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陈胜自己解释说:“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这还是没说清楚为什么打他的旗号。陈胜、吴广发动的是农民起义,完全不同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是正经的统治阶级,如果他还活着应该是镇压起义的人,打出他的旗号实在是毫无意义,而且在整个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连绵不断,但打出先皇长子旗号的有且只有这么一例。只有一种解释比较合理,那就是公子扶苏的品行极其优秀,他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他所在的阶级,成为了天下人的希望,所以陈胜、吴广要用公子扶苏的名义号召众人。
历史上只记录了公子扶苏一件事,但这一件事已经足以使我们震撼了。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胡亥、李斯伪造诏书赐死扶苏和蒙恬,使者来到边关,打开书信,扶苏准备自杀,蒙恬提出事关重大,为防止其中有诈,应该复请,扶苏说:“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引剑而死。当时,蒙恬和扶苏统帅三十万秦军精锐驻守边防,连蒙恬都认为“其势足以背叛”,此时扶苏振臂一呼,来个“清君侧”,不但三十万军队尽在掌握,而且很可能还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秦朝暴政,民不聊生,扶苏仁爱,四海皆知,如果扶苏当政,与民休息,势必万民仰颂,天下太平,项羽就是力气再大也只能拔山扛鼎,刘邦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去当他的泗水亭长,这是秦国国运的重大转机。如果扶苏有心觊觎皇位的话,他早就应该把自己的人安插在秦始皇身边,很快就得到秦始皇已死的情报,那样的话就用不着“清君侧”了,他就是正当的继承人,合理合法,很可能兵不血刃轻取天下,而且扶苏并不缺乏勇气,当初他犯颜上谏,惹怒他秦始皇,后来在边关也深孚众望,连赵高都认为他“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那么,扶苏为什么选择去死呢?扶苏一定有一颗别人难以理解的高贵心灵,否则他不会有那么高的声望。秦朝不是一个虚伪的朝代,思想统一做得也不是很好,统治阶级还不太会忽悠,连秦始皇都是比较实在的人,公子扶苏想装高贵是不可能的,当时的人们并不愚昧。
秦始皇是一个有复仇情节的人,杀了很多人,非常残暴。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一定看到了太多的杀戮、陷害和奴役,每一滴鲜血对他都是一种道义的折磨,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是对他的一种谴责,他要的不是这种沾满鲜血的皇位,他要的是一个人们崇尚高贵美好的天下,所以他不顾后果直言上谏,所以他不顾危险置身边关。我们可以想见,扶苏到了阴山脚下,看到士卒的艰辛,看到百姓的寒苦,他一定会英勇作战,一定会访苦问安,一定会关爱士卒,一定会体恤下情,他会在风雪中去慰问哨卡的将士,他会在大雨中替换站岗的士兵,他会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赡养死去将士的父母,他会把自己的膳食送给受伤的将领,他要赎罪,他要替他的父亲赎罪,他要把暴政挡在外面,他要把他管辖的区域变成一块仁爱的净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在油锅一般的暴政中看到了一杯甘露,人们在无边的沙漠中得到了一眼清泉,在那个信息并不畅通的时代,人们传扬着扶苏的仁厚,歌颂着扶苏的勇敢。
那封伪造的诏书来了,对扶苏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解脱,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留恋,对他的父亲也完全失望,他不可能发动叛乱,他不可能踏着别人的鲜血走向他并不稀罕的皇位,和他高贵的心灵相比,那皇位就是垃圾一堆。那天,乌黑的彤云压到了阴山之顶,草丛中窜出了瑟瑟寒风,一把宝剑划过了他的脖颈,扶苏的鲜血洒向冰冷的大地。一场暴风雪席卷了北方,将士们在不见天日的迷茫中把公子扶苏安葬在阴山之阳。三天以后,风停了,雪住了,太阳出来了,人们走出军营,回望阴山,这山就像一块巨大的宝石,在朝霞的映衬下,金光灿烂,五彩斑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067689.html
相关阅读:老知青忆:北大荒男知青为当赤脚医生自己割掉阑尾
揭秘:古人们为何喜欢在春节结婚和行房?
古代时候的“宅女”超龄不嫁人会被罚款
司空摘星个人简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震惊:李清照用诗词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