四方少数民族都已经驯服,连最强劲的对手匈奴也彻底认怂,不敢南下牧马。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汉民族与周边邻居相处最愉快,也最有尊严感的时期。王莽上位后,四方各国本着"有奶就是娘"的务实精神,纷纷向他表忠心,求包养,没有一个敢为老东家叫屈。

可王莽还嫌不够。在他的宏大构想中,这些四方部落应当像周朝时一样,是新朝的属国,他们的首领不配称为"王"或"单于"这些名称,现在的名称和所用器物已经"僭越"了,要给他们改改规矩。

称帝第一年(公元8年,新莽始建国元年),王莽派出五路使者奔赴各地,目的是送去新皇的符命和委任状(印信),换回汉朝的旧印信。这五路使者称为"五威将",每将配属五个元帅,一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排场搞得挺大。

辞旧纳新,对于这些小国来说根本无所谓,给谁进贡不是进贡?可在王莽亲自授意下,这场本来只是走走过场的外交秀,却搞得天怒人怨,狼烟四起。

南行的一路使者到了益州(四川),把云贵高原上的句町王改成了句町侯;西行的一路使者到达西域,将沿途各国国王一律降为侯爵;东行的一路使者到达辽东、朝鲜半岛,因高句丽王不服,就动用军队攻打,并恶作剧般地将"高句丽"改为"下句骊"。

造成最严重后果的是北行匈奴的使者。汉朝授给匈奴单于的印信上刻字是"匈奴单于玺"五个字,而这次送来的新印内容却是"新匈奴单于章"六个字。加了个"新"字,意思是匈奴是"新朝"的属国,"玺"改为"章",意思是你个吃生肉的,不配跟我一样使用帝王的专属词汇。

五威将王骏等人心里有点打鼓,觉得这趟差事不好办,他们商量后决定采用欺瞒战术。先是给单于送了份大礼,哄得单于挺开心,趁着单于眼花缭乱之时,告诉他要换新印,让他先把旧印交出来。

单于已经被珍珠宝物弄得两眼迷离,想也不想就将旧印从身上解下来。旁边的大臣提醒他:没看见新信文字,先别急着交旧印。单于大大咧咧说:印文还能变更吗?伸手就递给了王骏。

粗心的单于拿到新印,也不开启,挂在身上就开心地与王骏他们大吃大喝起来。喝完大酒回来,新朝使者右帅陈饶说,如果单于明天发现印文有变,肯定要回旧印,不如现在就将旧印砸烂!王骏犹豫不决,陈饶一把抢过旧印,用斧子砸破。

次日酒醒后的单于果然派人来索要旧印,并表达强烈不满:新印把我降格为新朝的属国,又用"章"不用"玺",太不尊重人,我还是更喜欢旧印。

王骏将旧印碎碴捧给匈奴人:按规定,我们已经销毁旧印,这堆碴子单于要喜欢就留下做个纪念吧。

单于无可奈何,但心里开始怨恨新朝,开始找碴儿集结军队南下。而好大喜功的王莽却认为"五威将"宣扬了国威,将他们全部封为子爵,所属元帅都封为男爵,唯独陈饶因"破玺之功",破格封为子爵。

这一轮外交活动,让王莽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恶果随即纷至沓来——

被降为侯爵的句町首领"邯"发怒不肯服从,被新朝柯郡大尹周歆诱骗处死,其弟"承"起兵杀死周歆,不断内扰;

高句丽侯"驺"因发表不满言论,被新朝地方长官严尤诱杀,首级传送长安,当地的貉等部族大举侵犯边境,辽东大乱;

西域车师后王气不打一处来,谋划逃归匈奴,西域都护但钦将他斩杀,其部落归降了匈奴。随后焉耆诸国纷纷叛乱,杀死但钦,存在百余年的西域都护府土崩瓦解。而驻扎西域的新朝将领史陈良等人看到西域大乱,处境危险,竟杀死校尉刁护,裹胁二千人投奔匈奴;

而新朝对实力最强的匈奴,已经全面开战。心理有点变态的王莽先过足嘴瘾,亲自将"匈奴单于"的称号改为"降奴服于"(意思是投降的奴隶,臣服于我),在全国范围内动员数十万部队向边境集结。

颇具浪漫主义气质的王莽下令,各路兵马和物资从全国各地运往北方边郡,必须全部到齐后才能同时出击,目标要穷追匈奴,直打到西伯利亚(丁零部落)才准许收兵。

但匈奴却不等他摆好架势再动手,他们一股股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往来如风,抢了就跑,边郡百姓牲畜损失惨重,连雁门、朔方两郡太守都被斩杀。

而不断集结到边境的新朝部队,不敢抓住时机自行攻击匈奴,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开始在地方上滋事扰民,百姓不堪愁苦,纷纷流浪逃亡,成为所谓的"盗贼",并州、平州一带动荡不安。北疆自汉宣帝以来,已经数代人看不见烽火警报,人口繁殖,牛马遍野,经过这番折腾,几年间就变得一片荒凉,白骨无收。

在成功地把友好相处的四邻变成敌人后,王莽还在国内搞了一系列"理想丰满而现实骨感"的政治经济改革。这些改革无一例外,全部都死得相当难看。

比如恢复"井田制",让土地多的人家将规定数额以上的田地分给乡邻或亲属,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大同社会。这个初衷无疑是善良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社会矛盾就是"贫富不均",而历次农民起义提的最多的口号就是"均贫富"、"打土豪分田地"。但王莽的一刀切政策却触动了财产私有的现实经济制度,在实施中引起强烈抵触。再比如禁止奴婢买卖,本意是尊重人权,防止人口专卖,但这么一来却让失去土地的穷人失去了最后生存的机会;还有改革币制,脑洞大开的王莽竟想恢复早被历史淘汰了的原始货币(如贝壳、刀币、布币)等,将用得好端端的"五铢钱"废除掉。

有人说王莽是个历史穿越者,他的很多思想带有当代社会治理理念。但本质上,他只是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一心恢复周朝时期原始的理想社会,出发点不可谓不善,但严重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演进规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每一项"惠民"政策都造成"坑民"的实际效果。

方向一错,越努力越糟糕。在王莽宵衣旰食孜孜不倦的操劳下,新王朝终于内忧外患并起,社会矛盾激化,仅仅2019年就灰飞烟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111897.html

相关阅读: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