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广文
①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
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
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
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
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
文化的个性日益消弭了,
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
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
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
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
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
它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②
诚然,
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乡愁对于步入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
则具有特别的意义,
拥有最真切的感受——
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
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
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
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
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
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
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
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
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③
从这个意义来说,
乡愁产生于距离——
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
距离产生美”,
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
我们没有失去记忆,
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还传达了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
它是一种民族文化的“
集体的梦”“
集体无意识”,
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
④
当下的中国,
乡愁被重新唤起,
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
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
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
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告别乡村生活,
人们纷纷涌入城市,
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
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
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
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
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⑤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
记起“
我从哪里来”,
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知道“
我要到哪里去”
。“
文化身份”
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
通过乡愁,
我们找到了自己的“
身份”,
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
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
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
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
选自
2
月13
日
有改动)
1
.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有关“
乡愁”
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愁是一种抗拒标准化、理性化生活的最恰当方式。
B.
乡愁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以及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C.
乡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
集体的梦”“
集体无意识”
。
D.
乡愁是一种追忆、留恋和缅怀逝去生活的消极怀旧。
2
.
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
段首先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乡愁加以阐释,
然后分析了全球化时代的生活特点和人们的内心诉求,
最后总结了乡愁对现代人的作用。
B.
第②
段在回溯历史的基础上,
指出乡愁对于现代人的特别意义,
接着从文化记忆的角度做了阐释,
然后通过对比概括了文化乡愁的内涵。
C.
第③
段承接上文,
明确乡愁的产生根源,
用“
距离产生美”
加以印证,
接着引用北岛的诗句,
论述乡愁文化认同、凝聚人心的内涵及作用。
D.④⑤
两段联系现实,
从乡愁被重新唤起,
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这一现象入手,
分析了它所折射的社会问题,
进而指出乡愁的现实意义。
3
.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
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愁是现代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
B.
社会急剧转型时期,
人们纷纷离开农村涌入城市,
但空间距离的拉近并没有使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
C.“
距离产生美”,
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则产生于一种空间上的距离,
还传达了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
D.
乡愁不能被视为一种向后看、消极的怀旧,
我们能在乡愁之中感受民族文化,
涵养出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1
.C
解析:C
项,
见第③
段最后一句。A
项,
张冠李戴,
信息源于第②
段最后一句,
原文是“
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
。 B
项,
扩大范围,
信息源于第②
段最后一句,
原文说的是“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
。D
项,
见最后一段第一句,“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
。
2
.C
解析:C
项,
引用北岛的诗句,
印证的是“
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
。
3
.B
解析:B
项,
信息源于第④
段 ,
概括无误。A
项,“
现代人”
错误,
见第②
段第二句,“
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C
项,“
乡愁则产生于一种空间上的距离”
不全面,
见第③
段第一句,“
也是一种心理距离”;D
项,“
不能被视为一种向后看、消极的怀旧”
错,
见第⑤
段第一句,“
不能简单地……”
。
1
.
下列关于乡愁与现代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愁与人类现代化结伴而行,每个人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到,是人们因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而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B
.乡愁是我们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文化个性消弭的今天,对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憧憬。
C
.乡愁作为一种思乡、怀乡之情,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
D
.乡愁是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对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2
.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传统意义的乡愁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现代意义的文化乡愁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B
.乡愁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积淀成一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伴随人的一生。
C
.文化记忆编织人的文化成长之路, “
文化身份”
的确认是人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只有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才能真切感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体温。
D
.乡愁传达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是民族文化的“
集体的梦”“
集体无意识”
,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
3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愁是我们串联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通过乡愁我们找到自我,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B
.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不能简单地视为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不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还有这个地方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C
.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乡愁能够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的心理距离。
D
.乡愁产生于距离,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为了生计各奔东西,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变远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
.
B “
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
。
2
.
C
原文是“
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
,非条件关系。
3
.
D “
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
,“
为了生计各奔东西”
原文无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57428.html
相关阅读: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