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百柯
2005
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
宁—
吃—
仙—
桃—
一口,不—
吃—
烂—
杏—
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
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
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
蓼汀花溆”
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
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
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
高见甚是。高见甚是。”
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
十二万分”
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
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
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
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
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
,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
训话”
。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
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
我刘叔雅(“
叔雅”
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见面时,刘称蒋为“
先生”
而不称“
主席”
,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
你就是军阀!”
蒋介石则以“
治学不严”
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
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
.刘文典作为一位“
真狂徒”
,他的“
狂”
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4
分)
(2)
.刘文典在学界享有“
活庄子”
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
活庄子”
的原因。(4
分)
(3)
.怎样理解刘文典说“
大学不是衙门”
这句话的含义?
结合个人理解,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8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
(1
)①
授课不拘常规、乘兴随意。如讲课得意处,边吸旱烟,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如易时易地,专门在月下讲《月赋》、课上提问吴宓等。(2
分)②
做学问自视甚高。如认为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是“
仙桃一口”
;认为天下懂庄子的除了庄子本人外只有自己;跑警报时自己是在替庄子跑,自己死了就无人懂庄子等。(1
分)③
面对强权有傲骨。如主持安徽大学校务期间拒绝蒋介石前去“
训话”
;学潮事件后与蒋介石发生冲突等。(1
分)(每点任举一例即可。)
(2
)①
多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②
与人谈论古今治庄子者得失,认为天下懂庄子者,除庄子本人只有自己;③
为人不拘常规、乘兴随意、有名士气度;狷介狂放、傲骨嶙峋,大有庄子之风。(每点2
分,任答两点即可)
(3
)大学是做学问的文化殿堂,是知识精英谈经论道的地方,是教师们教书育人、塑造灵魂的地方。大学不应为政治权力服务,不应成为车马喧嚣、迎来送往之地。(2
分)这句话有力地表明了旧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权势面前,勇敢地捍卫学校的独立和知识分子的尊严,捍卫这所神圣殿堂的纯净的伟大精神。(2
分)(第一问4
分,其中阐释句意2
分,答出内涵2
分;第二问4
分,如从学术独立、治学氛围、教师的个性和才华等方面谈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表述不当、条理不清者酌情扣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52988.html
相关阅读:《我的邻居吴冠中》阅读
《八月十日灯下所记》阅读答案及评分标准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传说……》阅读答案
《霍达: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阅读答案
《捡硬币的男孩》阅读答案